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开放经济的宏观脉博——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芒德尔经济思想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得主论文,德尔论文,思想论文,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籍教授罗伯特·芒德尔(Robert A·Mundell), 以表彰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所进行的分析以及最适度通货区域理论。瑞典皇家科学院高度评价芒德尔的学术贡献,论为“他奠定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他在货币动态学及最适度通货区域理论方面所作的研究启发了一代又一代学者。即使已过几十年,芒德尔教授的贡献仍然堪称杰出,构成国际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核心。最重要的是,芒德尔教授在国际货币及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精确预测取得了极不寻常成果。”
芒德尔1932年出生于加拿,现居住在美国纽约。他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及华盛顿大学毕业后,到伦敦经济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并于195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这位,1956—1957年在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之后芒德尔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并成为芝大经济学科的学术领头人。从1961年到1963年,芒德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部门任职。在拥有多个教授头衔后,芒德尔从1974年起到哥伦比亚大学任经济学教授并长期兼任瑞士日内瓦国际研究院的国际经济学暑期教授。他曾于1995年到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以“通货膨胀和增长”为题作过演讲。
芒德尔和蔼可亲,想象力丰富,几十年来在国际经济学领域不仅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而且著述颇富,除了发表于学术刊物上的100 多篇论文外,主要著作有:《国际货币体系:冲突与改革》(1965年)、《人、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1968年)和《货币理论:世界经济中的利息、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1971年)。此外,与人合著的有:《世界经济的货币议程》(1983年)、《全球性均衡》(1990年),《债务、赤字和经济绩效》(1991年),《建设新欧洲》(1992年)和《中国的通货膨胀和增长》等。芒德尔教授的主要学术成就是在60年代取得的,但时至今日依然光彩夺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果和欧元的问世验证了其理论的价值。芒德尔经济思想的形成、演变、发展过程恰恰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把握开放经济的宏观脉博的探索历程。
一、芒德尔经济思想渊源
本世纪30年代以前,以马歇尔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居统治地位。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能够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而自动地达到市场出清和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1929—1933年以美国股市危机为导火线引爆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的经济危机。而对失业严重、经济萧条等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新古典经济理论既无法解释,更不能提供摆脱危机的有效对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通论》中,凯恩斯以“消费倾向”、“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和“货币的灵活偏好”三个基本心理假定为基础,分析了资本主义产生大萧条经济危机的原因,认为资本主义并非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大萧条的根源在于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需求管理。凯恩斯的经济思想被英国的约翰·希克斯所理解和发展。希克斯于1937年4 月在《计量经济学》杂志发表了享有盛誉的《凯恩斯与古典派》。该文中,希克斯发明了IS—LM模型来阐明凯恩斯学说的确切内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汉森在把凯恩斯理论引入美国过程中频繁使用希克斯的IS—LM模型,以致后来IS—LM模型被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分析手段之一。希克斯本人因该项成就和其它成果和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一起荣获了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IS—LM模型中没有考虑到商品的进出口,也没有考虑资本的国际流动,因此是封闭经济状态下的一种经济分析工具。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在30年代初期,世界主要国家的开放度(进出口总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不高和国际贸易额剧烈缩减。例如,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至242亿元,比1929年缩小2/3,倒退到了1919 年的水平以下。其中德国下降了76%,美国下降了70%,法国降低了约67%,英国降低了40%以上。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在凯恩斯时代,主流经济学家一直把包括世界货币体系在内的制度因素看成是既定的外生变量。事实上,一战结束后形成的以金汇兑为主,货币集团(美元、英镑、法郎集团等)并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既是造成30年代世界贸易萧条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当然,凯恩斯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那个时代,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希望重新瓜分世界领土,掠夺资源,老牌的一战战败国也希望东山再起,世界充满着战争的危险。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从组织机构上看,不可能有事实上也没有类似联合国那样的国际政治协商舞台,象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样的经济协调机制。因此,作为对那个时代的反映,生活在工业化时代有过在英国财政部工作经历的凯恩斯只能提出封闭经济下过分重视财政政策的思想产品。
封闭经济下的IS—LM模型既是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的三大精华之一(另二者分别为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和菲利浦斯曲线),也是其最大缺陷之一。随着二战后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和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弥补其缺陷,使其成为开放经济下分析宏观经济,把握宏观经济脉博的工具不仅成为必要也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二、芒德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
二战后,在国际政治协调方面,国际社会组建了联合国。安理会特别是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朝鲜战争后形成的两大阵营对抗的冷战格局达到了两极博奕均衡,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在国际货币体系方面,确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进行国际货币协商的机构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国际贸易协调机制方面,关贸总协定通过一系列减税谈判,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税大幅下降,同时拆除了许多非关税壁垒。缓和的国际环境给各国提供了发展经济的机遇。在国际贸易方面,贸易障碍的减少、固定汇率带来的汇率相对稳定和国际货币基金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等制度因素和战后的技术变革促使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和资本国际流动明显增加。从二战结束到1960年这一时期,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商品出口值以年均6%的速度发展,按不变价格计算从1948年的533亿美元增加到了1123亿美元。在资本国际流动方面,美国私人资本大规模输出, 1960 年达328亿美元;1945—1960年, 作为发达国家对穷国的援助转让的款项约有260亿美元。这一时期, 世界贸易的增长几乎每年都超过了生产量的增长。换言之,是世界贸易引导和推动着世界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 1950年以后大多数发达国家取得高经济增长率虽然使其经济波动大为改观,但1950—1963年间,美国经历了三次衰退,其中1953年和1958年两次出现国民生产总值的下降。西欧也在1952年和1958年两次出现衰退。究其原因,既有诸如特里芬两难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敝端所带来的制度缺陷,也有当事国未能把准宏观经济脉博的决策失误。在制度安排和经济思想创新未能达到扬弃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为经济政策的制定与选择提供分析的工具无疑是经济学家的当务之急。
开放经济的宏观政策目标不再仅是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内部均衡,而是内部和外部的双均衡。继续沿用IS—LM分析方法,显然力不从心。从1961年起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事研究的芒德尔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很自然地将外贸和国际资本流动引进IS—LM模型,将其改造为IS—LM—BP模型。芒德尔在开拓性文章《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1963年11 月)及其后的研究中(例如专著《International Economics》New York:Macmillan 1968),利用IS—LM—BP分析法,阐述了开放经济条件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各自效应及相互搭配原则。于1976年去世的美国经济学家马库斯·弗莱明,略稍后芒德尔,在他题为《Domestic Financial Policies under Fixed and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1962年11 月)的论文中也独立地提出了类似的分析方法。
以后,人们将两者综合,统称芒德尔——弗莱明模型并被誉为开放经济下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
芒德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前提是:①产出完全由总需求水平确定。②购买力平价不存在。这意味着浮动汇率下,汇率的调整完全依照国际收支状况进行。③不存在汇率预期,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中性。在此前提下,模型说明了与封闭条件相比,开放经济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稳定政策的效力不仅和国际资本的流动程度紧密相连而且取决于汇率体制。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下,由于利率和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一国中央银行必须通过干预货币市场满足公众在固定汇率下对外汇的需求变化。其结果是中央银行无法控制货币供给。与封闭条件下,实际货币供给作为经济外生变量所不同,在开放条件下,中央银行的实际货币供给本身就是经济内生变量。 反映在IS —LM—BP模型中,LM曲线的移动是经济体系自我调整的结果。所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即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投资,进而影响产出水平的机制的功能严重削弱,货币政策无效。在此情况下,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或其它扩张性政策既可以避免利率和汇率波动,又可以提高国内经济活动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
在浮动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下,中央银行不干预外汇市场,汇率由市场决定。在货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没有作用。在IS—LM模型中,IS曲线是靠财政政策外在移动的,而在IS—LM—BP模型中,IS曲线的移动是经济系统的内在调节所致。例如,增加政府支出会增加国内需求和提高利率,从而引起国际资本内流和本币的升值,而本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直至减少的净出口完全抵消掉政府提高支出所带来的扩展效应。而此时,货币政策则成为影响经济活动的强有力的工具。例如,扩展性的货币供给会降低利率,导致资本外流和汇率上升,而汇率的疲软又通过净出口增加来达到扩展经济的目的。
50年代和60年代初,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汇率按照布雷顿森林协定是固定的。同时国际贸易的地位比国际资本流动更为重要。但是,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和金融自由化,时代正向信息社会变迁,资本流动的速度将大大高于贸易流动速度,国际资本流动量的增加最终将超过贸易流量。芒德尔意识到了当时世界经济中正在发生的这些重大变化,前瞻性地对浮动汇率制度和国际资本高度流动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了分析。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以浮动汇率和资本高度流动为两大特点的货币现行体制验证了芒德尔的预见。
值得称道的是,一些现实的复杂问题,用简单的基本理论模型往往难以恰当地考察分阶段实施的效应、时滞效应以及国家和地区间的溢出效应,而必须应用大规模的计量经济模型。但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拉尔夫·布莱恩特等利用著名的大型计量经济模型(LSEM)模拟不同的美国经济政策所得到的结果和利用芒德尔—弗莱明模型所作的定性预测却相吻合,充分显示了芒德尔——弗莱明模型的生命力。
从封闭条件下的IS— LM 模型衍生出的芒德尔——弗莱明模型继承了凯恩斯主义性质,具有分析简明的特点,特别适合进行分析需求管理问题,因此,与粘性价格模型一起合称为芒德尔——弗莱明——多恩布什教义。在以后的经济学发展中,这一模型被作了许多修正。其中最为重要的修正是在国际资金流动条件下,通过假定利率平价始终成立引入了汇率这一坐标,从而使原有模型与现实的结合更紧,更具有现实分析意义。
当然,芒德尔——弗莱明模型也具有一些固有的缺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资本流动的流量分析。实际上,资本流动受存量以及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如果在这一点上,有着不同的分析前提的话,那么在对财政和货币政策效力的分析上会得出许多与芒德尔—弗莱明模型不同的结论。此外,芒德尔—弗莱明模型还可以从其它许多方面进行改进。例如,引入资金流动不多称的问题,引入预期因素等等,这些都会使得这一模型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而且分析对象也不再限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后来的研究者修正并完善了芒德尔——弗莱明模型的不足之处。令人称奇的是,事实证明,在原模型中即使加入价格调整和理性预期后,分析的结果依旧没有重大改变。
三、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如前所述,开放经济的政策目标包括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两部分,如果仍像封闭条件下一样单纯运用控制社会需求总量的政策进行调控,这会在很多情况下造成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开放经济的政策调控需要有新的政策工具,需要对政策工具有新的运用方式,需要有新思路。
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年)得主、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模型, 指出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种有效的政策工具。丁伯根原则对目标的实现过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假定各种政策工具可以供决策当局集中控制,从而可以通过各种工具的紧密配合实现政策目标:二是没有明确指出在调控中每种工具有无必要侧重于某一目标。这两个特点既与实际情况不尽相符,也难以满足实际调控的需要。芒德尔于60年提出的关于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弥补了这一缺陷。
芒德尔对于政策调控的研究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例如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的权限,财政政策则由财政部掌管,如果决策者不能紧密协调这些政策而是独立进行决策的话,就不能达到最佳的政策目标。特别象美国这样中央银行(美联储)对国会负责,财政部对总统负责的国家尤其为突出。对此,芒德尔的结论是: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得到最佳调控目标。关于每一工具应如何指派给相应目标,芒德尔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应对每一目标指派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和相对优势的工具。如果在指派上出现错误,经济就会产生不稳定性而离均衡点越来越远。芒德尔区分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影响内外均衡的不同效果,根据“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提出了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
政策指派过程,表面上看,有点类似封闭经济中“逆风向而行斟酌使用的需求管理政策”的“走走停停”。但在封闭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需求管理中是没有前后顺序的,而在开放条件下,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指向性。如果政策指派相反,即以财政政策解决外部均衡,以货币政策解决内部均衡,经济将离内外均衡点越来越远。有效市场指派原则与需求管理原则的根本区别就是时间一致性的规则代替了相机抉择。
芒德尔所提出的特定的工具实现特定的目标的见解,丰富了开放经济的政策调控理论,它与丁伯根原则一起构成了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
四、货币动态变化的理论
芒德尔并没有把自己的研究停留在芒德尔—弗莱明模型的短期分析上。在他的几篇有重要意义的经典文章中,货币的动态变化是其关心的核心问题,例如《 The monetary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
(Adjustment under Flexible Exchange Rate ( Quarterly
Journalof Economics,1960年5月)。
众所周知,在国际收支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国际收支均衡概念自身,它含有价值判断,反映了一国追求的国际收支状态其具体内涵是不断发展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可以将国际收支均衡定义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如果不对国际收支中的资本期限、结构等问题具体分析,国际收支均衡的定义可以简单表述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经常账户余额。二战后,在芒德尔之前的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研究均是根据静态的模型,强调对外贸易中的实际经济因素和货币的流量的相互关系。芒德尔受大卫·休谟的国际价格调整机制的经典论述启发,观察到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调整速度的差异,建立了货币动态模型来解释长期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如何产生和消除的。举例来讲,在固定汇率下,当资本不完全流动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首先降低利率和刺激国内需求,然后由此引起的国际收支赤字将引起资本外流,这反过来又会降低需求,直至国际收支再次平衡。这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货币衡量法”。这种分法方法被芒德尔用来阐明上节的政策指派原则,也长期被经济政策的制定者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来制订经济政策。
在阐述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时,芒德尔最初关注的并不是政策的决策分立。后来通过货币的动态分析,他得到了政策决策分立的条件,形成了他所认为的中央银行应该享有独立行使经济政策以稳定物价的权力。
芒德尔根据存量和流量出清的不同,以及当经济趋向长期均衡时对存量和流量相互作用的分析所引进的意义深远的动态分析方法被认为是“国际宏观经济学的分水岭”。
五、最适度通货区域理论:欧洲货币统一的理论核心
在开放条件下,开放各国的经济紧密地相互依存。本国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国内政策会对别国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别国的反应。这种反映反过来又影响本国经济。这种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本国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努力。这种影响就是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因此各国对国内政策进行国际协调是非常必要的。博奕理论分析表明,在许多情况下,相互独立的国家通过合作的或协调的政策选择,每个国家的情况都有可能比以非合作方式相互作用所得到的纳什均衡变得更好一些。
芒德尔和库珀等将芒德尔—弗莱明模型扩张到两国情况,以此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来考察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的问题。从此模型出发,可以分析出当一国经济面临突然冲击时,这一冲击在开放经济之间如何传导的。
在世界各国经济存在高度相互依存性的一体化、全球化的情况下,对政策进行国际间的协调是非常必要的。国际政策协调有多种形式。西方学者也提出了很多种国际政策协调方案,如托宾提出的对全球外汇交易进行征税的托宾税方案、威廉姆森等人提出的汇率目标区方案和麦金农提出的恢复固定汇率制方案等等。当然,国际间政策协调本身既存在政治前提和政治风险,也存在着成本收益问题。因此,国际政策协调在既定的制度安排和国际货币体系下最有可能在地缘相近,政治、文化、价值观等接近地区或区域成为实践,也最有可能取得成果。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印证了这一点。区域货币一体化甚至区域货币统一无疑是国际政策协调的高级形式,而其理论基石就是芒德尔的最适度通货区域理论。最适度通货区域理论也是区域货币统一在技术合理性上的客观要求。
1961年,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研究处研究员的芒德尔在一篇题为《最适度通货区域理论》(《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Areas》Economic American Review,1961年9月)文章中,察觉到国际经济形式新的变化,将自己的理论研究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趋相结合,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客观上要求区域货币一体化。货币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是从区域货币合作到区域货币同盟及至区域货币统一。
在最适度通货区域理论中,芒德尔阐述了统一货币的优势,如降低了贸易中货币结算的交易成本,消除相关价格的不确定性等。同时也分析了统一货币的劣势。认为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当需求的改变或遇到其它不对称冲击要求某一特定地区的实际工资下降时,很难保持充分就业。
芒德尔观点中的关键因素是一国各地之间或各国之间的要素流动程度。如果要素流动性很低,那么汇率不应是固定的,可以意味着中止现存的货币同盟。为说明这一点,假设在一个大国中,需求由A 地区生产的商品转向B地区生产的商品。于是,A地区出现超额供给,B 地区出现超额需求。如果劳动力具有高度流动性,那么劳动力会从A地区移往B地区,失业不会成为问题。但是,如果要素缺乏地理上的流动性,则需要这两个地区间出现实际汇率的变动。为消除A地区超额供给和B地区超额需求,如果价格是柔性的,这可通过A地区价格水平下降和B地区价格水平上升来完成。这里,芒德尔实际上拓展了国际贸易中的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因为芒德尔认为即使存在贸易障碍,国际间劳动和资本的流动最终也会使各国商品之间的价格均等。因此,芒德尔将最适度通货区域定义成这样一系列地区:当其中一个地区面对不对称冲击时,劳动力迁移的偏好足以确保充分就业。其他学者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其理论,加入了其它标准,像资本流动、地区专业和共同的税收交易体系。可以说芒德尔最初提出的问题引起了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的研究兴趣。最适度通货区域理论表现出由最初的单一指标分析逐渐向综合分析方法过渡。
通货区的演变既是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结果,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迄今为止,最令人瞩目的通货区演进是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欧盟各成员国1991年达成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设计的货币联盟的最终目标:在欧盟内建立一个负责制定和执行欧盟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欧元已于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探索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践过程既为货币一体化的理论中有关政策协调对内外均衡实现的影响提供了现实的说明,又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蓝图的描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是芒德尔的最适度通货区域理论的成功实践和伟大胜利,充分说明了包括经济理论在内的制度创新对世界经济的贡献,难怪有人把芒德尔称为“欧元之父”,尽管芒德尔本人对这种说法轻描淡写。
除了上述例举外,芒德尔对经济理论还作出了其它贡献。例如,他发现高通胀将导致投资者降低现金,有利于提高实际资本的形成,因此,即使预期通货膨胀也可能对实际经济有影响——这被称作芒德尔—托宾效应。芒德尔的经济学研究具有典型的把形式分析、直观的解释和直接的政策运用结合在一起的风格,充分显示了经济科学的政策实用性和对经济现实的指导作用的学科特点。芒德尔经济思想的演变、发展过程折射了国际货币体系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乃至没有体系的兴衰历史,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从哲学上讲,芒德尔经济思想其实就是随着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经济国际化、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客观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技术社会和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思想产品。只不过芒德尔抓住了机遇,走在自己时代的前头,向社会提供了所需的思想产品。
标签:国际收支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学论文; 汇率决定理论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财政政策工具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德尔未来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汇率改革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适度原则论文; 凯恩斯论文; 央行论文; 诺贝尔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