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论文_马临漪

论生态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论文_马临漪

马临漪

摘要:在消费主义文化的语境之中,理性征服了一切,人类似乎真成了万能的上帝,因而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自然和万物的主人,自然万物、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应该为“人类服务” ,这直接导致了人类自身的欲望被无限放大,他们觉得,感官欲望的满足、无节制的享乐和放纵才是人生的终极和唯一目的。教育并非是仅仅是当下,更是着眼于未来的传承性事业,是培养与完善人的价值的事业。生态文化教育是形成一切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与思维最有效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应该是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前提,是对当下教育价值危机的积极回应。

关键词: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教养 校园文化

众所周知,作为替代农业文明发展方式的工业文明,尽管到如今不过只有短短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它却使人类真正进入了一个开放的发展阶段,人类真正斩断了那些束缚自身的封建羁绊,创造出了完全有别于于埃及金字塔的奇迹。但与此相随,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它也形成并强化了二元对立、人类中心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其突出表征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

在消费主义文化的语境之中,理性征服了一切,人类似乎真成了万能的上帝,因而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自然和万物的主人,自然万物、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应该为“人类服务” ,这直接导致了人类自身的欲望被无限放大,他们觉得,感官欲望的满足、无节制的享乐和放纵才是人生的终极和唯一目的,概而言之,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正是在此价值观念和天人二分思维方式的主导之下,人类似乎进入了“集体的无意识状态”:奢华的游艇、大排量的汽车,餐桌上的飞禽走兽,远远超出个人所需的奢侈品,甚至还有那破灭的“迪拜神话”……在这个人欲望无休止地满足过程中,人们开始竞相攀比、盲目追逐,置子孙后代和同辈弱势群体的利益于不顾,整天在名利、欲望的驱逐下忙忙碌碌、花天酒地,这种现象扩而大之,置于国家层面,则表现出了各个国家为了物质资源而陷入永无宁日的军备竞赛、经济竞争、资源掠夺之中,国家和普通大众都变成了“充实的无”,可以说,人类和非人类生命成员所组成的生命共同体被人的“欲望”所消解。发展到了这一程度,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后遗症已经广泛受到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普通大众的重视和关注,人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提出了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路,提出来要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改变传统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产生了万物普遍、平等的生态文化精神。

马克思曾经告诉我们,现实的人的活动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人和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中,人是自然的生命,自然则是人类无机的身体。人类通过对自然的认识、改造来达到自身生存和繁衍的目的。但是,在此过程之中,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加之自身的逐利本性和日趋膨胀的欲望,使得人类过多地沉湎于对自然征服的快感和喜悦之中,而忽略了整个自然圈的生态承受能力。尤其是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发生以来,其先进的生产技术方式一方面生产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外一方面却似乎也在人和自然之间制造着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的裂痕: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危机、气候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甚至是人类自身的战争,正如恩格斯所预见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文化起源于人的存在,发展于人与自然的共生过程中。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改造环境中创生了文化,但是,人类自身却无一例外地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每一个人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等等,都是在既有的文化环境中开始形成和凝结的。所以,每一个个体思维与行为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化系统中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的特征也必然将在更多的人身上表现出来。而在文化体系结构中,文化体系的特征和倾向又取决于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要素,最终影响和制约着个体的思维与行为方式。

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一个组成部分的生态文化,是不同民族在多样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地凝结,其一方面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整体认识水平以及人们在实践中处理它们之间关系的状况。另外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环境,生态文化对社会个体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塑造,又必然取决于其本身在文化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在文化体系中,当生态文化处于主导地位时, 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态度、实践行为甚至是相关的制度政策,其出发点和着眼点都将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如上文所述,在工业文明所造成的废墟之上,可以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建构和发展生态文化。因此,加快生态文化的构建和研究,并将之置于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已然成为当前生态危机日趋严重背景之下的必然选择,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政治和GDP为中心的发展观,必须将生态作为一个基本要素和条件作为思考、制定制度政策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同时,由于文化环境的塑造和滋润是一个持久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必须加大宣传科学生态观的力度,逐步孕育出生态文化氛围,以实现人们对生态文化由认识到认同的转化。

在此背景之下,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形态或者子系统,本身就具备着社会文化的内在规定性,其作用方式和功能是一致的,体现为一般性和适应性,另外一方面,“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实世界,也就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2]。这表明,作为教育实现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也有自己的特质,表现出批判性和超前性,它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前进的方向,对主流文化起着巨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将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发展,因此,与时俱进是它的应然状态。

教育并非是仅仅是当下,更是着眼于未来的传承性事业,是培养与完善人的价值的事业。生态文化教育是形成一切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与思维最有效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应该是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前提,是对当下教育价值危机的积极回应。

基于生态文明的生态教养价值导向自觉要以生态教养为根本,以文化为基础。以生存与生活教育为方向,激发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这个过程是大学生对生态教养与文化的发展过程、性质功能、科学价值、未来发展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以此为基础形成主体的文化信念和准则,自觉地意识到这种信念和准则,积极主动地付诸于实践。正如有研究者提出的,“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是通过普及生态学的基本知识。让生态伦理道德深入人心,形成稳定的生态教养。体现在维护生态平衡的行动中。”[3],因此.校园文化核心价值实效的客观要求重构校园文化与社会生态的整体关系动力语境和表达形式的良性互动和对话。这是一个从自在走向自为、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自觉过程。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鲁洁:《超越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5—337页。

[3]蓝楠.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作者简介:马临漪 女,浙江桐乡人,1967,7??助理研究员,?现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新闻部部长,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

论文作者:马临漪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论生态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论文_马临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