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的研究论文_顾国强

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的研究论文_顾国强

身份证号码:3301251978****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1100

摘要:如今,国家越来越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建设,习总书记更是强调:“绿水青山也就是金山银山。”因此,人们提高了对园林绿化的认识程度,对园林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如今在园林施工管理和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应着重分析出现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给人们提供一个绿色、美丽、健康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绿化养护管理;问题和对策

1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1.1 植物材料准备

植物材料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关键组成部分,植物是有生命的,同时不同植物个体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苗木应该选择生长态势良好、无病虫害的苗木种类,同时也要具备外形美观的要求。对一些高大乔木,或者是名贵树种,为了可以确保苗木具备较高的成活率,最好选择在苗圃经过移植两年以上的假植苗。在绿化施工阶段中选择合适的苗木种类,除了需要符合设计要求之外,还应该注重生长质量的提升。

1.2 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

为了可以更好的保证苗木的成活率以及绿化效果,应该制订出合理的绿化施工方案及相应的保证措施,必须要按照苗木品种以及习性来进行合理的分类,针对不同种类的苗木要选择合适的养护技术。首先,结合苗木种植地区的土壤酸碱度、硬度以及土壤的成分来进行分析和改良,从而确保植物有良好的生长态势的可能;其次,在绿化施工过程中,水分管理是尤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在苗木种植后的第一次定根水及后期的喷淋保湿工作必须做到位。

1.3 施工过程中时间管理

园林施工阶段极易受到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最终效果无法保证,因此,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苗木移植,要针对植物的生长阶段来进行,通常都是在秋末、春初的时候来进行,因为这个时间段较短,所以在进行移植前要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将绿化施工在最佳的时间内进行。在施工中应该按照规划的时间表来进行,如果不能在特定时间内开展绿化施工,就必须要做好苗木反季节栽植的相关技术准备工作,保证苗木的生长质量与成活率。

2 园林工程现状分析

2.1工程设计缺乏科学性

施工方案是整个园林工程施工的指导方案,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能保证整个园林工程的高质量。目前,我国园林工程施工企业总体水平距离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这是因为我国园林工程起步较晚,总体水平落后,尤其是工程总体设计方面往往流于表面,没有真正深入到工程实践深处。施工设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对于设计缺乏前瞻性,导致施工设计存在问题。比如园林花木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上,在工程设计方案中,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就随意找到配置方案,但实际施工效果不好,导致园林工程效果大打折扣。

2.2 缺乏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与普通建筑工程相对比,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这是园林绿化工程本身的特性导致的。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花木植物是重要的组成成分,植物是具有生命的,不是冷冰的建筑材料,一旦缺乏养护管理,将会导致植物发生枯萎,甚至逐渐死亡。目前,很多园林养护管理工作者认为园林绿化工程与普通建筑工程在养护管理方面并不具有太大的区别,体现出其对养护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不具备较高的专业和职业素养,导致园林养护管理的缺失。

3园林施工的关键点

3.1 充分做好园林施工的前期准备

有效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能够保证施工环节推进顺畅,避免施工事故和意外的发生,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前期准备中,一般分为 3 个过程。首先,施工前要充分检测勘验施工场地附近的地质地貌,根据勘验数据判断评估所需要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也要降低对于周边环境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对于施工材料及设备的配置计划,要根据相关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按照工程项目的要求,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以及施工设备的租赁和入场,注意控制施工成本。最后,选择具有一定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施工和技术人员,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高质量。

3.2 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设计施工计划。通过设计的方式,安排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从细节到各大环节都要进行最为详尽的描述,比如施工材料的类型和数量,都要做出具体的规定,对于部分数据不清晰明确的,必须要等到数据查验和调查清楚后,再进行施工设计,保证施工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施工开始后,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这是对前期的施工设计工作的完全信赖和肯定,是正常施工流程的需要。如果在施工中发现施工计划存在纰漏,可以在施工中对施工计划予以修改,但必须将修改的内容和原因予以报备,这对于将来的责任落实起到一定的帮助。

3.3 合理优化植物配置

在具体的园林绿化工程中,工程能够发挥怎样的生态功能,基本依赖于园林内部种植的绿化植物。种植乔木类植物,可起到较好的二氧化碳过滤作用,也能为园林内部提供遮阳的空间;种植松树等常绿植物,则更加偏重于观赏作用。因此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加强植物的了解考察,合理计划植物配置显得十分重要。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园林绿化工程所处周边环境和自身水文地质特点,适合种植什么植物,需要种植什么植物,在此要求之上,要实现平衡,不能两者选其一,否则将导致园林绿化工程无法发挥积极作用。

4 后期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4.1养护管理的工作准备

(1)交接施工阶段绿化资料。绿化养护是绿化施工的下游工作,在接手绿化养护之前,应该先通过施工资料了解苗木基本情况、种植情况及相应的施工方案,这样有利于后续养护工作制订应对措施,保证养护效果。(2)制定养护方案。常言道,绿化“三分栽植,七分管养”,这表明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为了使种植后的园林植物生长态势良好,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必须根据这些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并结合当地的具体生态条件及施工期间苗木情况,制订一套科学的养护措施,做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才能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4.2绿化养护技术

(1)绿化修剪及除草地管理。对绿化树木进行修剪的树形管理过程中,应该采取艺术设计方法,要做到疏密有度、型式合理的布置方式,要错落分布。其中,乔木等植物应该高耸挺拔,同时应该不能过早的拔出固定装置,避免栽植树木歪斜,树干出现弯曲的情况;灌木应该保证整齐布置,工人在进行修剪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生长状态来确定,根据景观的需要来修剪成各种形状,也可以借助一定的器材来进行,比如一些有趣的图形等,同时还应该让灌木正常生长。在生长时期,需要不断地进行除草,杂草应除小、除早,并保证清除的杂草集中处理,及时清运,以便于更好的美化城市环境。(2)水肥管理。对植物生长所需的必要材料来说,水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苗木恢复期阶段,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保湿不渍且土干不白。在苗木稳定期,因为乔木高达根系发达,会进入到较深的地层中,此时并不需要过多的进行人工浇水;而灌木通常比较矮小,根系较小且比较短,要注意防旱与保湿不渍。对施肥方面来说,施肥量因树而异,应制订不同类型乔灌木施肥量及方法。乔木应该使用复合肥,保证各种元素的供应,同时应该尽量的保证的施肥次数及施肥量,保证树木正常的生长需要;对灌木来说,要结合其生长状态以及特点来进行复合肥施加,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施肥中要做到干湿结合,注意补充植物生长的各种养分供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对于整个园林工程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既要有高强的技术支持,还要有长期的维护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内容包含了很多,因此要促使园林达到完美的效果,就要重视园林的绿化施工和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韩国柱.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装饰装修天地,2018(7):385.

[2] 戴杰.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探究[J].现代园艺,2018(10):158~159.

论文作者:顾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的研究论文_顾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