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源大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507
摘要:施工阶段是水利工程EPC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最重要阶段,是将人工、材料、设备配合工程施工技术最终转化为工程产品实体的关键过程。通过联合体的组织集成,实现项目的增值。
关键词:EPC模式;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一、引言
现阶段EPC建设模式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已经得到陆续的推广。EPC模式是一体化的管理,将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阶段工作打包进行招标,由总承包单位对整个过程进行实施和控制,最终验收后交付建设单位使用。
而施工阶段是水利工程EPC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最重要阶段,是将人工、材料、设备配合工程施工技术最终转化为工程产品实体的关键过程。施工单位要配合总承包单位完成合同总目标,如何做好施工准备、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是最终得以完成约定任务的关键。以下介绍一个EPC水利项目的施工管理实例。
二、EPC模式的施工管理实例
1、工程概述
某水利工程采用EPC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进行招标,中标价为1.2亿。合同工期:15个月。建设规模:四个中型灌区加固改造工程。建设内容为:分别对总长度为70km的灌区渠道进行清淤、加固及改造施工,同时重建周边渠系建筑物若干。
承包模式:该项目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D-B)的EPC模式。即由联合体进行实施阶段的全部工作,包括工程设计及施工。
EPC承包单位:某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主体单位及设计单位),某水利水电集团公司(施工专业分包单位)组成的联合体进行项目实施工作。
2、EPC管理架构
联合体单位根据合同要求,成立现场机构EPC工程项目部。
EPC工程项目部的基本组织架构如下:
由总承包单位委派项目经理,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各自派出技术人员构建现场机构,各现场机构(包括施工现场管理机构)从属于EPC项目部,由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和管理。
3、工程建设流程
联合体中标→现场机构成立→进场测量→设计图纸编绘→图纸报审→具备施工条件同意施工后→施工实施阶段→工程验收→交付结算。
4、施工管理开展情况
①施工准备阶段
由于灌区渠道施工线路长,涉及面广;设计工作按计划占用了3个月时间,留给施工单位的时间仅剩余12个月。为了争取时间,在现场机构成立后,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同时进场协助测量及布置临时施工设施。
灌区施工可用的道路大多数为田间的机耕路或村道,大型车辆无法通行。施工现场机构意识到必须考虑施工转运点的设置问题,并与设计现场机构一起进行了施工组织优化,为后期施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极大减少了施工成本压力。
根据EPC项目部及设计机构的现场资料资料共享,施工现场机构联合总承包项目部编制严谨的网络计划,将关键线路上的工作视为优先安排的对象,尽量争取与非关键工序安排平行作业,当资源或其它因素发生冲突时,优先安排关键线路的施工。同时施工机构选取最适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编写了贴合现场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前向监理单位报审核。
②施工实施阶段
在设计现场机构完成项目设计工作后,得到监理方的开工许可,施工方立即开展施工工作。现场多施工点同时迅速铺开,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开始进行土方工程及渠道结构工程施工。
由于施工工期仅为12个月,为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程进度,并从整体上保证本合同标段的施工总体进度,在工程施工中,总承包单位和施工现场机构特别以下方面下功夫:
渠道范围分部广,干渠、引灌排渠线路长,作业面小,是本工程显著的特点,也是本工程的难点。因此工序和施工面的合理划分、资源调配及资金安排显得尤其重要。由于施工单位进场前规划好施工分区,提前准备了大量的小型施工设备以及布设大量临时施工点,大大地便利了施工器械和施工材料的运输,提高人员、材料及设备的运转效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也加强关键线路上的每道工序的施工准备及施工过程各个环节控制,提高施工验收通过率。
在渠道砼结构施工上,根据预先获得的设计结构资料,施工单位选用滑模施工工艺,减少施工中模板的损耗,同时简化加速渠道混凝土的施工程序;既节约了成本也节省了施工时间。
5、质量管理
①施工质量管理流程:
监理同意开工→测量放线→土方工程施工→单元验收→渠道砼结构施工→单元验收→渠道附属工程→单元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
②质量体系
为保证EPC工程的施工质量达标,EPC项目部建立以项目项目为首,以项目施工现场机构为主体,施工项目负责人、施工技术负责人、质检部门(设计机构人员参与当中)实施逐级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控制项目施工质量。并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目标分解,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进行分级,把责任落实到对应的部门和现场操作人员。除常规质量检查外,总承包单位在现场还安排专职质量监督员跟班作业,对各施工作业点进行跟踪监控,严格保证施工质量。开工前组织技术交底会,由设计机构有关人员向施工相关技术负责人进行具体图纸交底。
每道工序施工前,施工工班负责人作好工序操作的技术交底工作,施工队严格按图施工,遇有疑难问题必须和现场设计机构、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协商解决。
各单元工程工序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即自检、复检和终检、最后为监理方工序验收)。隐蔽工程作好隐蔽、预检记录,施工机构做好复检工作并请EPC项目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质检代表验收。在开展现场施工的同时,同步进行施工验收资料、竣工图纸的制作和归类。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完成后,及时报请相关方进行验收。
6、进度管理
EPC工程的进度管理的重点就在做好各方之间的协作关系,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各方在建设工程上的优势,最终实现项目目标的完成。EPC项目部根据合同总目标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各重要节点的完成时间。施工现场机构再根据自身任务的时间节点,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①成立进度控制机构
施工方还在施工负责人以下设置协调控制部,汇总设计机构和施工机构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制定统筹计划。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负责协调设计机构、施工机构的相互对接。如双方各节点之间有制约影响的,由协调控制部进行具体的调剂。
②进度动态管理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机构会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及时与原制定的总施工计划进行对比,对出现的进度滞后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措施修正调整,实行进度控制的动态管理。
③有效的沟通管理
自现场项目部成立后,除每天项目经理和施工负责人、设计负责人都会进行固定的交流外,项目部组织每周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例会,每月进行数据和待解决事项通报。及时处理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有效加快项目的施工推进。
④目标完成情况
施工方在施工前做大量事前准备工作,以及通过各进度节点、质量管理的有效控制,使得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实际施工时间为11个月,由于现场施工和内业验收资料的同步完成,工程完成后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部验收程序,按合同工期完成了验收工作。
7、结语
EPC模式充分发挥了联合体单位在水利工程建设上的统筹能力、组织运作优势,实现高效的项目施工管理。EPC模式下,通过联合体的组织集成,促进设计与施工的紧密集合;保证双方协作的有机结合,方便相互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施工工序间的优化;从而避免资源或建设时间上的重复浪费,减少可能存在的实施风险,实现项目增值,达到1+1>2的效果。
论文作者:刘炜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机构论文; 项目论文; 单位论文; 工程论文; 现场论文; 联合体论文; 工序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