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故障,比如倒杆断线、单相对地短路和两相对地短路等。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不仅会对电力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当前社会用电量较大,线路故障引发的大面积停电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为此,需要加强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消除线路中的故障隐患,增强其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对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新型检修技术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新型检修技术;应用
1 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特点及运行维护的难点
1.1 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特点
1.1.1 运行维护难度高
因为10kV以下配电线路是连接电力用户和电力网络的重要纽带之一,在国家电网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所以需要电力工作人员持续升级该配电线路并改造设备,但这直接导致了输电线路的容量逐渐升高。因此,为了提升配电、输电环节的稳定性,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
1.1.2线路所处环境复杂、恶劣
10kV以下配电线路经过的地区多为复杂的山区、丘陵和一些工业园区等户外区域。与其他配电线路相比较,10kV以下配电线路遭遇自然坏境危害的几率大大增加。复杂的户外环境敷设配电线路时,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往来农田、林地、沟壑,而这些地区都是维护、检修较为困难的区域。同时,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力
维修运营人员相对城市而言较少,造成了10kV以下配电线路维护的缺失。
1.1.3特殊地域下的塔架和塔杆
任何一条配电线路想要稳定、安全运行,都需要相关电网工作人员提前准备。与从前相比,配电线路敷设的核心技术大大提高。只有非常严格地配置所有相关的配电设备,才能从基础层面维持配电线路长久稳定运行。由于山区、丘陵等区域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配电线路的塔架和塔杆垂直高度普遍较大,占用面积较广,导致10kV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测的难度大大增加。
2 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常发故障原因
目前,影响10kV以下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原因或者故障原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单相接地导致的停电事故
10kV以下配电线路通常敷设在天气环境复杂多变的户外,经常会遭遇大风、强降雨、雷雨等天气情况,而这些天气情况易导致配电线路产生单相接地。比如,强风可能会吹断配电线路旁边的树枝,一旦树枝碰触到电线,将导致配电线路单相短路,继而导致该配电线路的开关装置无法有效判断线路运行情况而出现跳闸。如果10kV以下配电线路正常使用时没有定时维护和检修,或者出现线路老化的情况,易毁坏配电设备,如绝缘子。一旦缺乏必要的维护和检修,将导致绝缘子出现破损,从而导致故障产生。
2.2导线烧毁
导线对配电线路而言极其重要。一旦导线烧毁,必然会引发停电事故,严重时会造成火灾或人畜触电,必须严密防范。10kV以下配电线路发生导线烧毁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第一,因为该条配电线路的电流超过了配电线路所能承载的极限电流,从而引发火灾和触电事故。第二,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连接工艺存在瑕疵。两根导线之间的连接线仅使用小型的平沟线,导致接触面积变小,促使发热现象频率增大。发热极易引起接触电阻的增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导线被烧毁。
2.3配电线路短路
10kV以下配电线路最常发生的故障是线路短路。发生配电线路短路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导体的相互接触。不同电位导体的接触极易引起线路短路、烧毁而造成停电。具体地,引起配电线路短路的原因许多,如雷电暴雨时,雷电导致配电线路的绝缘子产生故障,引起配电线路碰撞而引发短路;大风天气中,一旦配电线路与道路旁的建筑或杂物发生碰触就会导致短路,严重时还会造成导线断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日常检修
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故障率较多,因此需要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定期维护和检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此外,需及时排查、解决可能发生的故障隐患,保证我国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用户的正常用电。目前,关于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维护工作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1线路立杆
线路立杆是配电线路的基石。立杆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立杆标准施工,保证杆、塔的埋设深度完全满足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设计要求。其次,选择立杆点时,必须仔细观察预定点的土质。如果土质比较松散,粘性较差,要适当处理该地点的土质,使用包括混凝土浇筑巩固在内的多种办法,提升该处土质的稳定性,直至达标。最后,具体立杆施工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设计底盘。配电线路的质量关系重大,只要存在不合格的地方,必须严格审查该配电线路,全盘更换不合乎规定的设备,保证线路间的距离维持在一个合理区间。
3.2 线路防雷
配电线路的防雷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有效避免配电线路遭遇雷电损伤,具体维护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传统配电线路中的角钢横担不能有效抵御雷电侵袭,可使用绝缘的瓷横担提升线路绝缘效果,以对抗雷电情况。第二,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三相导线通常呈三角形布置,因此应在使用绝缘瓷横担的基础上保持三相导线间的距离在1m以上,提升安全性。第三,调查10kV以下配电线路所经区域的天气情况,如果发现该区域属于雷电密集活动区域,应适当提升该配电线路顶相绝缘子的额定电压值,以减少雷电对线路的损害。
4 加强施工质量监管
4.1 施工前充分准备
10kV以下配电线路在施工前必须展开技术交流活动,保证施工人员详尽了解和认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敷设理念,坚决杜绝盲目工作。
4.2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
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设计图纸,任何施工人员都不能仅依据个人工作经验施工,不能枉顾图纸的重要性,避免因违背图纸产生隐患。
4.3 周期性立项轮换
10kV以下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多是因为设备的运行超过额定使用年限。为了有效避免因设备老化造成配电事故,相关人员应对区域内的配电线路建立一份完整的档案。这份档案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配电线路的使用材料,用科学的审核方法评估具体使用期限,同时制定轮换计划,保证配电线路有序运转。
4.4 加强运行维护的力度
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维护是一个大难题。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可以联合地方公安民警,加强对破坏配电线路行为的惩罚力度,号召大家积极参与保护配电线路的活动,同时巡逻相关重点区域,及时发现漏洞。
5 新型检修技术的应用
5.1 现代技术的应用
为了对配变和杆塔的位置进行确定,应该采用GPS系统,促进检修效率提升的同时,为了巡视工作提供保障。加强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动态化监测,及时发现线路运行中的异常状况,明确参数变化的趋势,以便确定故障隐患位置,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促进线路监测与检修朝着自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接地自动选线设备的使用,能够在故障发生后及时确定线路位置,以便于检修人员对其进行隔离,防止出现更大的电力事故。真空断路器的使用,能够降低分支开关与分段开关中的故障发生率。
5.2 新型杆塔检修技术
线路、杆塔、横担等,是定期检查的重点内容,防止出现变形和歪斜等问题。明确立杆的埋深,使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杆塔的完整性。对于杆塔组件的数量进行控制,防止出现短缺现象。及时处理其中存在的破损与腐蚀问题。
结束语:
由于10kV以下配电线路自身的特点,导致其运行中极易发生故障。维护人员应从实际出发,依靠科学可行的检测方法一一排查故障,保证用电人群安全用电,保障国家电网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宫兆峰.浅析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J].科技风,2014,(1):29-30.
[2]卢济周.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检修维护[J].现代物业,2015,(10):29-30.
论文作者:王光亮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线路论文; 导线论文; 故障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杆塔论文; 雷电论文; 设备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