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电企业中的供电所已然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门单位,作为电力企业的一份子,其主要职责就是服务各行各业以及千家万户,保证用电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经营,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用电。但是,在现实供电过程中,供电管理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大多数供电所都存在大大小小的管理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供电所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可供大家参考交流。
关键词:供电所;管理问题;有效措施
一、供电所管理现状
现如今我国供电所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工作分工不明确的现象,所有的工作人员实际上都在承担着收缴电费、用电维护工作,当用户对实际的用电存在着不满意或对员工提出相关电力问题时,大部分的问题往往无法有效的解决,管理工作人员互相推卸责任,给用户的生活用电造成了非常大的隐患,同时也不能够有效解决用户存在的问题。此外,在供电所的规章制度中并没有对员工的日常服务提出来说明性的意见,因此当用户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也无法进行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说明,用户对供电所缺乏信任,诚信度不高。另外,现阶段,我国供电所大部分采取按月交或是采取隔月缴费的方式,电工在一定的周期之内进行上门抄表工作,实现电费的清算以及收缴。用户在进行用电费用交纳的过程中毫无理由地拒绝交费,或是以各种理由来进行推脱,造成了收缴工作存在着非常大的工作难度。一部分用户在电费缴纳中或是无理由拒绝缴纳电费,或是以各种不合理的理由来进行推脱,实际的电费收缴工作存在非常大的困难,长久下来就给供电所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实际的供电。
二、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催收电费困难,拖欠数额较多
供电所规范管理,使“权力电”得到了遏制,触及了个别人的利益,部分村干部对现有的管理体制不满意,他们对农电体制改革进行抵制或制造困难,操纵一些不明真象的群众围攻、威胁、辱骂甚至殴打管电人员。
(二)关系理顺不到位,工作难以开展
随着隶属关系的变化,许多村委认为自己可以甩手不管了。正是由于这种模糊认识的存在,使农村用电不同程度出现了“三讲三不讲”的现象:一是公益性事业只讲用电不讲交费;二是部分村委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三是一些村民只讲自己不讲大局。
(三)选聘电工受限,整体素质不高
按照国务院[1999]2号文件精神,选聘农村电工要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经过统一考试、统一考核的办法,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到新的农村电工队伍中来。从我县情况看,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办理,在多数乡镇是行得通,办得好的。但在个别地方受到严重干扰。例如,有的村需要一名电工,可是由于派性严重,村支书与村委主任势不两立,各自极力推荐一名电工。
(四)工资待遇偏低,电工心态不稳
现阶段解决农村电工待遇的资金来源是低压维护管理费,由于低压维管费数目有限,造成农村电工工资偏低。农村电工原来对于选聘期望值较高,以为被选聘后就端上了“铁饭碗”,没想到考核目标完不成不发全工资,出了问题还要下岗,与原来干电工相比,工作量大,收入反而低了,不免灰心丧气。
(五)电工责任不明确,优质服务有难度
上级规定服务内涵不具体,造成电工责任不明确,管理服务有难度。例如,有的人认为,供电所既然服务到户,电工就应该负责管理到千家万户的室内室外,包括灯泡坏了需要换,保险丝断了需安装。因此,我县就出现了家庭内部线路短路形成火灾,硬说是电工管理不善,要求赔偿损失的现象。
(六)硬件设施较差
供电所的硬件设施配置,直接影响供电所的标准化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随着居民用电量逐年增加,若低压配电线路缺乏合理规划,易导致进户线老化,主杆线径变小,在用电高峰期时,较大的电器如空调、洗衣机等家电就不容易运行,居民用电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其次,某些地区的供电所由于资金缺乏,虽然办公设施齐全,但是在抢修车辆等的配置上不重视,抢修车辆较少,无法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在应急供电设备的配备上不齐全,直接影响了供电所工作的开展。
三、对建设标准化供电所的建议
(一)完善硬件设施结构
首先应按照国家要求建设相应的配备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相应配电设施,完善控制保护设备,保证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到位。保证每个供电根据地区用户数量和该地情况配备足够的抢修车辆,完善应急配电设施,以便于出现意外情况时进行及时的抢修。保证办公设施的完整配套,例如打印机等,保证业务工作人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信息化水平
首先应该配备足够的健全的计算机电子设备,保证每个办公人员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满足其业务需要。其次,应该建立一个一体化的供电所信息网络,建立数据库,保证信息和数据在工作人员之间的及时的分享与传递。其次,还可以建立新系统,采用新技术,对用户进行集中抄表,减少农电工的工作负担,提高抄核收的效率。
(三)提高员工素质
针对员工素质低下的问题首先应该从源头做起,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应该首先要求其经过专业培训,持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人员上岗证上岗,杜绝职工子女直接上岗现象。其次要对在职员工业务再培训,更新员工老旧的业务知识,将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做好已培训记录,保证每个人都能学习,提高其专业素质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水平。
(四)加强管理监督力度
根据国家电网的相关要求,规范供电所各阶层工作人员的规范管理,定期重申管理办法或制度,要求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特别是针对农电工的管理,由于农电工特殊的工作性质,应加强对其的工作监督,保证其抄表率达到要求,具名超标率应该大于等于98%,电费差错率为0,保证在电价执行上正确无误,实行计算机开票等等,在错误的操作上进行扣分,计入考核机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保证工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其次还应该随机进行用电检查,有针对性的开展反窃电和违章用电工作,并进行依法查处。
(五)完善服务体系
完善供电所的服务体系是建设标准化供电所的重要部分。首先应该加强对内部员工的服务质量管理,使员工业务分工明确,对其进行服务规范的宣传,坚持为人民服务、客户至上的基本服务理念。其次,可以定期进行客户走访,从客户处取得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最终建立起适合当地特色的供电所标准化服务体系。
(六)在舆论的导向上,要正面引导,客观公正
近年来,媒体发表的“触电赔偿”、“事故曝光”等有关电力行业的文章增多了,曝光率也增加了。不可否认,绝大部分文章实事求是,真实可信,也促进了供电所工作的完善和改进。但有些文章和电视节目不敢苟同,建议上级领导部门协调各主要新闻媒体的关系,同时,组织发表能反映电力系统真实情况的重头文章,客观公正地维护电业部门的利益。
四、结束语
在供电所由于管理工作问题,导致工作责任不明确等问题,进而影响了实际供电质量,这就需要借助更加规范化的方式来实现供电所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满足居民在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进而实现供电所管理工作的优化,最终为供电所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晓东.供电所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51.
[2]罗明周.供电所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8,380(30):26-27.
[3]郑云鹏,张强,王倩倩,etal.关于加强供电所管理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7(16):201-201.
[4]刘刚.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路径浅探[J].科学家,2017(5):55.
论文作者:赵虎,张鹏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供电所论文; 工作论文; 电工论文; 电费论文; 设施论文; 用户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