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学论文_杜如森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学论文_杜如森

甘肃省永昌县第五中学 737200

摘 要: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生动的教育因素,与学生的需求、愿望、情感、体验密切相联。思品课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的话题,将学生的课堂学习 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初中品德 学生生活 贴近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应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性地位,以生活为基点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有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引领生活,并最终融入生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让思想政治教育应回到人自身,回到人的真实生活世界。采用贴近生活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引导学生去领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放学生的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从被动适应社会到主动参与创新,最终达到全面、主动的发展,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一、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教什么是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回答“教教材”,那就与新课程理念相悖。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要贴近学生生活。

1.空间贴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其内容的确定也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因而编排了大量的、鲜活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但是选进教材的这些生活实例未必贴近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可能存在着地域差异、城乡差别。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和深入领会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应结合本地区和学生实际或替换、或补充,甚至改造教材中那些空间距离较大的材料,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引而不支配着学生。空间贴近的最高境界是零距离,就是本校甚至本教学班学生的亲历亲为。

2.时间贴近。生活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时时都有新事发生。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把国内外最近发生的生动大事小事引入课堂,我们的课堂自然就会鲜活起来,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所需要和期盼的。我们讲“台湾问题”,就要及时添加两岸基本实现“三通”的内容,让学生真切感受,两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两岸同胞的人心所向。把新近发生的新鲜事引进课堂,学生听得到、看得见、特别关注,仿佛“在场”,大大提高课堂的真实性,增强教学的真切感。

3.心灵贴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情动”,才有“心动”,只有“心动”,才有“行动”。新课程下的教材充满美,内容的呈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语言优美、图文并茂,到处充溢着人性光辉,极具德育美感和亲和力。学生带情进入教材,去感受美、欣赏美;教师带情使用教材,去进一步添油煽动,使学生之“情”燃烧、沸腾,从而“心动”,在不知不觉中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为此,教学中,无论是阐释枯燥的理论,还是讲述生活的实例,或者朗读文本中的诗文,教师都应该有“情”,努力渲染感情气氛。教师课堂上或赞美、或颂扬、或讴歌、或悲悯、或愤慨,无不深刻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领会。除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煽情外,还可以组织学生适当地朗读,犹如语文课堂一般;或者借助教学辅助手段,通过播放歌曲、放映影像、声画结合,强化感情气氛的渲染。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

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特定功能,或其中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具体操作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营造生活化的心理情境。常见的做法是播放针对性的歌曲或乐曲,以引发学生更多的心理共鸣,为开展教学做好生活化的心理准备。如在教学“唱响自信之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室电脑与录音机等,为学生播放如《我相信》《壮志在我胸》《从头再来》《男儿当自强》等,把学生先在情绪上或心理上调动起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着较为一致的预见性准备,由此去开展更为热烈与投入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二是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营造相对全面性的生活化情境。这种全面性体现在运用元素的全面,既有音频也有视频,既有关联性也有直接性,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等。让学生在这种信息化的情境中能接受更全面的教育,有教师选择素材的教育目标性,也有素材自身所蕴含的教育意义等。

三、课内外结合,实现作业生活化

作业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学生及时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即作业生活化。同时,以社区服务为起点,培养学生回报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外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孙伟伟 教学回归本真 生活引领成长——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2)。

[2]贾彩红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政治课生活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6)。

[3]刘菲 生活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方法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5)。

论文作者:杜如森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学论文_杜如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