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目的:观察成分输血在产科出血合并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例产科出血合并D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和成分输血,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的悬浮红细胞输入量为(13.6±2.1)U,新鲜冰冻血浆输入量为(1550±300)ml,冷沉淀输入量为(20.5±4.6)U,血小板输入量为(2.3±0.3)个。本组患者治疗后的HGB、PLT、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T、TT、APTT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经及时的抢救治疗,9例治愈出院,1例在抢救6d后放弃治疗。结论:对产科出血合并DIC患者辅助应用成分出血,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及各项血液指标,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产科抢救DIC患者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关键词:DIC;产科出血;成分输血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10 cases of obstetric hemorrhage treatment with DIC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Pan Yunhua
(Wuhan city Huangp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f Hubei Wuhan 430300)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in obstetric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DIC(DIC)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Methods:in our hospital in September 2014--2015 year in October 10 cases of obstetric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DIC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ll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blood component transfusion,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the red cell suspension input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was(13.6 + 2.1)U,fresh frozen plasma as input(1550 + 300)ml,cold precipitation as input(20.5 + 4.6)U,platelet as input(2.3 + 0.3)a.This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HGB,PLT and FIB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PT,TT,APTT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5.After a timely rescue treatment,9 cases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1 cases in the treatment of 6D after the treatment.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obstetric hemorrhage combined with DIC,help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blood indicators,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save DIC patients,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DIC;obstetric hemorrhage;component transfusion
产科出血合并DIC具有病情凶险、发病急骤的特点,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广泛性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1]。近年来,在现代输血技术的持续进步下,成分输血法在产科DIC抢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在提高抢救效果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为了解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出血合并DIC的临床疗效,本文对10例应用成分输血法进行治疗的10例产科出血合并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在2014年9月一2015年10月收治的10例产科出血合并D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DIC。年龄19—42岁,平均(28.5±4.9)岁,孕周30一41周,平均(36.5±4.3)周。其中4例为经产妇,6例为初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例,前置胎盘2例,胎盘早剥3例,产后大出血3例。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一的出血症状,出血量在2000~ 7600ml之间,平均(3900±300)ml。10例患者都伴有休克症状,7例有针眼、手术创口等多部位渗血和阴道出血不凝。1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合并呼吸衰竭,2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1.2 方法
本组患者在确诊为DIC后,立即实施常规基础治疗和成分输血治疗。
①基础治疗包括:及时将宫腔内容物清除干净,根据患者情况,必要情况下需行剖宫产术,对于产后出血凶猛,止血无效者,要果断行子宫切除术;对于羊水栓塞者,要及时应用肝素进行治疗;对于大量应用悬浮红细胞者,小剂量应用肝素,以免加重DIC;对于纤溶亢进、纤维蛋白原水平<0.5g/L者,不得应用肝素;对于重度妊高症者,要慎用肝素,以免引发颅内出血。
②成分输血:本组患者均实施凝血功能动态监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进行成分输血。对于红细胞压积<0.24,或血红蛋白水平<80g/L,且伴有活动性出血或贫血症状者,补充悬浮红细胞;对于纤维蛋白原水平<1.0g/L者,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对于血小板计数< 50 x109/L,或者术野渗血不止者,输入血小板。所有患者均积极控制出血、纠正休克、维持有效血容量,以免发生循环超负荷。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 <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的悬浮红细胞输入量4—26U,平均(13.6 +2.1)U,新鲜冰冻血浆输入量400~ 2100ml,平均(1550±300)ml,冷沉淀输入量6—38U,平均(20.5±4.6)IJ,血小板输入量1~5个,平均(2.3±0.3)个。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液指标比较见表1。从表1可知,本组患者治疗后的HGB(血红蛋白)、PLT(血小板)、FIB(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患者经及时的抢救治疗,9例治愈出院,1例在抢救6d后,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离院。
3讨论
产科DIC的发生主要产妇妊娠期的血液生理学变化有关,胎盘早剥、妊高症等都是诱发DIC的常见原因。DIC发生后,人体血管内会发生凝血,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同时还会引起纤维蛋白溶解[3]。在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产生的降解产物会对子宫肌肉收缩功能造成影响,加大出血量,增加止血难度,使病情加剧。DIC发生后,会延长机体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呈进行性减少,同时纤维蛋白原也会明显减少。对DIC患者补充高纯度、高浓度的血液成分,能有效补充被消耗的细胞成分、凝血因子、血小板,重建机体凝血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创造良好的治疗条件,以挽救患者生命[4]。
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输血已经不再局限于全血输入,而将更多的是血液成分的输入。根据产科DIC患者的凝血功能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输入机体缺乏的血液成分,能有效提高止血效果,同时可避免输全血引起的不良反应[5]。本组患者在成分输血治疗后,HGB、PLT、FIB、PT、TT、APTT血液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经及时的抢救治疗,9例治愈出院。
综上所述,对产科出血合并DIC患者辅助应用成分出血,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及各项血液指标,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产科抢救DIC患者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朴英玉.25例产科DIC患者成分输血体会[J].山东医药,2009,49(47):20.
[2] 马廷红,宫腔填塞纱条合并成分输血在产科DIC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26):106.
[3] 周显洪,宋阳.成分输血抢救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DIC前兆18例[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1,24(2):214 -215,
[4] 李海冰,刘志强,裘佳敏等.成分输血治疗剖宫产术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Jl.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32(8):924 -926.
[5] 李紫艳,王雪华,刘丹等,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6):52 - 53.
论文作者:潘云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产科论文; 患者论文; 成分论文; 血小板论文; 凝血论文; 血液论文; 红细胞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