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观微融合”思想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思想论文,化学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观微融合”教学体系的定义
“观微融合”教学体系,是指运用课堂观察与微格教学相融合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观,指课堂观察;微,指微格教学。“观微融合”,具体地说,就是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微格教学,并同时进行记录,全方位地研究教师的某些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及其产生的教学效果,在专家和同行教师的共同帮助下,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固强补弱,逐步提高教学技能,实现高效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语境中收集资料,并根据获得的资料、数据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方法[1]。课堂观察已成为教师进行学生行为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它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2]微格教学的特点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如导入、应变、提问、媒体使用、学习策略辅导、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等,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系统培训的微型、小步教学。
二、“观微融合”体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1.确定研究的目的、观察的问题、教学的内容
根据化学学科的主要特点及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针对化学教学中所需要解决或改善的问题,在实施观课或教学前,要制定一个贴切实际的观课或教学技能目标,可以具体到一节课的某一技能,如新课导入、提问方式、知识讲解、实验演示、专业术语、课堂调控、多媒体运用、学生行为管理、教学组织评价、教室内外的情境、结束语等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2.做好问题体系、观察框架、表格及多媒体等工具准备
首先以化学教研组(一般5~10人)为单位,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化学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观课前针对确定的研究内容,做好问题体系。课堂观察在技术层面上要加大深度和力度,围绕课堂观察程序怎样设计?课堂观察点是什么?如何开发观察量表?如何处理记录的数据等。观察内容进行明确分类,确定观察重点。其次从学校的实际条件出发,构建出一个集多媒体课堂教室、视音频实时录制、数字化存储、网络点播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微格教室。数字微格教室一般由培训室和观摩室两部分组成,培训室相当于升级的多媒体教室,比学生常用的多媒体教室多了隐蔽的云台(摄像头),不会干扰学生,但可以从3到4个方向同时拍摄教学进程。这样的教室可以每节课都使用,师生很容易适应而进入到常态的教与学的进程中。而观摩室与培训室分离,可以用单向镜面玻璃隔开,也可以通过实时转播系统转播,这样听课教师就不必进入课堂,也不会干扰教学的进程。
【案例】教学内容: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金属性递变规律。
观察内容:师生交往、积极互动情况
3.确定实施观察的步骤,备好教案
观微教案的编写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书面形式,它为教师在上课前形成一个清晰的条理化的整体教学思路提供了心理自信的保障,尤其对青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设想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随机发生的事件而做好心理准备。尽可能做到有备无患、心中有数,积极主动寻找教学设计的优化方案和应对具体问题解决的方法。
4.对“观微融合”教学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都是凭参与听课教师主观的粗略的印象去分析评价,它是缺乏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谈不上有教学技能的精确评价规则,而在观微融合教学思想下,采用把教师的真实教学过程进行录像重现,对教学活动进行局部的定格的研讨,既学习了有关理论,也探讨了具体操作。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分解评价,利用教研活动充分听取同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填写教学技能评价表,统计出量化的评价结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大量运用于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把大量评价数据输入计算机,从而构建评价模型,使评价结果更直观、可靠。同时对来自学生的反馈情况,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要对行动方面进行诊断和研究,找出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相应制定出下一次或以后教学时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使教师真正认识到在教学中自身的不足,以便能得到及时纠正和提高。
【案例】教学内容: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金属性递变规律。
专家分析:⑩主要是学生实验,用时近14分钟,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打破了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解(⑤)用时近12分钟,提问(④)用时近5分钟,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到师生互动的必要性,只是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⑧)为4分多钟,显得略为不足。①②和⑨几乎为零,表明教师在接纳学生的感受、表扬或鼓励学生行为和鼓励学生提问等方面有较大地提升空间。此外,给予指导或指令(⑥⑦)的时间约2.35分钟。接受学生的观点(③)约为2.4分钟。
5.对“观微融合”教学过程经常进行反思、分析和总结
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教师应经常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去进行反思、分析和总结。同时要通过专业引领,如阅览专业期刊、请教和引进专家等渠道,形成多渠道、多阶段、多反思、多总结的教学活动的常规机制。不管是同伴互助还是专业引领,教师自己要学会耐心倾听不同的声音,善于吸纳他人意见和建议,形成新的观察研究方案,把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落到实处。
6.对“观微融合”教学技能与教案不断完善和提高
经过反思、分析和总结三个过程,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结合同行及专家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完善和修改观微教案以及教学技能的再训练奠定了基础。
三、“观微融合”体系在教学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1.“观微融合”教学既注重教师展现教学各阶段的成果,又注重教学能力和技能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强化训练,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但对教学技能不能急于求成,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和灵活变通的措施,对具体技能的培养侧重点要因人因时而异,不能一刀切,要鼓动和引导教师摸索具有个性化的“观微融合”教学模式,从而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的兴趣。
2.在“观微融合”的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这是贯穿教学始终的指导思想,而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服务于学生。
3.“观微融合”教学实践时间增多,教学过程细化,规律明显,重点突出,易于掌握。当教学理论被形象、精练地组织到教学中以后,既提高了教师理论教学的效果,又节约了教学时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观微融合”教学由于运用了多媒体等手段,教学范例信息丰富,使受训者不出课堂就能领略多姿多彩的教学风格。而对教学测评使用微机进行定量处理,使教学效果评价更加科学,从而形成价值性判断,加速了教学技能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