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邵振持

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邵振持

武钢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80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带动土木工程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同时,人们对于土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多以混凝土材料为主,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则多用减水剂与矿物掺合料为施工主材料,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1混凝土结构施工

混凝土是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材料,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该材料的制作主要是以砂石、水以及水泥按照合理的工序与配比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如,凝胶材料,通过搅拌,形成质量良好的水泥混合物,被人们称为混凝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抗压性能良好,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价格低廉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中。具体来说,混凝土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首先,制作过程简单便捷,不需要复杂的制造工艺,原材料价格较低,实用性较强,同时,混凝土成品不易损坏,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运输,符合当前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需求。其次,混凝土自身的导热性能较差,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与不易燃烧的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与耐久性,自身的质量受自然环境影响不大。最后,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性质影响,在制作前期,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进行形状塑造,以此来满足不同的土木工程中对混凝土形状的需求,同时,混凝土还可以与钢筋进行结合,形成混凝土钢筋结构,从整体上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进行模板施工是该技术的首要工作任务,也是重点环节,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一般选择柱模板进行安装,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例如,在实践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将第一片模板进行设置,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临时支撑,如利用较高强度的铅丝进行固定,将柱模板进行捆扎,提升其固定的效果。在上述工序完成后,进行合理的后续模板安装,此时应注意避免间隔时间过长,影响其整体质量。安装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如在柱模板的接缝中间,应放置合理的海绵条,并保证其厚度符合实际的要求,进而保证安装完成后,其模板自身质量良好,不会出现漏浆情况,满足施工具体要求。在整体的施工完成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其模板进行有效的铁箍,并进行合理的校正工序,进而保证各项模板相关的数值在标准的规定范围内,并以此为基础,促使其符合当前的实际需求,提升施工质量。模板拆除工序同样重要,因此,工作人员应同样重视该环节,进行合理的模板拆除,尤其是在拆除前期,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准备,做好准备工作,以满足实际的需求。如根据实际的要求对其进行检验,并结合混凝土自身的强度确定具体的拆除时间,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

2.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被应用到许多方面,例如墙体以及地面,为整个工程起支撑作用。可以说混凝土浇筑工作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因此要用严格的标准进行衡量,确保工作稳定进行。浇筑工作的要求:首先是两个相连的模块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成分需要一致;其次在高度上需要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再者在控制温度的挺尸需要考虑到混凝土本身的承重力;然后对浇筑的速度要进行限制,需要缓慢匀速,不能够造成部分土体凝结的现象;最后可以利用模型的固定来进行混凝土形状的固定。

2.3养护技术

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需要养护的,不是建设完工就搁置不管了。比如:混凝土要进行二次收浆以预防混凝土泌水量大,进行养护。如果是因为高温或者强风天气等自然原因引起的裂缝,应该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填补抹面以达到闭合裂缝的效果。由于混凝土由砂石,水泥等混凝而成导致毛细孔道大量存在,水分蒸发快,容易出现变干变形,添加外加剂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的毛细孔道,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建筑工程中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自身的抗裂能力

在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是现阶段常见的问题,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如果未能进行合理的控制,将直接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重视提升混凝土自身的抗裂能力,提升混凝土综合性能,具体来说,应在施工时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在混凝土制造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现阶段国家对混凝土制造的标准规定进行施工,尤其是相关的添加物,必须按照定量标准进行添加,从而保证混凝土自身的自缩值具有良好的精确度,符合实际的施工需求,并遵循添加剂的添加说明,使其添加工序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良好,当前,为提升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工作人员通常会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材料,例如,金属纤维、有机纤维等,提升混凝土的抗性,利用材料自身的延展性与抗伸性,保证混凝土与材料进行有效的融合,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最后,科学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配比,原材料的配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最终质量,因此,应结合实际的施工要求,进行合理化配比,控制各部分材料所占比例,满足当前的施工要求。

3.2合理控制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应力影响

对混凝土的结构实施温度应力的操作是为了预防后期由于温度改变差值的而造成裂缝现象的产生。温度应力的关在在于低温。首先是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本身的温度,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进行温度的调控,使混凝土墙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温度相差不大;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浇筑工作,避免温度过高的天气造成混凝土温度上升的现象,因此选择在阴天或者冬天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建筑是最适合的时间;再者可以选择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预留冷水管道的位置,待施工完成后,向管道内注入冷水,利用冷水进行有效降温,控制温度。最后是关于减少水泥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占比,由于水泥在于水结合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造成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适当减少水泥的占比能够降低温度、加强硬度。

3.3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监测工艺

加强质量监测工作能够避免混凝土结构作业时出现技术性纰漏,为此应基于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质量监测工艺,实时监测并且控制混凝土作业时出现差异较多的部分,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比如,科学地借助电子监测科技,借助预警设备,能够提升监测质量和混凝土的施工水平,最终保障施工项目的质量。严格掌控混凝土拌制环节,并且基于作业实际图纸与相关规定,科学地指导拌制施工人员,防止振捣方法运用不当而产生混凝土质量问题。

结语

混凝土是打造稳定工程的基础,建造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围绕混凝土展开的技术活动.面对多样的施工技术,专业人员需要有条不紊地安排人员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技术施工,不在细节上出现纰漏。面对技术要点,需要牢牢记住才能够不断发展。施工技术要点的确认需要专家在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在经过严密的计算之后再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进行弥补,最终推进工程、企业、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19(2):87-89.

[2]彥朱励.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7,(10).

[3]倪欣.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9):198.

[4]齐晓语.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J].城市化建设(电子版),2017(5):182-183.

论文作者:邵振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邵振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