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放射线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董树君

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放射线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董树君

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农镇卫生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胃肠道穿孔患者进行放射线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了我院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救治的52例患者作为相应的研究对象。将52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进行相应的研究。对照组使用x线摄片,研究组使用CT扫描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诊断检查。结果:立位腹部x线摄片和多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是70%与96%。CT检测方式明显比x射线检测方式有更高的价值,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传统的x线相比较,多层螺旋CT的诊断的符合率更高。

【关键词】胃肠道穿孔放射线诊断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radiographic diagnostic valu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52 cases in January 2016 to treat income as the corresponding study. The 5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rresponding research. The control group x-ray, CT scan study group use manner appropriate diagnostic tests. Results: The diagnostic radiography and multi-spiral ct upright abdominal x-ray of the compliance rate is 70% and 96%. CT detection methods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 than the x-ray detection metho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x-ray, in line with higher rates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Keywords: diagnostic value of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 radiation

【中图分类号】R81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092-02

胃肠道穿孔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为其最常见病因,其急性胃肠道穿孔患者会因为穿孔后的消化液大量流出对腹腔造成伤害,引起细菌性,化学性的腹膜炎,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中毒性休克。传统影像学检查主要为胸、腹部透视或摄取立位腹部平片,CT检查作为腹部X线平片重要补充手段,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有明显优势。现将我院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入救治的52例患者作为相应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相应的诊治,对诊断后的影像资料进行相应的针对性分析,总结。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 is a common digestive disease, the most common cause for 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s, acute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perforation because after a lot of outflow of peritoneal damage caused by bacterial, chemical of peritonitis, severe cases may also lead to toxic shock. Traditional imaging is mainly the chest, abdomen or ingesting perspective orthostatic abdominal plain film, CT examination of abdominal X-ray as an essential complement, there are obvious advantages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 Now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52 cases in January 2016 to treat income as the corresponding study. Its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diagnosis of the image data after the corresponding targeted analysis summarize.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了研究胃肠道穿孔的放射线诊治价值,我院选取了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入救治的52例患者作为相应的研究对象。将52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进行相应的研究。对照组使用x线摄片,研究组使用CT扫描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诊断检查。本组中有52名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观察组中有26名患者,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在17岁到75周岁之间,中位年龄50岁。观察组患者为26名。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在17岁到78周岁之间,中位年龄49岁。主要症状为腹痛,约 2/3 的病例临床体征有板状腹,近半数病例自述有胃病史。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原发病为消化性溃疡者 22 例,炎症 4例,肿瘤2 例,外伤 3 例。穿孔部位:胃 6 例,十二指肠 17 例,小肠 3 例,结肠1 例,阑尾 4 例。

1.2:检查技术

为了研究胃肠道穿孔的放射线诊断价值,我院选取了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入救治的52例患者作为相应的研究对象。将26名患者术前均进行了立、卧位 X 线平片及CT 扫描检查,CT 采用 SIMEMNS 螺旋 CT 机,层厚和层距10mm,螺距 2.0。扫描参数为 120KV,200~220MAS,距阵 512×512。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用量90~100ml,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注射,注射流率 2~3ml/s,窗宽 300,窗位 40。同时对各种病因所致的胃肠道穿孔的 CT 表现特征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利用常规的x光进行扫描,将扫描出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分析诊断。

1.3:诊断价值的评判标准

通过相应的手段检测我院将5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诊断价值的评判主要是比较有效的诊断率,确诊率,诊断的精准率以及诊断的图像的可读性为标准。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影响资料按照以上几点标准作出相应的测评。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52例胃肠道穿孔均经手术证实;CT诊断与术后符合者23例(91.9%)。3例术前CT未能明确诊断,其中1例为胃后壁穿孔,1例为小肠穿孔,1例为阑尾穿孔。CT提示穿孔部位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对照:胃(11/13)、十二指肠球部(11/15)、阑尾(2/3)、小肠(1/3)、结肠(2/3)。本组病例中,腹腔内发现游离气体39例(86.5%),气体以膈下、肝前上间隙最多见,形态主要为月牙状、小泡状、不规则形为主,气体量多少不等。所见2例刀伤所致穿孔者腹腔内游离气体量较多,且较为分散,如肝肾隐窝、脾周区域均见气体积聚;腹腔积液29例(78.4%),积液多较局限,局限于穿孔区周围、胆囊窝、网膜囊、阑尾周围等处;胃肠道壁增厚、水肿或软组织肿块形成,腹膜、筋膜增厚或系膜增粗者总计26例(70.3%);脓肿3例(8.1%),其中1例脓肿内可见多发小泡状气体积聚。X线诊断的26名患者之内符合患者实际病情的有19例,占有总人数的76.9%,影响学图像是可见腹壁下存在游离气体,剁成新月状或者弧状。

3:讨论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胃肠道穿孔对于人身安全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胃肠道穿孔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为其最常见病因,其急性胃肠道穿孔患者会因为穿孔后的消化液大量流出对腹腔造成伤害,引起细菌性,化学性的腹膜炎,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中毒性休克。传统影像学检查主要为胸、腹部透视或摄取立位腹部平片,CT检查作为腹部X线平片重要补充手段,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有明显优势。现将我院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入救治的52例患者作为相应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相应的诊治。通过分析可得传统的x线摄片的方式的有效(有价值)的诊断率。胃肠道穿孔患者多数病者有溃疡病史,急性穿孔前常有溃疡病加重的表现。穿孔时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痛,很快扩散到全腹;常伴有出汗、四肢冰冷、心慌、气短等休克现象;可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病者呈急性病容,腹式呼吸消失或减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上腹部与右下腹部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腹腔感染时血象白细胞升高,腹腔穿刺可抽出含食物残渣。临床上,凡突发腹痛且其他症状、体征均疑为胃肠道穿孔者,最方便、最经济的实用影像检查方法便是X线平片,但存在一定限度,约有20%~30%的病例X线平片未能作出肯定诊断。CT检查作为腹部X线平片重要补充手段,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有其特殊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胃穿孔患者诊断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气腹状况,关于气腹的显示方法,一般是采用透视与照片检查。尤其是少量气腹的显示则尤为重要,如病情允许,立位透视并转动体位观察,此时往往能显示膈下新月形的游离气体的存在,因为气体总是具有浮游到腹腔最高处去的倾向,确定了膈下游离气体后,应即时照片以供临床参考。在病情危重而不能坐或站立时,可采用仰卧侧位投照,此时气体可上升至前腹侧壁,可以见到腹壁与肝和肠之间有气层,使肝前下缘和肠外壁显示。CT检查对于腹腔积液(血)的显示也是十分敏感的,较少的液体积聚即可被发现,但CT不能判断积液性质,诊断时尚需结合其他征象及临床、病史等。肯定为穿孔诊断时,根据积液、积气位置及胃肠壁等异常改变等,可进一步提示穿孔所处部位,进而判定穿孔原因,但应结合临床及病史等相关资料。腹部X 线平片和 CT 扫描对腹腔内游离气体的检出比较,传统诊断胃肠道穿孔的方法为摄取腹部站立位或侧卧位 X线片,以膈下或腹壁下有无游离气体作为主要判定依据,据文献报道其阳性率为 70%~80%,本组阳性率为68.9%,与文献报道相近。X 线平片出现假阴性原因较多,如穿孔小或为含气少的阑尾、小肠,穿孔后气体溢出少或被吸收;非膈下积气,如腹膜后、小网膜囊、阑尾周各组织脏器间隙内的小气泡在 X 线平片上均不易显示。另外,当患者保持某一体位时间较短,分散在腹腔内的游离气体尚未聚集到膈下或腹壁下时摄片,亦可造成假阴性。

所以通过本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病情不是特别严重,使用x光检查的方式相对较为经济实惠,但是如果想要确诊病情最好要使用多层螺旋CT造影,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综上所述CT对胃肠穿孔患者的诊治价值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郭兵文,李安松,何发清,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4,20(7):920-928

[2]郭春梅,李亭,王军,等,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3 ,28(4):544-545;

[3]李岩,x线与CT在急性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社区医学杂志,2014.23(11):51—52

论文作者:董树君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放射线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董树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