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圣陶早期小学教育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教育论文,思想论文,叶圣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清末民初,在科学、民主思潮的推动下,随着近代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的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就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虽然中小学大都已采用了现代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教学的主体内容、教学方法却仍在沿用传统的封建教育那一套,这就与清末民初激烈的社会变革构成了尖锐矛盾。在西方各种教育思潮的冲击下,不少仁人志士在积极撰文批判封建的教育的同时,力图构建各自的理想中的新教育,如蔡元培、张伯苓、陈独秀等。这一时期的叶圣陶正在小学执教,前后共达10年之久,其间几次易校,这些经历使得他对当时中国小学教育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较之其他教育家有了更为深刻和更为清醒的认识,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叶圣陶对小学教育所进行的理论探索和一系列的改革试验,更显得弥足珍贵,也更富个性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不是对教育作出抽象空泛的探讨,而是从关注儿童教育出发,以置身其中,最为基础的小学教育为切入点,从教育的内部构成因素诸如教师、学生、教材入手,较为系统地就小学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叶圣陶是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来确立自己的教育目的论的。“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第33、12、32、33、37、9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一方面,人离不开社会,正是由于人类个体的共同努力,在推动社会不断前进。教育既具有社会的功利价值,又具有个人的功能利价值,二者是基本一致的。叶圣陶认为,教育是社会改良的最主要工具,尤其是对小学教育寄予厚望。“改良社会首在教育,尤其是最普及的小学教育”。(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第33、12、32、33、37、94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教育是通过培养更“健全的人”来最终达到改进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直接作用于社会的。在教育的个人目的上,他反对仅仅将教育看作是为学生遥远的将来作准备的“未来说”,认定儿童的现在就是他们整个人生的一部分,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就需要他们自己去应付方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活动创造能力正是学生应付将来所需要的。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应该注重生活的现在时。为此,叶圣陶强调教育应“以儿童为本位”,强调学校教育应与儿童当前所处的社会生活相联系,培养他们应付环境的能力。这成为他关注当时中国小学教育的出发点。
当时,叶圣陶所面对的是这样一种教育现实:学校教育的主体仍然是一种空疏无用的人文教育和封建伦理教育,远离社会实际,无法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仍在沿用传统的被动灌输、枯读死记、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教学方式。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严格管训下,禁止学生参加一切社会活动,大多数学生只是往故纸堆里钻。教师也只是把汗牛充栋的封建八股、封建教条填鸭式地给学生填。正像倪焕之所说的:“现在的教育太偏重书本了,教着,学着,无非是文字,文字!殊不知儿童是到学校里来生活的;单单搞些文字,就把他们的生活压榨得又干又瘪了。”(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1卷,第282—29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对此,叶圣陶写了一系列文章进行抨击。他说,“书本固然是增进经验,取得知识的一种工具,但决不是唯一的工具。除了书本,还有实际的观察,亲身经历,都可以增进经验,取得知识,使生活丰富起来。而且,两相比较,实际的观察和亲身的历练才触着了这些事项的本身。人为要丰富生活,所以读书。生活是主,书本是宾,如果只顾抱着书本,离开书本,就不肯用一点心思,费一点气力,那不是为生活而读书,却是为书本而读书了。”(注:叶圣陶:《怎样才是“新少年”》。刊载于《新少年》一卷二期。)他不仅在小说如《倪焕之》中,对学校创办农场田园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赞颂,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叶圣陶经常与学生谈论政治时尚、社会改革、世界大势、文学实业,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并经常带学生“修学旅行”。其结果不仅丰富了学生知识,“也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学问是个大海,书籍只是海边的一条船。学生到学校来,不是来读书,而是来求学的;读书只是求学的一部分。‘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注:《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2卷,第102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在教师方面,叶圣陶认为当时的教师大都以一种错误的人生观和封建的传统教育观念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出发点,认为人生是“玄虚的、抽象、仿效、克制、被动的”,这种虚无的人生观导致他们不可能以一种积极入世、变革现实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因此,也就不可能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和习性,积极探索儿童教育的发展途径。正如《倪焕之》中倪焕之对金佩璋所谈的教育界的黑暗:“有的是学校、少的是教育。教育是一件事情,必须得由人去办,办教育的人当然是教员。教育界的黑暗就在于教员!多数的教员只是吃教育饭,旁的不管;儿童需求于他们的是什么,他们从来就不曾想过。”(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1卷,第32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他们的任务观念只在将知识授予儿童,还勉强儿童修练德行”,(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第33、12、32、33、37 、9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他们不仅让学生囫囵吞枣的读书背书,还要求儿童一概摒弃平时的习惯嗜好相处练德行,遵守封建的伦理规范,道德信条。在这样的教育观念支配下,教师仍然沿袭封建家长专制式的管教学生方式方法,斥责、打骂、体罚等手段成为教师管制学生的法宝,教师高高在上,极具权威,而学生则居于被动地位,师生之间处于一种完全隔膜状态。在小说《小铜匠》中,叶圣陶借级任先生之口来反思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我们不曾知道关于他们的一切,我们与他们,差不多站在两个国度里,中间隔着一座又高又厚的墙,彼此绝不想通。我们怎么能把他们教好呢?”叶圣陶先生认为,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教育现状不仅无法造就健全的个人,而且将会延缓或阻滞社会的发展。
既然旧的学校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就应加以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叶圣陶先生在批判传统的封建教育的同时,以其论著、文学创作和教育实践,从教师、学生、教材、学校环境等教育的构成要素入手,试图建构理想中的新的小学教育模式。就教师而言,他认为首先是人生观的改变和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须承认人生必须是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而以教育作手段使学生养成这种种品德和习惯,以至达到最高的高度。”(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
卷,第33、12、32、33、37、9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并且,教师应以儿童为本位,接触儿童的内心,了解儿童的性情,顺着儿童的天性来实施教育。教师要“为儿童布置一种适宜的境界,让他们自己去寻求、去长养,我们从旁给他们这样那样的帮助。”(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1卷,第28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在此,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叶圣陶强调儿童本位及其自主性,并非就主张要让儿童放任自流,任其自然发展,而是针对传统教育压抑禁锢儿童个性的做法所进行的积极变革,强调教师的责任由压制转向引导,教师要从权威的地位上走下来,成为儿童学习环境中“一个同情的相互的伴侣”,师生之间,“彼此是同情的互助的”。(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第33、12、32、33、37、9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在小说《风潮》、《义儿》等小说中,他批判那些专制型的教师压制了学生的自由意志,无视学生的个性意识而把学生控制在自己的权力意志之下。叶圣陶先生多次著文提出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教师要理解教育事业的价值,要了解儿童的欲望、本能和兴趣,要把学校设计成孩子们的乐园,为儿童身心健康合理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为充分施展他们天真、热烈活泼的天性创造条件;教师要尊重孩子们的情感的尊严,既是孩子们的辛勤园丁,又是他们的亲密伙伴。不过,叶圣陶论述最多的还是尊师爱生的教育思想。“亲其师,信其道”,也只有在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德国著名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曾经说过,教育家的特征在于爱人,谁若是活着而不爱别人,他就根本不堪做教育家。(注:于超:《教师伦理学》第115页,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为此, 叶圣陶和夏丐尊合著了一本《文心》。书中王老师教学艺术成功的基点就是对孩子们倾注了满腔热情。叶先生认为,教师应该从现代教育的角度出发,完善自身所具备的教师素质,不仅要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尤其重要的,却在于这事业有信心,能爱好。”(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1卷,第12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在注意加强科学理论素养的同时,更应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那些刚刚走上学校讲台,“教书和教人”无所适从的青年教师,对于那些因“求学和做人”得不到指导而苦闷、彷徨的青年,叶圣陶的关怀和指导尤为殷切。他的《如果我当教师》和《致教师节》(共八封)都是写给“教书和教人”无所适从的青年教师的。叶圣陶指出,要当一个好的小学教师,首先必须热爱学生。要当一个好的中学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而不是单纯的“教书”,即教书和育人是统一在一起的。教师是与学生同样的人,凡是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教师一定要实践,凡是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教师一定不做,也就是说“身教第一”。知识上要传授的,但是“一切的知识根本就是道德,若不在道德上的扎根,纵有知识,并无是处”。作为教师,决不要“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各种功课犹如车轮上的一根根‘辐’,许多的辐必须集中在‘教育’的‘轴’上,才能成为推进国家民族的整个轮子”。
当然,有着教师亲身体会的叶圣陶当然不会无视身边教师的境界。在当时教师的薪水非常微薄的情况下,教育当局还经常欠薪或截留,教师的生活苦不堪言。迫于生计,他们无法热心和专于于本职工作。这在《前途》、《抗争》等作品中得以展现,正如倪焕之所说,对教育的热心,“抵不过实际生活的需要”。同时,叶圣陶也充分意识到教育改革的步履维艰,在教育改革的艰难路程上,热心于教育改革的教师,如《城中》的丁雨生、《倪焕之》中的倪焕之、《校长》中的叔雅等,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干扰,顽固势力把他们视为“洪水猛兽”,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精神痛苦。在这种状况下,教育的改革者们一定要意志顽强、立场坚定、持之以恒、大胆果敢,不应犹豫徘徊,顾虑重重,否则再美好的理想也将化为泡影。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把学校当作“雕刻得毫无遗憾的模型,学生好比泥土,只要泥土按进模型,拿出来便是个优良的制造品”或者“把学校当作商店,教师是店员,学生是顾客,知识是商品”的看法,就要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需要关心、照顾和爱护的孩子来对待。这正如倪焕之所认为的“教育总是一个民族最切要的东西。这全靠有心人不懈地努力,哪怕极细小的处所,极微末的成就,总不肯鄙夷不屑;因为无论如何细小微末的东西,至少也是一块砖头;砖头一块块叠上去,终会造成一所大房子”。(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1卷,第32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综观叶圣陶先生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我们不难找出其思想渊源。其一是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胡适曾经指出,“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先生这么大”。(注:姚鹏、范桥编:《胡适散文》第2,集第232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在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影响下,当时的叶圣陶作了这样的设想,即把学校布置成一个适合儿童的、类乎实际生活的外部环境,其中“宜布公场、农园、工室、博物室、图书室等等设备”,“一个学校便是一个社会”。(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第33、12、32、33、37、94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并在学校教学实际中做了多方面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当时教学内容远离社会现实生活、文言教材充斥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强调注重儿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个性的发展,注意加强儿童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无疑是必要的和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但如果过于强调实际生活在儿童学校学习中的位置,把工场、农场等列为学校的必需设备,在教学实践中极易造成教学的散乱无序,从而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而叶圣陶所主张的孩子和大自然亲近,把儿童融进大自然的怀抱中,让他们自己去发展,去搜寻,这对孩子自然天性的生长将有很大益处,这也是对过多地把孩子拘囿于枯燥乏味的书本,戕害儿童心智的传统做法的一种强有力反拨。“尊师爱生”作为叶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主要源于他的实际生活和小学教师生涯。叶老在因家境贫寒被迫中止学业后,曾受到顾颉刚父子、郭绍虞等人的多方关照,失意之中更能感受到“爱”之可贵,在走上小学教师工作岗位后,他时时处处把爱播洒进学生的心田,他“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的喊一声;而是出于衷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于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注:《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2卷,第95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年版。)同时,在其教育生涯中,周围同事对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吴宾若和匡互生两位先生。在谈到匡互生时,叶老说,“他把学生的过失看作他自己的过失,每逢跟犯过错的学生谈话,他往往是先滴下眼泪来。学生受了感动,有时就与匡先生相对流泪,甚至相对出声而哭”。(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第33、12、32、33、37、9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春风化雨细无声,叶老一生所遵循和推崇的始终是近于“爱的教育”,即所谓的感情教育。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自学成才的知识分子,叶圣陶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对我国的小学教育进行大胆的改革和探索,虽然有失之偏颇之处,但也非常不易。特别是他的尊师爱生思想、强调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注重教师的作用等,都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一方面就小学教育问题撰文直接阐释自己的见解,一方面又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对自己有关教育问题的论述作了形象的诠释,同时又创作童话直接提供教育儿童的材料。他以自己的深刻见解和教育家、作家的双重身份而在“五四”前后灿若群星的中国教育家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了解、研究叶老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无疑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教育论文; 叶圣陶论文;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论文; 叶圣陶教育文集论文; 读书论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论文; 倪焕之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