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汽轮机的安装要点有很多,对于每一项安装的要点都应该真正的掌握,才能够保证安装的效果,而在调试的过程中,调试人员应该明确调试的目标,积极反馈相关的调试信息,保证调试工作顺利进行,为汽轮机的运行提供准确的参数。文简略的探讨常用的汽轮机的安装标准与安装要点控制,以及汽轮机调试进程中较为常见问题和处理,并能为以后维修与调试汽轮机组和其他方面供应实践与理论根据。
关键词:汽轮机;安装要点;调试问题;处理
引言:
汽轮机组的安装、调试是检验机组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质量的主要步骤,是保证汽轮机组投产后安全、稳固运行的主要手法。对汽轮机组的调试进程中须要各单位紧密合作,遇到问题及时与设备生产厂家进行有效沟通是调试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汽轮机组设备制造厂家不多,因而相应设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式具有共性,因此,增强和其它同型式汽轮机用户的联系,是迅速解决问题的一个门路。
1 汽轮机设备的安装要点
汽轮机对于安装的具体要求比较多,也比较高,一旦无法正确把握汽轮机的具体安装要点,就非常容易导致汽轮机在运行中问题频发,影响经济效益,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事故。本文仅对汽轮机的安装要点详细阐述,因为汽轮机的安装要点最终影响到安装水平的高低,也是汽轮机运行过程是否具备设计性能的根本所在。
1.1 机架结构
汽轮机的机架应该能满足设计值大于3mm的标准,以便于日后对于垫块修磨的设计,垫块的材料大多选用水泥作为浇筑的原料,机架结构的相关参数要满足抗压强度,以保证垫块的完好无损。轴系找中在汽轮机安装中主要体现为半实缸与全实缸两种方式,在选取基准点时候,通常选择低压转子,将其调整径向位置,使机头达到科学的角度,继而再扬起适宜角度。等到工序完成后,再按照汽轮机安装的标准对相应位置实施测量,要在保证汽轮机符合要求的同时,坚持两端平行的具体要求,控制中心实现平行。
1.2 零件构造
在安装汽轮机垫铁的过程中,往往借助楔形垫铁实现对于汽轮机的固定,垫铁实施安装之前,要进行打磨除锈以及涂抹油脂的前期准备,同时始终保证垫铁处于正确的位置,即垫铁的水平高度大致居中,基础上放垫铁的位置需研磨。此后,借助螺栓进行台板的位置调节,促使标高以及水平度切实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吊开台板,清除台板下部油漆油污。以上步骤后,就能够进行支模灌浆,灌浆要考虑到框模之间的间隙,通过水泥浆堵死其中的间隙,以防止灌浆外漏。同时,对于灌浆也要做好控制,保证垫铁下方科学范围内,能够运用灌浆来控制后续垫铁处于合理要求范围内。在实行低压外缸的拼装中,首先要使用红丹粉对各台板与低压缸支脚或轴承箱之接触表面进行检查,其接触面间隙应保证0.05mm塞尺塞不进,红丹检查接触面积达到75%以上且接触均匀,当检查无误后,翻转低压外缸,切除吊耳,使其能够安全坐落于台板上,当台板同支撑脚的距离处于合理范围时,则要将油涂抹于合适区域内,以便起到加固的作用。在汽轮机安装中,要在固定机组的时候选择楔形垫铁,以方便后续使用中的安全调试。在垫铁安装前,要进行表面打磨,在消除铁锈后涂上除锈油,防止铁锈威胁整体的安装质量,再根据实际状况做出调整,使之在满足要求的同时,对支撑模板做出灌浆。为了防止汽轮机与模板的缝隙涌出浆液,要使用水泥对缝隙进行浇灌与缝合,避免浪费进而提升缝合质量,更方便安装调整。
1.3 调整间隙
在汽轮机的主阀以及调阀的实际安装中,阀门的布置大多体现为一体式结构,安装操作要注意阀门的合金结构,细致检查各个部分,对间隙等进行测量的调整,使得测量值能够与出厂值相互调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转子吊装的安装中,要对转子进行水平度校正,确保轴颈等部位的光洁度,可以通过透平油实现润滑,在转子吊入后,再实施间隙的调整,确保转子具有的间隙始终处于规定的范围值之内。通常大多采用间隙测量来调整汽轮机的间隙,首先利用塞尺来测量通流的间隙,在测量径向间隙中,遭遇操作不便的位置时,采用贴橡皮膏等其他方式实施测量。考虑到汽轮机的特殊性,为应对下沉量的问题,在选择间隙时,可以用隔板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使用转子进行实际间隙的测量,促使安装能够符合实际的要求。在进行上下部的轴承安装时,要先进行下半部的安装,在证明配合无误后再进行上半部的安装工作。大盖误差合格后,在扣装大盖中要拧紧各类型的螺栓。此外,在安装盘车时候,要检查零部件的完好性,以保证安装的灵活性,在汽轮机安装后进行手盘的转动,来检查整个汽轮机运转工作是否无卡涩,最终完成整个安装过程。
2 汽轮机的调试问题分析
2.1 汽缸上下缸温差过大
该机组在调试期间首次冲转过程中,当转速达到2500r/min时,开始中速暖机,暖机时间2min后匀速升至3000r/min。暖机过程中发现汽缸上下部分温差超过运行规程中所规定的限值55.6℃。但是此时汽轮机组其他参数处于正常运行的参数范围之内,机组振动未超过0.03mm的限值。经初步检查,发现抽汽管路并未发现汽水回流情况,温度监测点处并未有异常或故障点出现。为查清故障原因,对该机组进行第二次冲转,冲转过程中,对平衡孔活塞进行紧固后,发现上下缸温差过大,但是情况与第一次正好相反。据此可以推测,可能是由于密封环在第一次冲转时发生漏气现象,高温高压蒸汽漏入上半部分所导致。解决方案:对密封环进行紧固或者更换,以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
2.2 汽轮机低压轴封温度波动
低压缸轴封段分布有前后布置的两个温度测点,以及一个压力测点,三个测点均在喷水减温喷头远端2m处。当进行正式投运时,该段轴封温度测点测量值出现较大范围的波动。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该段轴封内蒸汽温度在喷水减温后温度下降,但是在距离喷嘴2m的位置多为汽水混合物,其温度受汽水比例影响有较大的波动范围,因此导致测量到的温度波动较大,从而加重DCS调节负担。解决方案:将温度测点设置在更远的5-6m距离处,温度测点测量纯蒸汽温度,避免了温度的波动。
2.3 主机真空差
在机组带负荷进行调试过程中,发现当负荷不变时,主机内真空下降,且速度较快,约为每分钟1kPa左右,导致机组严密性测试不通过。利用真空检漏仪对现场机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在排汽端轴封处有漏气情况发生,导致外界空气进入机组,降低机组真空度。对轴封进行手动关闭后,发现主机真空下降问题得到快速缓解,但仍旧未能达到机组设计真空要求。分析发现,轴封汽通过手动隔离阀和孔板进入排汽端,而使用的孔板孔径值与设计值相比要小很多,因而推测节流孔板导致轴端汽封进汽压力降低,造成汽封效果降低。解决方案:对该机组节流孔板进行更换,严格参照设计值选用孔板,更换后主机内真空度恢复正常。
结束语:
本文从汽轮机的安装进行分析,为保证汽轮机的顺利运转,对于各组成部分的要点实行科学控制,以保证最终的运行质量。在基本安装知识的基础上,对汽轮机机架、转子、阀门等零部件进行研究,针对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零件振动以及温度波动问题做出描述,据此设计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对汽轮机的正常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翟荣元.浅谈汽轮机调速及检修相关问题[J].化工管理.2016(36)
[2]程维青.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3)
[3]宋吉庆.燃煤供电厂汽轮机安装、调试及管理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1)
论文作者:倪利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1
标签:汽轮机论文; 机组论文; 间隙论文; 温度论文; 测量论文; 汽轮论文; 转子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