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篇章——改革开放20年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设成就论文,篇章论文,改革开放论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辉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成功地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亿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不断扩大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和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篇章。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0年前,中国刚刚摆脱“文化革命”十年内乱的阴影,国民经济从濒临崩溃的边缘恢复起来,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由于十年内乱,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了,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624亿元人民币,人均仅379元,处于发展中国家后列。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了我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经济发展速度看,1979-199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8%,是新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在世界经济中也独领风骚。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3%,中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比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平均增长率高7.3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率高4.8个百分点;比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高出1.9-3.5个百分点。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
从综合国力的增长看,我国197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人民币,到1997年已增长为74772.4亿元,比1978年扩大近2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9倍。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计算,199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20亿美元,位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之后,居世界第七位,中国的经济总量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从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看,1978-1997年,中国煤炭和布匹产量始终保持世界首位;谷物、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钢、水泥、电视机等八种产品分别由第二位至第十六位上升至世界第一位;发电量和化肥产量分别由第七位和第四位升至第二位;原油产量由第八位升至第五位。
从对外贸易等方面看,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仅有206.4亿美元,居世界第二十七位。到199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251亿美元,比1978年扩大14.8倍,年均增长15.6%,列世界第十位。中国的外汇储备1978年仅有1.67亿美元,到1997年底达1399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几乎为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3483.5亿美元。1993年后,中国吸收外资总额已连续5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和全球第二位。此外,1997年中国旅游收入达121亿美元,比1978年扩大45倍,位居世界第八。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于1995年提前5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79元提高到1997年的6079元,剔除价格因素,平均每年实际增长8.4%。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商品短缺问题已基本结束。对于中国20年间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银行专家评价道:“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经济结构升级优化
在经济发展中,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意义。改革开放20年来,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两个主要方面。
在产业结构方面,我们通过优先发展轻工业,扩大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口,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农业基础薄弱、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的局面,使我国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并向优化和升级方向发展。1979-1997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9%和10.6%。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28.1∶48.2∶23.7变为1997年的18.7∶49.2∶32.1。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比重,由1978年的70.5∶17.3∶12.2变为1997年的49.9∶23.7∶26.4。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基本符合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也有明显改善。第一产业中,纯农业产值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反映了种植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农业经济多种经营进一步扩大;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重由80年代“轻工业优先”的局面转为“重工业带动”的趋势,表明我国工业产业结构正逐步由偏重“消费补偿”的轻型结构向“投资导向”的重型结构升级;第三产业稳步增长,已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表明我国的第三产业正向高层次、多样化迈进。总的看,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化阶段的任务,开始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得以调整和改进。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在1997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占75.8%,其中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分别为41.9%和33.9%,在具有垄断性的基础产业部门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仍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1997年占经济总量的24.2%,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村改革成就巨大 乡镇企业迅猛崛起
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始于农村改革。20年来,农村改革突破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突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全面活跃农村经济;突破了统购统销制度,面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突破了单一集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一系列深刻变革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20年农村改革最大的成果是农产品极大丰富,粮食产量显著增长。2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年均发展速度达6.7%,远远超出同期世界农业的平均发展水平。粮食产量年均增速达2.7%,远远超过人口增长速度,大大改善了我国较长时期以来存在的粮食供给不足的状况。1997年与1978年相比,粮、棉、油、糖产量分别增长0.62倍、1.1倍、3.1倍和2.9倍,猪牛羊肉、奶类、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倍、6.1倍和6.7倍,不仅繁荣了城乡市场,充实了居民的菜篮子,而且为国民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胀作出了积极贡献。1991年以来,在世界粮食增产总量中,我国占32%;在世界肉类增产总量中,我国占80%以上,为世界农业的增长也作出了贡献。
农村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极大改善。与1978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上升到1997年的2090元,增长近15倍,实际年均增长8.1%。1997年,按照农村小康标准折算,我国农民整体生活质量的综合评分已达到81.5分,八个生活指标已达到小康水平。
在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074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7%,上缴国家税金达1526亿元,比1978年增长68倍,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0.4%。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社会有效供给,其生产经营活动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许多产品产量都有大幅度增加,已占全国相当大比重。
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但巩固了其在农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大力支援了农业生产,成为农业生产投资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发展后劲,保持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还拓宽了农村就业门路,增加了农民收入。1997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3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4%。20年间吸纳了一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目前农民收入的增加有1/3是通过乡镇企业实现的。
与此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打破了农村、农业、农民三位一体的几千年传统的自然经济。广大农民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兴办企业、创造财富、积累资本,为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各项事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带动下,一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
城市建设蓬勃发展 城市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人民生活的中心,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20年改革开放,给我国城市带来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机遇。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地带,昔日的小渔村小乡镇变为一座座高楼林立、繁华热闹的大城市;广袤的国土上,新兴小城镇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也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城市数量的不断增长。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的发展活力,农村经济连年取得成倍增长。作为地区性生产、贸易、服务集聚地的县镇,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都表现出强劲的向城市扩张的冲击波。特别是在实行市管县行政管理体制以后,城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数量由1979年的193个发展到1997年的668个。在城市数量的增长中,地级市数量稳步上升,县级市增长幅度最大,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向城市化过渡的趋势,城市作为地区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从城市的分布看,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均有不同速度的增长。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改革开放的先行和深入,加上原有的良好经济基础和人文条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比中西部地区快,从而使城市化在东部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和明显的地区优势。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多层次的、功能互补的城市群。主要有以北京、天津、青岛、沈阳、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同时,在沿铁路主要干线和长江黄金水道还形成了连带状态的城市带。这些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形成使这部分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数量增长的同时,城市综合实力迅速增强,1988-1996年,全国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幅为18%,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1996年,我国22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市区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有34个,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0元以上的城市有109个。城市实力的增强对周围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还表现在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上。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市区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徘徊在8%左右,城市人口总数也仅占12%左右。到1997年,我国市区人口已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3.8%,市区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7.7%。根据国际城市化进程的规律,当城市化水平开始接近20%后,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时期。我国预计到本世纪末城市化水平将超过21%,因此下个世纪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会更快发展,整个城市化进程将呈加速趋势。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交通通讯历史巨变
改革开放的20年,人们感受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交通通讯的便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交通运输业基础十分薄弱,装备落后,运输结构不尽合理。1978年,我国包括铁路、公路、内河航运、民航、管道在内的运输线路总里程只有123万公里,相对于人口和国土面积来说,显然是太少了,不仅无法与美国、前苏联等发达国家相比,而且远落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到1997年,我国运输线路总里程达到284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1.3倍。运输工具和技术装备水平也得到改善,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1997年,全社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128亿吨,货物周转量38182亿吨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4.1倍和2.9倍;完成客运量132亿人,旅客周转量9997亿人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4.2倍和4.7倍。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明显缓解,除部分铁路干线和民航热点航线外,基本能满足运输需要。交通运输也从过去的封闭和垄断走向开放和竞争,运输方式之间、运输方式内部的竞争局面开始形成,乘客和货主对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竞争也使运输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电业实现了高起点高速度发展,特别是从1984年开始,邮电业以每年高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猛增,成为近10年来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部门之一。这不仅在中国通信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通信史上也是少见的。就拿人们最熟悉的电话来看,1978年全国只有电话交换机406万门,电话机369万部,普及率仅为0.38%,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10。长途电话更是薄弱,不仅数量少而且通达地区少,绝大部分电话在业务繁忙时常常发生阻塞。有些地区长途电话要一二天才能挂通,很多地方根本不通长话,国际通信更为紧张,有些外国人宁肯乘飞机到香港打电话。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通信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公用电话网的规模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都发生了质的飞跃。1997年,全国电话网拥有交换机突破亿门,所有省会以上城市的电话号码升至7位,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沈阳七个城市已升至8位。世界上电话号码升至8位的城市不足20个,而我国就拥有7个,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的0.38%提高到1997年的8.11%;城市电话普及率由1.9%提高到26.1%;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分别达到38.48%、23.13%和44.06%。我国电话网规模在世界上的排名迅速上升。199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话网拥有国。
邮政业务进一步改善,到1997年末,全国邮电局、所已达到7.9万处,邮路总长度达到236.3万公里,邮件处理手段逐步机械化、自动化,邮件运输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邮电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邮电业务收入迅猛增加,从1978年的12.5亿元增长到1997年的1828亿元,增长了近145倍。邮电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科教事业全面发展 科教兴国成果累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始终处在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地位,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极大关注。贯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发展科技,基础在教育”的思想,党和国家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科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文件,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断加大对科教事业的投入,大大促进了科教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在教育方面,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为目标,取得显著成就,到1997年底,全国通过“两基”验收的县为1882个,人口覆盖率达65%以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地区达到9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已接近99%,全国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6%左右;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中等教育规模扩大,1997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为1939.6万人,比1980年增长62%,其中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占一半以上;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门类齐全的体系,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为100万人,比1978年增加1.5倍,在校生317.4万人,比1978年增长2.7倍,20年来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910万人;成人教育也得到较快发展,20年来成人高校共培养毕业生约1000万人。
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1997年,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达2049.5万人,比1978年增长3.7倍。全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262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168万人。科技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全国科技后备力量逐年增加,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80年代以来,国家从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水平的高度出发,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精心组织了各个层次的科技活动,包括《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取得了众多的科技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1981-1997年,全国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43.6万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7.4万项。获1979-1997年国家奖励的成果10981项,其中国家发明奖283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7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826项。我国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改革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十分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许多措施,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1986-1997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161万项,成交技术金额1885亿元。1985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从1985-1997年,国家专利局共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74万件,授权专利36万件。1995年在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居第21位,授权量居第24位,基本反映了我国的创新能力、科技水平和市场化程度。
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伟大事业。20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差距、困难和挑战。面临世纪之交,党的十五大作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战略部署,精心设计和规划了21世纪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宏伟蓝图。只要我们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沿着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开拓,努力奋斗,就一定能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阶段,取得更大的胜利。
标签:国民经济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世界城市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