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举成
江苏省高邮市八桥中心卫生院江苏高邮225642
【摘要】目的:分析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7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83例腹股沟斜疝病例,采用三位一体人工补片(phs)无张力疝修补。结果:83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随访1~15个月,无复发及切口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避免了传统术式破坏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防止了避免了传统手术方式对正常解剖结构的影响、破坏了腹股沟的闸门效果,同时三位一体7人工补片(phs)较好的组织相容性不但使其能够在体内迅速吸收还与组织进行良好的粘合固定,达到强化腹股沟管后壁的效果,且同时无张力修补术的使用,还可以显著降低疝气的复发率,缩短手术时间,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斜疝;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6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235-02
自从1989年L ichtenstein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概念后,尤其近几年,新型生物合成材料的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有取代传统术式之势,被誉为疝手术的里程碑[1]。本文中对我院2007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83,均采用三位一体人工补片(phs)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83,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13例,25例患者左侧腹股疝,58例患者为右侧腹股沟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年龄为37~75岁,平均年龄(61±350)岁,其中10例患者合并慢支肺气肿,5例合并慢性便秘和糖尿病,15例患者合并前列腺增生。
12手术操作方法:83例患者均采用三位一体人工补片(phs)无张力修补,首先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无手术禁忌症和硬膜外腔麻醉禁忌症,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皮肤、铺巾,首先经过内环口腹股沟做斜切口,逐层进行分离组织进入,并准确分辨疝囊,行疝囊高结扎后(注意不强调高位结扎),良好分离腹膜、腹横筋膜间隙,建立一个以疝环为中心直径约10cm的腹膜前间隙;把phs上层补片对折用中弯钳夹住,把下层补片以中弯钳为中心叠成伞状,经疝环放置至腹膜前间隙;松开下层补片,牵拉上层补片,用手指把下层补片展平在腹膜前间隙,连接体置于疝环内,把上层补片放置在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内,将其展平,上缘超过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缘要超过耻骨结节面2cm,把上层补片剪一圆孔将精索套入,缝合圆孔缺口;将上层补片的两边分别固定在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肌腱或腹外斜肌腱膜背面,将精索复位。然后逐层缝合至皮肤。患者术后伤口常规压沙袋6h,24h后均离床活动[2]。
2结果
83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因手术操作不当导致死亡病例发生。手术时间均在35~60min,术后伤口均存在轻度疼痛,其中5例发生阴囊血肿,抬高阴囊处理后消褪,6例发生尿潴留,术后均在6~9d出院,术后随访1~15个月无复发情况。
3讨论
传统方法手术进行腹股沟斜疝的修补,手术后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是术式的缺陷引起的[3],例如非生理解剖性的高张力性疝气修补,不同的生理解剖结构进行临近组织缝合,难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愈合,组织间错位的缝合,由于张力较大或是术后腹压升高等原因,较容易导致缝合和愈合失败,同时显著提高了患者手术后牵扯感和增加疼痛,并且没有进行强化腹横筋膜缺陷的修补,对于外科手术原则是种缺陷,不能达到满意的手术目的。传统手术方式分离的解剖相对较多、剥离面相对较为广泛、术中出血量较多,容易导致术后发生愈合不良或是手术切口感染等,最终致手术失败,疝复发。改良后的疝手术主张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进行缝合修补[4],防止传统手术方式影响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影响腹股沟的闸门机制,而且三位一体人工补片(phs)较好的组织相容性不但使其能够在体内迅速吸收还与组织进行良好的粘合固定,达到强化腹股沟管后壁的效果,且同时无张力修补术的使用,还可以显著降低疝气的复发率,缩短手术时间,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5],本文中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83,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因手术操作不当导致死亡病例发生。手术时间均在35~60min,术后伤口均存在轻度疼痛,其中5例发生阴囊血肿,抬高阴囊处理后消褪,6例发生尿潴留,术后均在6~9d出院,术后随访1~15个月无复发情况。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方式设计合理、科学性强,适宜大部分患者应用,操作简单,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对患者的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率较低,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和开展,但应注意补片固定尽可能保证无张力[6]。
参考文献
[1]李德春,陈易人.替代物修补充腹股沟疝[J].实用外科杂志,1992,12(3):123124
[2]马颂章,李燕青.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J].临床外科杂志,1998,6(3):234235
[3]黄筵庭.腹股沟疝的术后复发原因分析[J].实用外科杂志,1992,12(3):119121
[4]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4851,现代医院2006年8月第6卷第8期 Modern Hosp ital Aug 2006 Vol 6 No 8
[5]马颂章,李燕青.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J].临床外科杂志,1998,6(4):230
[6]Rutkow IM,Robbins AW.Mesh plug hernia:a follow up re2port[J].Surgery,1995,117(5):597
论文作者:曹举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1
标签:腹股沟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修补术论文; 发生论文; 疝气论文; 《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8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