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廊道构建指引下的城市外围片区组团式布局规划论文_孙 胜

[摘要]:城市生态廊道的构建是合理制定城市外围片区有序发展、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衡量外围片区生活服务城市化、生态文明乡村化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徐州市东南片区发展为例,重点研究城市生态廊道现状特点,探究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在响应城市片区不同功能诉求的同时,遵循生态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合理划分“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城市组团布局。

[关键词]:生态廊道;组团式发展;城市功能;发展策略

引言

我国城市经过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多数城市发展呈现“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部分城市生态空间呈现碎片化、不连贯的现象。城市生态廊道不成系统、生态单元孤立、空间结构分裂等。同时城乡结合部片区发展连片无序,城镇风貌雷同,缺少城乡融合发展特色。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城乡发展应有序融合,应充分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合理构建生态廊道网络结构,组团化布局城市空间,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城市。

本文通过对徐州市东南片区规划的解读,一方面通过探讨如何利用现状故黄河、顺堤河、六堡水库、杨洼水库、水口水库等自然资源禀赋,有效沿承片区山水林田湖自然肌理和山水文化发展思路;另一方面通过对片区内轨道交通、高铁、城市快速路等基础设施布局的研究,构建线性生态空间廊道,结合产业布局要求,合理划定城市组团空间。

1、概念背景

1.1生态廊道

(1)概念

“城乡生态廊道”是指城乡生态环境中以植物绿化为主、基于自然或人工走廊形成的线状或带状景观,是具有生态功能的城市绿色景观空间。生态廊道类型主要包括城乡范围内的自然山系、河流、湿地、绿楔、绿道、林荫道、滨江(河)绿化带、快速路林带、环城林带等都属于生态廊道。

(2)作用

建立生态绿色廊道,增强不同板块间的连通性,以利于人群和物种之间的交流,减少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利影响,增加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生态联系。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绿色骨架结构。生态廊道是城乡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生态廊道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城乡景观变化的渐进发展,避免城乡景观发展同质化;同时有利于城市有序集簇发展,为城乡空间发展预留弹性空间。

②城市品质生活功能。生态廊道是城乡居民休闲、娱乐、游憩的重要活动场所,尤其城乡生态廊道的打造要结合本土元素、融合城乡发展理念,塑造既有城市人文气息、也有乡村情趣的休闲空间。

③生态通道。生态廊道作为区域间、组团间物质交流的线性联系通廊,是物种转移、生物信息传递的通道,对生态多样性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城乡之间生态串联、人居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1.2组团式发展

由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城乡用地被分隔为几块。进行城乡规划时,结合地形、产业集聚、基础设施配建,把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分块布置,每块都布置相应的产业和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每块称一个组团。组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有便捷的联系。

各组团建形成“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空间结构布局。组团之间既相对集中、特色鲜明,又紧密联系、功能互补,使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等有机衔接,实现创业就业与居住功能均衡。

1.3二者联系

(1)均为城乡空间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协同构建绿色、低碳、生态城乡空间。

(2)二者相辅相成,唇齿相依。

城市组团间既要需通过生态廊道进行物质交流,如区域内空气、水体流动,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组团相对封闭的空间体系;又要通过生态廊道进行隔离,形成相对静谧、休闲的宜居、宜业生活空间。生态廊道的建设需要随着城市组团的发展进行合理有序的引导,同时需要借鉴城市工程建设技术条件,优化提升生态廊道的贯通。

2、东南片区现状生态资源禀赋

(1)现状概况

东南片区规划范围,西至京沪高铁,北至黄河故道,东、南涵盖了张集镇域范围,总用地面积107.57平方公里。现状用地构成以农用地为主,水田、旱地、林地等农用地面积占比约61%;村庄、城镇等建设用地面积占比约17%;水域面积约8%。

(2)现状交通廊道资源

地块内京沪高铁、徐宿淮盐高铁穿过,西侧紧邻连霍高速,北侧紧邻宁宿徐高速和黄河风景路,104国道东西向穿过。

(3)现状水系生态资源

地块北邻黄河故道,西接大龙湖,东望吕梁湖。

片区内有青龙湖、杨洼水库、水口水库三个水库。主要河道有故黄河、顺堤河、堰下河、看溪河、李崔中沟等。

(4)现状生态资源特征及问题

①水系生态资源联通性不强,尚未形成网状生态廊道布局。

现有水库生态资源多通过上下游的排水渠于故黄河联系,更多体现的是水系资源在南北向联系廊道的通达,在东西向生态廊道串联上不通畅,整个区域内水系城点状聚集、线性分布的不成体系状态。如新城区大龙湖、六堡水库、杨洼水库、水口水库之间水系生态廊道不通畅,无法实现生态廊道有效串联。

②现状生态资源多为农用性、生态安全性功能,城市生活性、生态景观性功能较弱。

现有水库及灌溉渠功能仅集中在农用水灌溉和防洪排涝职能,相应的水库及河道整治工程也集中体现在水库加固、硬质驳岸及河道水利设施建设层次。对城镇居民的生活休闲体验、自然生态景观、生态防护等功能打造有所欠缺。

③城市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对沿线城镇组团空间进行了分割,形成了分散的、片状的狭长生态空间格局。

片区内的宁宿徐高速、连霍高速、徐宿淮盐高铁、京沪高铁等线性交通廊道对城镇空间进行了分割,然其相应生态廊道并未进行建设,导致城镇空间与交通廊道之间空间过渡生硬。城镇沿国道104呈带状发展,存在沿线建设零碎化,城镇风貌不协调等问题,同时国道104承担了城镇过多生活性职能,对国道交通组织流畅、居民生活安全带来不便。

3、东南片区生态廊道构建影响因素

(1)三线划定限制性影响因素

徐州市东南片区位于城市外围地区,应综合考虑生态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的三线划定。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农业空间基础上,结合生态红线划定的湿地、河流、湖泊、荒地等情况,合理的编织生态网络廊道、打造城乡融合的自然风光,为城市组团化发展预留合理的城镇发展边界。

(2)重大基础性设施影响因素。

①线性交通性设施规划

规划片区内新增五环路、徐贾快速路、潇湘路、轨道S1号线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这些线性廊道空间同样需要一定的生态预留空间,这对城市组团划分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②线性市政设施影响因素

东南片区内现状有多条220kv以上高压线,规划新增南北向石油管道、东西向燃气管道等重大市政设施,这些市政社配套均需预留一定的防护安全距离,在规划中应结合市政设施选线安全廊道,结合生态廊道建设综合划定城市组团,减少市政设施对城市片区内零碎化切割。

(3)重大产业项目集聚影响因素。

①重大娱乐康体项目引入,区域旅游共同体的创建。

片区内方特乐园一二期项目的入驻,吕梁国际旅游度假区打造、园博园项目入驻,这都给片区产业组团集聚带来了引导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生态廊道发展布局应围绕产业园区划分进行。

②市区市场项目转移。

市区部分生活性市场和大宗物流用地向外围进行转移。这部分产业具有独特性,其与城市居住、游憩、康体空间布局应划定一定的生态隔离空间。

生态红线和基本农田图 规划快速路、主干路选址 重大产业项目集聚

4、东南片区生态廊道规划

(1)生态廊道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两轴、六带”生态廊道骨干网。“两轴”为古黄河清风廊道和顺堤河—堰下河—运料河生态廊道;“六带”为沿京沪高铁、淮徐高速、五环路、徐贾快速路、104国道、轻工路的线性绿化生态廊道。同时规划沿水库上下游水渠沿线设置清水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指标表

五环路生态廊道 考虑市政管线集中布局,东侧绿化宽度各100米;西侧绿化宽度30米。

徐贾快速路生态廊道 考虑市政管线集中布局,西侧绿化宽度各100米;东侧绿化宽度30米。

104国道生态廊道 考虑轨道S1号线布局,北侧绿化宽度各50米;南侧绿化宽度20米。

轻工路生态廊道 考虑石油管道、河道布局,西侧绿化宽度各20-100米;东侧绿化宽度20米。

组团内 各水库上下游清水生态廊道 河道两侧绿化宽度各30-50米,河道宽度15-30米

(2)组团规划结构

规划在生态廊道骨干网划分空间的基础上,考虑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保护要求,将片区划分为6个功能性组团,分别为品质生活、康体运动、娱乐休闲、市场物流、国际旅游度假及田园乡村组团。

生态廊道图 组团划分图 规划布局图

5、结语

以生态廊道网络构建划分城乡组团是城乡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生态廊道网络布局将充分贯彻“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将有效控制城市无序盲目的扩展,给城乡组团带来可呼吸的、可循环的低碳绿色气息。

[参考文献]

[1]管卫华,何流,姚士谋,叶菁华.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思路与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

[2]张定青,党纤纤,张崇.基于水系生态廊道建构的城镇生态化发展策略——以西安都市圈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

[3]余凤生,孙姝.建设城市生态廊道打造滨水生态绿城,园林,2018.

[4]王雪强,漆皓,张一飞.以城市生态廊道为导引的德兴市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城市设计研究.城市营造.2018.

[5]张波,王芳.走向复合的城市生态廊道--洛阳市生态廊道限建区规划思路的转型.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2.

论文作者:孙 胜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生态廊道构建指引下的城市外围片区组团式布局规划论文_孙 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