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建施工技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论文_严引

浅谈房建施工技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论文_严引

江苏兴盛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5

摘要: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在日益发展的经济带动下也呈现出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而房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综合水平的高低会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房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引言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建筑行业稳定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多,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以房建工程为主,介绍了主要的施工技术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1房建施工技术分析

1.1后浇带施工技术

1.1.1选择合理的材料

①在选取后浇带的材料时,要确保混凝土材料不会发生收缩的情况。为了提升后浇带的强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材料添加部分减水剂,同时也要依照有关的规定对混凝土实施合理有效的配置,并实施科学的振捣;也要对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实施合理的计算,确保配置比例的合格,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发生裂缝的情况。②在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对模板的侧向压力实施严格的控制,要严格依照施工方案实施浇筑。在对后浇带实施垂直的浇筑时,要保证模板钢丝网的完好无损,之后实施有效的混凝土振捣。同时也要合理的计算模板的振捣器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混凝土中水泥浆不会发生流失的状况。

1.1.2模板支设

在实施模板支设时,要严格的依照设计图纸对各个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实施钢丝网模板支设,要严格的依照有关规定实施操作整个施工过程。

1.1.3结构混凝土浇筑

在实施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的依照有关规定实施,施工人员要把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控制好,防止发生混凝土浇筑太厚,导致钢丝网模板外凸的情况;在施工的时候选用钢丝网模板垂直施工缝,在实施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时,分成浇筑的厚度施工人员要注意,同时要把振捣器与钢丝网模板的距离控制好。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水泥浆流失的情况,要确保使用准50的振捣器实施振捣混凝土时,振捣器与模板之间不可以小于40cm的距离,使用准70的振捣器实施振捣混凝土时,振捣器与模板之间不可以小于50cm的距离。

1.2变形缝施工技术

1.2.1梁模板施工技术

在对梁底模板进行铺设完成之后,需要把梁底模板固定起来,然后才能把变形缝的侧模板合理铺设起来。一般需要把两侧模板的位置设置准确,才能继续安装撑条,使模板能够和撑条保持垂直,然后在撑条的位置上来加设圆钉,这样能够让撑条与模板之间保持固定相连。对于模板撑条的设置,需要结合梁截面位置的实际情况,需要把撑条的间距进行合理控制,使间距保持为10~20cm左右,而梁截面需要保持为30cm×30cm×60cm。同时,为了确保模板刚度达标,需要把撑条的间距保持为20cm之间。除此之外,在进行梁模板施工操作时,需要注意到这样几点重要问题:①需要确保梁侧的模板宽度需要小于方木1cm,这样才能让梁侧的模板更好地坐落于方木之上。②在对撑条上端位置的圆钉进行固定时,需要采用交错固定的方式,确保不会出现扭斜以及位移等各种问题,而且需要把5mm左右的圆钉外露出来。

1.2.2柱模板施工技术

在房建施工中进行柱模板施工时,需要沿着柱的边线来精确设立模板,而且需要把其它的平面模板来进行科学设立,只是不需要设立变形缝的平面。同时需要对设置模板的柱面进行合理处理,通过应用柱箍加固的方法能够使模板稳定安装加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模板安装加固之后,需要进行合理校正,一般采用变形缝撑条的方式来进行校正,确保变形缝撑条能够和模板保持垂直状态,及时在撑条的端部来打入圆钉,才能让模板准确连接起来,这样也能够更好地进行拆模,而圆钉钉入模板之后,需要外露5mm,对于柱模板的变形缝处高度,需要控制和梁底模底一致,在上部的位置进行施工操作时,需要利用梁侧模来进行支设,按照梁变形缝的校正以及固定的方案来作为重要的判断方式。而对于柱变形缝位置上的撑条来进行合理设置时,需要让变形缝的间距控制为10~15cm,对于拉结螺栓的方位,不需要另外再来设定撑条。在柱的另一端位置,可以利用加长钻来钻穿柱身,这样能够更好地对变形缝位置的模板螺栓进行开孔安装工作。

1.3防渗漏施工技术

1.3.1墙面防渗漏施工技术

①施工技术实施时,使用混凝土砌筑技术时,为了对墙体裂缝进行有效控制,有必要研究强度控制体系,而且要根据施工材料的具体要求,实现原材料的控制才能在优化混凝土技术上确保得到满足,实现控制裂缝的目的。②要根据技术要求,使用防渗漏技术中,先分析墙体抗压强度,进一步地要求裂缝,要根据具体的承载能力,将其防渗漏施工技术得到优化,通过使用砌筑技术,就可以利用原材料配置实现技术实施,优化墙体施工技术,做好防渗漏效果的发挥。③基础性的措施要做好,如相关的除尘技术使用,这都是最为基本的清洁作业,也是目前处理措施的实际基础,都是要借助其他技术达到防渗漏技术效果的要求。研究墙体附着力非常有必要,而且因为其技术特点,更可以在使用防渗漏技术时,控制好墙体面积得到优化处理,将其技术使用在控制原材料厚度的同时,优化处理整个墙体防渗漏施工。

1.3.2门窗防渗漏技术

预留的封墙洞要进一步地做好复查,才能进行门窗的安装,一般控制5cm厚度即可。若是利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处理,就要控制5cm厚度以内。进行刮糙作业时,就会使用到防水的砂浆以及钢丝网,待完成就要针对外框进行固定。连接时利用镀锌铁片进行,一般厚度不超过1.5mm,而且框边和固定点相距50cm,膨胀螺栓一般不建议使用。为了以免出现外膜破损,在门窗洞口进行施打干燥打泡剂时就要不间断,一次成型,而且进行缝隙填充时要确保结膜前进行。作为设计人员,应该基于框架制定,实现设计之处就考虑到门窗极易出现的渗漏问题,可以通过专业技术以及多年经验,为后期奠定较好基础。要按照施工的具体标准进行,无论是施工工艺使用,还是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因为一些施工单位通过使用质量不好的材料,一味地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就会过分控制成本,导致施工周期不合乎常理,就会造成难以使其后续作业得到保障。

2加强房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2.1落实施工技术管理的各项制度与措施

房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各项技术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以便合理并科学的组合企业各项施工作业的实施。房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竣工图纸与工程技术档案制度;竣工验收、工程结构验收与检查制度;工程质量评定与检验制度;半成品与材料检验与试验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技术变更管理制度;施工图纸会审制度等。

2.2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1)基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落实检查制度,结合项目实施情况与技术管理工作展开评比检查作业,以便提高总体管理水平。

(2)依照国家编制的规定、标准、规程、规范等要求,并结合企业生产特点,贯彻、修订并制定各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不断补充与完善,确保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培养施工技术管理人才,结合经济与行政手段,调动技术管理人员的责任性与工作主动性,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企业要重视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创新与研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好各项施工技术内容,切实提高企业施工技术管理的综合水平,保障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银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03(11):28~29.

[2]曹旭,管延志.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01(6):12~13.

论文作者:严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浅谈房建施工技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论文_严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