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论文_程木玲,战和丽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论文_程木玲,战和丽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摘要: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总结心理护理经验。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9月,医院执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4例,落实围术期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后,心理状态有所好转,术前出现2例睡眠障碍、4例哭泣者,术后出现1例心理应激引起的心动过速。全程未见严重的心理应激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围术期特别是术前有明显的焦虑、恐惧情绪。

关键词:围术期;心理护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是治疗先心病、心脏创伤心疾病的手术,手术风险高,患者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过高的心理压力,会引起应激水平上升,对于心脏手术而言,会增加呼吸循环紊乱、术中低体温、心脏不良事件事件等并发症发生风险[1]。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加强围术期心理护理非常必要。2016年1月~2017年9月,医院执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4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9月,医院执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4例,其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45.1±10.2)岁。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患者的表现:患者普遍伴有焦虑、恐惧情绪,表现各异,主要为反复问询手术是否安全、睡眠障碍,有部分患者不时流泪,主诉有关死亡的话题。患者心理问题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手术风险、性格特点、认识水平、家属支持情况、预测疗效等因素有关。特别是ASAⅢ-Ⅳ级别对象,既往手术案例较少、存在失败案例的对象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如复杂先心病患者。

(2)护理方法:①做好陪护,无论是护士还是家属,都尽量陪伴患者,以行动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为家属陪护创造条件;②护士需要在日常护理中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爱护、尊重,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在日常护理中体现出自身的专业性;③家属需要做好安抚,鼓励采用亲密的行为安抚,如轻吻;④举证论证,邀请成功患者现身说法,收集既往成功的案例,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如“你看这个病例和你差多,而且是几年前的,恢复挺好的,现在技术还进步了,你这个手术风险更低了”,采用积极性的语言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⑤进行知信行的宣教,深入浅出的分析情绪控制对于疾病管理、手术的重要性,传授心理自我管理的方法,如肌肉放松、呼吸调整、情绪转移,若有条件可进行“正念疗法”;⑥针对性的护理,特别关注那些有抑郁病史、家族病史、自杀自伤行为的心理问题较高对象,入院时可采用量表筛查,对于严重焦虑抑郁对象安排更多的心理护理支持内容,部分患者表现出比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可采用动机性访谈、支持性心理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术后护理

(1)ICU内:在患者意识不清醒时,也不应放松心理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在安排镇静管理时,做好间歇期间的管理,善于利用抚触、耳旁安抚等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合理的安排家属探视。

(2)普通病房:①重视心理状态的评估,采用谵妄筛查量表等量表评价患者的意识状态、意识障碍相关并发症,通过口头沟通等方法患者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常见的负面心理问题,包括沉默寡言、喃喃自语、自怨自艾、烦躁、缺乏求生意愿、反复要求出院等,做好心理状态的记录。②心理护理:重视文明礼貌,日常护理中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爱护、支持,如和蔼语气、亲切的态度;落实日常唤醒沟通,每日5-10min沟通;善于沟通,善于利用肢体沟通,如和善的目光、面部表情、手势语言等,重视目光交流,体现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尊重,避免刺激到患者,做到导尿前的安抚;针对性的开展治疗性沟通,如部分患者往往会觉得上天不公,需要进行话题引导,传递正面的思想,现在不应追悔,而是坦然的面对现实,自己并非特例。尽量强调手术的成功,加强家属管理,做好指导,避免谈及不利的消息,如举债住院。重视患者的主诉,满足合理的需求,及时解决躯体不适,如渴、体位不舒服、饥饿、疼痛等情况。细心照料,让患者真切的体会到自身的好转,如适当开展康复训练,减轻衰弱。

1.3 观察指标

心理应激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 结果

心理护理后,心理状态有所好转,术前出现2例睡眠障碍、4例哭泣者,未见严重的心理应激相关心脏不良事件,术后出现1例心理应激引起的心动过速,未见自行拔管等不良事件。

3 讨论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围术期特别是术前有明显的焦虑、恐惧情绪。特别是临近手术时,焦虑、恐惧越严重,值得注意的是,特别是在临近手术前,患者与家属可能会依依不舍,相互哭泣,双方的压力都非常大[2]。在实践过程中,给予严密的围术期护理后。研究显示,术前出现2例睡眠障碍、4例哭泣者,术后出现1例心理应激引起的心动过速。除以上的围术期心理护理外,还需要重视家属的管理,特别是家属自身需要重视情绪的管理,自身需要表现出乐观状态,并将这种乐观的情绪传递给患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3]。不同的患者面对手术的心理状态不尽相同,部分患者可能比较内向,外在观察表现正常,但是内心却非常的恐惧,需要善于观察,善于沟通,强调主诉的重要性,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4]。另外,在出现症状发作时,患者可能会疑神疑鬼,甚至出现强烈的心理应激,特别是那些容易“钻牛角尖”的对象,可能会越想越恐怖,放大自己的恐惧感,特别需要陪护,通过列数据、摆道理,强调医院的技术水平,强调医院的专业性,让患者以更为开放性的心态面对手术[5]。

小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围术期特别是术前有明显的焦虑、恐惧情绪。

参考文献

[1]张玉梅,范春兰,韩萌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06):137-138.

[2]王烁,侯婉玲,胡蓉芳,等.ICU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8):915-922.

[3]李玲.体外循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4):57-58.

[4]张为民,申伟林,张帅,等.术前心理干预对心脏手术病人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4,33(15):173-174.

[5]曹鹰.60例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01):166-167.

论文作者:程木玲,战和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论文_程木玲,战和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