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多个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水平质量在不断提升,在此类发展环境中人们对物质生活追求更高,致使建筑行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机遇和挑战。过去传统建筑模式由于施工工期限制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各个建筑企业开始设计建设更多新型建筑结构。近些年在建筑行业中装配式建筑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此类建筑施工中主要分为预制与装配两个部分。在施工中能有效避免传统建筑施工工期较长以及施工安全不能有效维护的缺陷,适应现代建筑发展要求。但是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对此类施工模式应用具有较大限制性。所以当前要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与应用要求,强化施工质量控制,突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用价值。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传统的施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导致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逐步被新型的工艺和设备所取代,而装配式建筑则是在现阶段使用频率相对较高,且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它是对传统施工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不仅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施工难度也明显低于传统建设施工技术,同时所需的人力资源与经济成本投入都较低,还能有效降低对施工周围的环境污染程度,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施工企业的欢迎。
1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优势
1.1施工工期短
装配式建筑结构在施工前要把外窗中所需要用到的砖块提前放到预制外墙板的里面,相比较于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再对砖块进行运输,这种做法大大节省了劳动时间和劳动力。而且如果是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再对外墙进行施工,后期在对墙体进行砌筑时也会方便许多,施工时间也会有所降低。传统施工技术往往是在主体结构封顶近半时才开始施工,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之不同,在施工过程中同步对外墙进行粉刷,从源头上加快了施工进程,并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2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效率
就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而言,因为装配式要求设计必须精细化、协同化,这会倒逼其在设计过程中更深入、细致和协同,由此带来设计环节的建筑质量和品质的提升;施工环节中,由于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预制,使得构件在尺寸、平整度等上更加可控和精准,提高了建筑建造的精度,同时因为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环节均放置在工厂中,这大大地提升了混凝土的质量;再者,由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使用,使得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甚至是避免了人为的施工失误所带来的质量影响;还有,工厂的作业环境也更适合和更方便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相较传统的施工工艺,这些都将对建筑的质量有着提升作用。装配式钢结构和木结构因为更多地涉及到材料的加工,而工厂制作在裁剪、加工和拼装上具有更好的设备,精度更高,特别是在集成化内装修上具有极大优势;再者,传统的施工工艺在生产组织上由于参与方众多,其质量保证是一种层层竖向转包形式,最终的质量保证可能系于流动性比较强的一线农民工身上,质控环节太多,人员庞杂,可追溯性一般,而工厂制作的扁平化分包能较好地解决质量责任,这都将提升钢结构和木结构的建筑质量。
1.3可持续性好
得益于预制构件一般都是100%在工厂车间中生产制作,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构件可以及时进行更换和拆除。制作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其环保和绿色可持续的优点,同时生产出来的轻质保温墙等新型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建筑物使用周期内的能源的消耗,真正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制构件的设计方面
(1)整体式板楼与其支座连接处的设计要点。在进行整体式板楼和预制墙板施工前期,要充分保障整体式板楼与预制墙板在水平方向具有1cm以上的搭接预留位置,还要对搭接处进行防漏浆处理操作,从而避免漏浆现象影响正常施工的有序开展,同时避免楼板出现开裂等安全质量问题。(2)预制叠合板内的线管预留设计要点。在进行升级方案优(化与完善的过程中,要重视对预制叠合版内线管的科学预留设计,同时充分结合实际施工方案,利用科学的手段开展线管排布设计工作,避免线管出现交叉而影响正常施工的有序进行。(3)PC构件易损处的强化设计要点。在进行PC构件的设计过程中,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PC构件的易损处进行强化处理,避免PC构件因质量问题而导致实际的运输安装和使用环节出现开裂现象,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
2.2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缩写。BIM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虚拟三维模型提供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全部数据信息(包括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材料、构件的价格、施工流程等),并让设计方、施工方、业主围绕这个虚拟三维模型共同讨论,从而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可以进行虚拟施工,模仿施工过程,布置施工面,进行成本控制,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运用BIM技术,还可以解决安装尺寸偏差、坐浆-注浆连接等问题,方便施工方研究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后浇筑质量,防止出现漏浆、烂根、拔台。
2.3预制构件的吊装连接
预制的混凝土构件连接方式分为干连接和湿连接两种,干连接主要包括螺栓连接、焊接连接、后张预应力连接、构件连接等连接方式;湿连接主要包括钢筋连接、预制构件后浇界面连接等连接方式。干连接式吊装首先要进行放样,其次将所有的预制构件吊装到指定位置,连接牢靠后,灌注楼板间,在全部的结构施工结束之后再对外墙进行吊装;湿连接同样是先放样,再对所有的预制构件进行吊装工作,不同的是进行浇筑工作之后要配置机电设备,楼板的浇筑工作在最后一项进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墙板的上部结构浇筑时要用现浇混凝土,通过预埋件把墙板的下部连接起来,墙板上部预留出来的锚筋应该按照要求插进现浇层的内部,同时墙板的下部要留出一定的空间在地震来临时使建筑物更加稳固,起消能减震作用。预制钢结构构件的连接主要是螺栓连接和焊接,在吊装安装时要保证基础混凝土预埋件的螺栓锚固可靠,位置准确,安装时保证精度、构件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满足要求,而后进行构件间的焊接,最后再做构件涂层损坏的补漆和焊接节点的防腐涂层工作。木结构吊装时在木构件预钻孔直径要比螺栓孔径大0.8~1.0mm,便于构件的连接,安装完成后进行临时支撑和防火涂层工作。
结语
经过上述对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及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可以发现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理念建立在传统建筑结构的基础上的,装配式建筑是新兴的建筑技术,但其背后支撑的规范要求和结构理论是没有变化的。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在经过一代代研究和探索后,这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一定会更加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张开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6):239-241.
[2]田雪梅,王胜男.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居舍,2018(35):70.
[3]罗杰,宋发柏,沈李智,等.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若干要点研究[J].建筑安全,2017,31(8):19-25.
论文作者:潘国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传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