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肇东市人民医院 151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患者在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对患者恢复健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nursing method and effec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collecting in our hospital since May 2014 - 2015 may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60 case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patien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30 cas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erioperative,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 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as high,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low,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patient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with high satisfaction of nursing,the patient restore health ha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laparoscopic gallbladder surgery;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手术需30分钟~90分钟,安全且简单。手术后患者会因麻醉药作用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疼痛、异常出血渗液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有心理方面的不适,甚至出现术后并发症。在围手术期做好对患者的良好护理,有益于患者身体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对其分别进行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男患者28例,女患者32例。60例患者中确诊30例胆囊结石,30例胆囊息肉。其中心脑血管患者6例,糖尿病患者4例,高血压患者7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30例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一般的外科常规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研究组的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干预
(1)每一位实施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的术前检查,除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外还需针对合并症情况请相关科室进一步会诊治疗。如心肺功能的测定,眼底检查,降压,降糖药物的调整,止咳平喘药物及抗生素的应用。通过对相关药物的应用,使血压控制在140/90mmHg,控制空腹血糖10mmol/L,稳定三天施手术,降低手术风险。(2)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各个方面存在的疑问,要热情接待、耐心解答,为患者及家属消除疑虑,做好手术的思想准备。(3)对患者进行全身皮肤清洁护理,按要求进行术前准备,准备好隔离病房、监护设备和常用药物。(4)告知患者在手术前12h禁食,6h禁饮,保持充足的睡眠,在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对患者实施手术。
1.2.2 术中护理干预
(1)对手术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要尽快采取措施。(2)手术室中注意取暖,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4-26摄氏度,湿度应控制在55%-60%。防止患者因为气腹过大引起的体温下降。
(3)护理人员要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手术刀、手术剪等手术器械使用要规范,妥善摆放。
(4)严格控制麻醉药物使用量。
1.2.3 术后护理干预
(1)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患者神志未完全清醒前,按全麻护理常规,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吸氧4~6h,氧流量为2~3L/min.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测血压脉搏,0.5h1次连续测4次,之后改为1h1次连续测4次,待完全清醒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使膈肌下降,以利于呼吸并促进肠蠕动的恢复。术后6h鼓励患者在床上翻身,为早期下床活动做准备。如生命体征平稳,术后12h即可离床,自行下床排尿。
(2)对患者呼吸做好检测,防止由于患者在手术中吸收的大量CO2造成睡眠中窒息。检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是否在90%以上。还要检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3)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8h可进流食,不要进甜牛奶、豆浆等易产气流质,如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可延缓,术后1d可进半流食,无不适可进低脂饮食,但避免刺激性食物,防止术后肠胀气。指导患者术后饮食一定要清淡,可以下床轻微活动。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做出解答,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4)术后需严密观察有无渗血,切口周围有无红肿,如发现血迹不断扩大或有较多渗液,应掀开敷料直接观察切口有无出血。如有少许渗血可给予沙袋压迫,如渗血渗液较多在给予沙袋压迫的同时汇报医生处理。
1.2.4 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最易引起疼痛和恶心、呕吐、腹胀并发症。这是麻醉及气腹常见的反应,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对呕吐严重的患者给予胃复安10—20mg肌注。疼痛的部位大多数发生在切口处、腹部或肩部。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以减轻腹胀。对疼痛耐受力差的患者常出现切口疼痛,右肩部放射疼。前者可根据情况给于止痛药物或术后静脉应用止痛泵以减轻患者痛苦。后者主要因术中人工气腹后CO2积聚在膈下产生碳酸引起反射性肩痛,一般不做特殊处理,均可在短期内自行消失。
1.2.5 出院后指导
术后4周内进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宜。避免进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防止切口感染,1个月内避免负重,定期返院复查,如有腹部疼痛、腹泻、黄疸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期检查血糖,注意休息,适量运动[1]。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的完成手术。经过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的胆囊开腹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患者痛苦加大,术后恢复慢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腹部切口范围在0.5cm-1cm,减少了对脏器的损伤和功能的干扰,创口极小,不易留疤。在手术过程中采取静脉麻醉,减轻患者疼痛感。患者可在术后8小时下床活动。由于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在治疗方式上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优质护理是以服务为中心,规范做好术后护理工作。越来越多的医院重视临床对患者的术后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保证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缓解术前、术后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提高对手术治疗和护理方面的满意度,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帮助患者在高质量的护理下尽快恢复健康[3]。
参考文献:
[1] 龚湘萍,戴彦华.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配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45(04):55-57.
[2] 张华,徐义仁.腹腔镜及开腹胆囊摘除术的适应症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 2,51(12):45-46 .
[3] 王丽宏,杨丽松,尹大伟.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57(30):63-65.
论文作者:王文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患者论文; 胆囊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腹腔镜论文; 切口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