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对策探讨论文_李永湘

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对策探讨论文_李永湘

云南省腾冲县妇幼保健院 李永湘(679100)

[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产科20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并制定防治对策。结果:患者因素、医院因素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根据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因素行针对性防治对策,可降低切口愈合不良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防治对策

目前临床外科手术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术后处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间接诱发以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为主的临床并发症,降低疾病效果。因此临床上需积极探索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1]。对此本文将我院产科手术患者作为对象进行调查:

1资料

对我院产科20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年龄段17-35岁,平均(26.3)岁;其中剖宫产手术18例,异位妊娠手术2例。20例产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可评估(P>0.05)。

2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因素

2.1患者因素 ①肥胖:研究报告显示,若体重超过90.0kg,临床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可达7.0%,而体重处于正常范围患者愈合不良率相对较低。发生该现象原因为:肥胖患者自身血容量和偏瘦患者相比较低,血液供应量少,再加上手术期间视野的长时间暴露,致使手术时间逐渐延长;②肌体原因:怀孕期间营养不良,长期贫血。③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肝功能受损。等各方面原因都可能间接增加切口愈合不良率。

2.2医院因素 ①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愈合不良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不断提高,原因:手术过程中长时间暴露于切口部位,造成大量细菌进入,再加上操作人员的创面接触,更是提高切口愈合不良率;②器械:临床手术所使用器械消毒、清洁不到位,亦会加大愈合不良率。同时临床术中所使用的切割器械,会损伤切口附近组织,严重者造成组织坏死,诱发感染[2]。③抗生素的合理运用: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④手术操作:若临床术中操作人员未确保一次性操作到位,将加大脂肪组织的损伤;术中出血量过大,可诱发缺血性坏死、组织受损加重等现象。

3防治对策

3.1防范对策

3.1.1术前防护 ①心理疏导:临床手术前期,医护人员需加强和患者之间的交流,这样可充分了解患者内心世界,并耐心向患者讲解临床手术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增强其手术操作信心,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②身体照顾:若临床手术操作前期患者自身营养不达标,将降低其机体免疫力,影响术后恢复。因此,临床术前需根据患者营养现状适当调整饮食方案,增强患者营养。③预防感染:尽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临床住院时间,最好不超过1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前帮助患者清洁自身,行备皮处理;并且,临床术前还需适当使用抗生素药物,以预防感染。

3.1.2术中防护 ①环境:临床手术前期彻底消毒、清洁手术室,确保手术室卫生达标。②物品:手术进行前期,医护人员需严把物品质量关,确保每样物品均无菌;③手术质量的提高:临床手术操作过程中,如要分离脂肪层,可借助钝性分离法,这样可降低血管损伤度,减少临床出血量;脂肪切口缝合时,需密切观察所游离脂肪是否去除,因为此脂肪易供血不足,影响切口的缝合;缝合过程中确保不留死腔、线头、碎屑等,确保对折整齐。

3.1.3术后防护 ①伤口清洁:临床术后医护人员需叮嘱患者穿戴清洁、干燥衣物,并严格告知患者禁止出现手触碰切口现象。做好自身口腔、会阴清洁工作,预防术后感染。②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术后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量使用抗生素药物,确保每位患者均获得丰富的营养[3];术后注意伤口的保暖、吸氧处理,便于改善切口血液循环,加快愈合进度。

3.2处理对策

3.2.1脂肪液处理:临床需根据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借助不同方法处理,包括:针对渗透液相对较少患者,需将缝线适当剪去,并行纱布引流处理,通过不断换药来加快切口愈合。此过程需格外注意,禁止出现切口长时间敞开现象,以免延缓愈合;若切口长时间后仍然不愈合,需及时将其敞开,并借助常用药液湿敷,刺激肉芽生长;针对切口相对较小患者来说,可借助白砂糖填塞的方法促进愈合[4]。临床术后需及时补充患者营养,并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使切口快速愈合。

3.2.2切口愈合不良处理:临床术后一旦出现切口感愈合不良现象,应立即行拆线处理,将切口彻底切开,取出分泌物进行检验。同时借助生理盐水清洗患者切口,对于切口较深患者行引流,并于抗生素药物使用期间涂抹凡士林,每天坚持换药。待切口出现二次愈合后,行再次切口缝合。

4小结

切口愈合不良作为临床产妇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具有难以避免的临床特点,虽可在某疗法后得以治愈,但易加大患者疼痛度及经济费用,并且,此类症状还易引发临床不良情绪,甚至出现医疗纠纷,降低医院信用率。因此,临床需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便于降低切口愈合不良。本院通过对20例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患者自身肥胖、肌体原因、合并内科疾病,医院操作、器械、手术时间、抗生素合理使用等因素是导致手术切口的主要原因,根据此类原因制定术前、术中、术后等防护对策,不但可确保临床无菌操作,还可减少切口的外界刺激,在确保临床手术成功率的同时,加快切口愈合进度。综上,临床根据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因素行针对性防治对策,可降低切口愈合不良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晓丽,杨万慧.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调查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7):300.

[2]阮晓翠,周毛婴,张腾飞,等.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35-936.

[3]刘兰英,邹祥慧,钟敏,等.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35-137.

[4]杜春燕,仝进毅,孙胜男,等.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8):1840-1842.

论文作者:李永湘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7

标签:;  ;  ;  ;  ;  ;  ;  ;  

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对策探讨论文_李永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