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论文_柯秀柳,李东霞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广东广州 510655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内收治的62例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达到了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来了为6.45%,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康复应用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属于关节内骨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导致患者胫骨内外侧髁后 1/3 部位受损,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后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1-2],这种手术治疗方式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治疗的难度相对比较大,从而手术治疗的风险也比较大,更加需要对患者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工作,以便患者可以更好的康复,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4]。我院对收治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内收治的62例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31例,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21-61岁,平均(35.5±6.4)岁;观察组患者31例,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22-64岁,平均(36.6±6.6)岁;在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没有显著的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抗生素使用、术后常规的引流、管道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基础护理 首先做好体征监测工作,持续行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在发现异常情况,如伤口渗血过多、脉搏细快且血压降低等,需要分析原因,重点查看组织灌流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24h尿量

进行观察和记录,保证患者每小时的尿量不小于50ml。其次做好引流管理工作,注意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做好引流装置的维护工作,并且还需要观察引流液体的压缩,在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另外,还需要做好体位护理,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将患者的患肢抬高,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防止患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后,还需要根据常见的并发症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指导患者进行三点式” [2]抬臀,告知患者多饮水,预防压疮和医院感染。

1.2.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地和患者进行沟通,主动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情况,包括手术治疗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识程度,多告知患者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信心,从而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1.2.3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导致患者身心紧张,不利于患者恢复,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告诉患者疼痛的正常性,然后指导患者放松紧张情绪,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采取按摩、交谈等方式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同时使用冰袋对周围的组织进行冷敷。在必要的情况下,根据医嘱使用止痛剂。

1.2.4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康复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可以开始进行踝关节的被动屈伸练习,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直至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1.3观察项目和疗效评价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HSS评定方法对患者的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6个方面,即功能、关节稳定性、疼痛、肌力、屈曲畸形以及活动范围,总分为100分,大于85分判定为优,75-85分之间为良,60-75分为一般,差为小于60分。(2)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3)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分析 结果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工业机械化生产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车辆的不断增多,骨折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就是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这类骨折患者常常伴有关节软骨以及膝关节韧带损伤,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一般会导致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发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压疮、静脉血栓等,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需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工作[5-6]。

优质护理是一种重要的护理干预模式,严格按照优质护理的要求对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在优质护理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为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围术期出现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主动配合各项治疗工作,提高治疗的效果。同时,增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人员做好关节锻炼,从而缩短康复的时间,改善关节功能。另外,疼痛护理也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将其做为主要的护理项目,指导患者采用舒适的体位进行休息,通过交谈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研究证明,将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当中效果显著[7-9]。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对患者随访1年,评价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观察组优良率达到了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两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是一项良好的护理模式,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促使患者尽可康复出院,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莉.围术期优质护理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7):77-78.

[2]王丽.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9):2715-2716.

[3]郭蔚,赵玫,张英伟等.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53.

[4]孙瑞颖.漂浮体位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4,22(2):141-142.

[5]张菁.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2):184.

[6]龚启玉 . 胫骨平台骨折 40 例护理干预效果临床研究 [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5):1909-1911.

[7]皮加 . 优质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功能康复的应用价值探讨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77-79,83.

[8]姜海萍,任玉琰,张诒亮 . 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4):71-72.

[9]兰秀娟 . 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7):4071-4072.

论文作者:柯秀柳,李东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  ;  ;  ;  ;  ;  ;  ;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论文_柯秀柳,李东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