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改革创新论文,农业现代化论文,农民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3-0030-06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信息化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社会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形势下,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关系到我国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而从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的实质看,其基础是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就会丧失动力,农村发展也就是无源之水。推动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技术与经营人才,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十八大均将新型职业农民确定为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2014年,教育部与农业部联合下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农村职业教育是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任务的主体,加强当前农村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培养能力、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 从现阶段农村发展的现实看,我国正在发生着几乎所有世界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所经历的变化:一是城镇化导致大量原有农地转为城镇和各类非农用地,大量的村庄和农地消失,许多农民丧失了从事农业的基本条件;二是城市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流向城市从事非农生产。这是现阶段农村的两个核心特征,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中都对此进行了应对。 在这一核心特征之下,基于我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结构也呈现了自身的特征。一方面,随着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小农经济和农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在不断瓦解和演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改革动向,更为农业集中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农业的低收入状况唯有在高度城镇化之后,减轻人口压力,建立规模农业,才能得以解决。[1]与此同时,城镇化对农业人口的“抽取”,意味着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会不断扩大,通过较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原本分散经营的农户可能逐步实现农业集中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大量现代化农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的出现成为一种趋势。另一方面,与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日韩等国一样,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特征和资源禀赋条件下,即使是在高度城镇化时期,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农村地区;即使是高度产业化的农业发展阶段,小规模的农户分散经营将会是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这两个基本特征在部分山区体现更为明显。因此,准确把握农业规模经营和分散经营长期并存的现实,是理解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关键所在。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的是,由于分散经营和小农经济的天然缺陷,我国必须走产业化农业发展道路,通过一段时间,在小规模经营大量存在的同时,逐步转变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实现集中经营。在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高科技含量发展的同时,实现农业从业人员的高素质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但是,不管是集中经营的产业化农业发展模式,还是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虽然在技术需求的层次和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从本质而言,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没有区别,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需求没有差别,对农业产业经营能力的需求也是共同的。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经营能力,其核心与关键都是“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与农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农村社会形态也将发生相应的变迁。虽然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农村以村庄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将长期存在[2],但是,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空心化”的状况不但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能力,同时也给农村稳定造成各种不确定因素。农村“空心化”与农村成员的“原子化”,将对农村社会形态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变迁,意味着传统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及教育活动等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3]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特征的重要描述。不难看出,农业现代化既包括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生产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又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4]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以及发展理念的进步,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经历了由狭义走向广义的过程,不仅仅关注农业生产技术或者生产手段的现代化,还包含了组织管理、市场经营、社会服务和国际竞争的现代化。[5]围绕这一发展目标,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面向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提出“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对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进行了规划。 综上不难看出,我国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业经营模式以及农村社会形态变迁的现实,虽然制度和政策层面的支持与改革需求较为强烈,但是,作为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的关注更为重要。换句话说,如何培养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人才,进而引领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关键所在。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要实现传统农业改造,必须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现代农业要素的提供者主要是专业研究人员,农民的作用“是作为新要素的需求者来接受这些要素”[6];促使农民接受并有效使用现代农业要素的关键是向农民进行投资。换句话说,要推动我国农业从业人员逐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关键在于推动面向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强化其人力资本积累。在我国农业推广体系近年来得到逐步恢复的背景下,构建与之对应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针对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既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7]各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在知识、技能与素质方面要求的差异较大,因此,培养侧重点有所差异,课程与培训安排上将有所侧重。从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看,主要包括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企业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任务也是面向上述新型经营主体。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的特殊性,农业现代化必定要走多元化的实现道路,既有“土地大集中、资本大投入、装备高科技、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8]的“高大上”模式,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目前人地关系和耕种条件,充分考虑大量并长期存在的分散经营的小农。因此,面向农业现代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多元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培养满足不同条件下需求的农业从业人员。 结合农业现代化内涵分析与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状况来看,无论属于哪个类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内容和方式的重点都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现代农业技术是基础。技术就是生产力,传统农业生产条件下农民的农业技能都是通过祖辈代代相传的,一般很少通过集中教育;而农业现代化必然伴随着农业耕种技术、种子技术、养殖技术等的改进以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同时,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工技术也必然得到重视。但是,因为我国的小规模农业经营以及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大大下降的条件下,现代农业技术的扩散与传播受到了较大限制。发展现代农业,其基础就是要让农业从业人员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在农业劳动经验的基础上,按需掌握现代种养殖、农业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现代农业技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基础内容就是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相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情况,如于敏等人对宁波511个种养农户的调研发现,农户对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市场营销的需求量较大,有43%的农户第一选择为希望培训现代农业技术。[9]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两类新型职业农民都在这一部分有较强需求。 2.现代农业经营能力是关键。在农业分散经营的模式下,农产品很少进入市场;而现代农业发展必然要求农业生产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过去,“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等状况,是典型的因为农民缺乏市场意识和现代农业经营能力而导致的问题。因此,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意识与风险意识,对农产品市场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掌握一定的成本核算意识与能力,并能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形成一定的管理能力与经营素质。参与市场的程度是决定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核心,培养现代农业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尤其是生产经营型和社会服务型农民,现代农业经营能力培养是关键。 3.现代农业意识是重点。作为与传统农业的升级版,现代农业具有高产、高效与省力的特征之外,环境友好是最为重要的。过去很长时间里,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中环保意识的缺失,导致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为严重的农业污染国之一,如农药、化肥、农用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过度使用,在造成极大的健康危机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可逆的环境破坏。[10]要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污染,除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与开发污染低的农资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职业农民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农业生产不仅仅要追求高效益,更要追求高质量,生产出更为安全农业产品,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与此同时,也要培养农民掌握适当的保护环境的生产技能与农资使用方法。 从我国从事农业生产人才储备的状况看,是远远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的。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该普查每10年一次,为农业领域最权威的调查)的相关数据,无论是从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均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从2006年的数据看,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岁以下6 947万人,占13.1%;21-30岁9 184万人,占17.3%;31-40岁12 679万人,占23.9%;41-50岁11 021万人,占20.7%;51岁以上13 269万人,占25%。从文化素质水平来看,文盲3 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 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 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 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11],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因此,亟待加强面向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 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要求来看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亟待与职业农民教育与培训制度衔接与整合。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行体系的内容看,主要面向农村适龄人口提供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培训服务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但是,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制度的出台,需要从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培养手段和认证体系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进行配套。而现行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难以与职业农民培养制度形成有效的整合与衔接。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原有的功能定位、教育结构、培养体系、培养模式以及外部制度环境均未体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 2.农村职业教育缺乏适应职业农民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体系。现行的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面向“离农”需求,通过职业教育升学教育和转移培训,为农业从业人口提供短期的、临时的培训服务,培养与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面向的是如何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就业。尤其是近年来由于观念、就业因素的影响,农业职业教育进一步萎缩,招生规模与在校生规模缩小,举办农业职业教育的院校减少。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面既缺乏农业新科技、新品种推广等方面的培训,更缺少针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农业产业管理、经营的相关能力培养和现代农业意识的培育。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对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全方位变革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3.农村职业教育难以适应职业农民培养的多元化模式。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采取了传统的集中正规化办学的方式,非正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尤其是面向农业现代化需求的农民培训活动较少,一些项目的方式运作的培训活动,如“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也因为不可持续性而对新技术应用和农业技术推广作用较为有限。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来说,一方面,需要部分集中培养的正规课程培养,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过程中的理论性知识培养要求,尤其是管理、经纪和经营类和素质类课程;另一方面,农民参与培训更希望接受内容易学易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能边学边用的教学方式。目前我国农村职业学校从理念、条件以及师资均难以适应这种多元化需求。 4.农村职业教育最缺适应新型农民培养需求的师资力量。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与培训需要从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技能以及相关的知识和素质等各方面开展,对师资的要求相应提高,尤其需要教师,但是,从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在数量上存在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的状况。从中部某农业大省的调研看,该省2013年各县市重点办好的123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没有达到教育部明确的最低设置生师比例标准的超过1/3,其中以农业类相关专业的师资短缺尤为突出,遑论其他非重点农村职业学校。[12]另一方面,新型农民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一项探索性工作,对教师在知识、技能和素质上都有新的要求,因此,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只有进行全方位的提高,才能适应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三、以综合改革推动面向职业农民培养的农村职业教育创新 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具有更为重要的突出意义。基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和新型农民的培养要求,这一培养任务将主要由农村职业教育来承担。在城乡二元文明共生和一体化发展的新的文明框架中,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将对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农村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以培养面向农业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以教育综合改革的理念指导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围绕创新发展、系统综合与外部支持等教育改革着眼点[13],增强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14]基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以此审视农村职业教育创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一)系统设计面向培养职业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内容的系统性工程,这体现在培养内容的多元性和配套条件多样性,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也应该系统设计,全面推进。 1.进一步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制度。这一点在国际上有经验可以借鉴。如美国在2008年通过农场主与牧场主发展计划,通过专项拨款进行培训,并通过调整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专项资金支持等;日本也在2010年颁布的《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中提出,政府继续对农业学校进行财政补助,形成稳定地支持职业学校培养农业技能人才的经费制度[15],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得到完善。我国在《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基础上,通过修订法律,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纳入相关的农业法规,构建整套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制度。同时,将职业农民轮训和不定期培训常规化,依托农村职业学校形成稳定的培训机制。 2.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费制度。通过项目专项拨款与常规经费相结合的方式,为培养职业农民提供稳定的经费来源。加快建立与培养培训工作相衔接的监督机制与质量管理机制,确保培养工作的可持续性。 3.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证制度。通过构建一整套基于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体现职业农民普遍特征和地区职业农民特色的认证体系,并将认证体系与就业准入、薪酬等进行相应的挂钩,为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造充足的外部条件。 (二)整体改革面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模式 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农村职业教育将突出灵活性、易获得、多样性等多个方面的特征,既要考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又要考虑培养对象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以及参与学习与培训的方便。从整体改革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模式,需要培养机构、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的全方位改革。 1.办学机构多元化。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培养力量,引导具备相应的基层办学能力的相关机构,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广播学校等基层机构,积极参与合作培养新型农民,将培养资源送到农民的身边,方便乡村、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村社区以及家庭农场的农民参加学习和培训,体现农村职业学校职业农民培养资源的易获得性。面向职业农民培养的农村职业教育机构改革的重要思路是建立依托农村职业学校建立农民学院或者城镇社区学院。农民学院或城镇社区学院一般以原有的农村职业学校,联合区域内的相关高等职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以及有关培训基地设立,主要承担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与培训、新技术推广和其他的技术培训与服务。在建立长期稳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平台搭建、项目引导等方式,将农民学院或城镇社区学院建成固定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平台。 2.办学模式灵活化。在农村职业学校办学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通过改革办学模式,以机构办学为基础,采用城乡合作、中高职合作、普职合作以及“引智入校”(临时聘请农业类本科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讲座或者教学)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优质外部资源,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的培养能力与培养质量。 3.教学模式多样化。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要求和农民群体的特征,既要充分考虑培养过程的严谨性与规范性,又要考虑农民的知识程度以及对知识和农业技能的认知与习得特征。因此,培养单位要积极利用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相关机构的资源,开展合作培养,加强以现代农业技能为重点的实践性教学,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同步进行,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视频、远程现场教学、3G实景课堂、网络课程以及微课程等教学资源,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同时满足不同培养对象的需求。在教学方式上,按照不同教学内容选择全日制、脱产、半脱产、送教下乡、函授、境外考察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满足职业农民培养的多元需求。 4.课程体系的特色化。职业农民培养课程开发体现当地特色、符合地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与学习资料,构建特色化职业农民的课程体系,实现按需选课、按需教学。在特色课程开发上,要充分注重以相关学校专家团队为基础,联合本地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有关专家,组成专业课程开发团队,围绕地方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与特色产业,共同开发特色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特色专业课程。同时,结合区域地理、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中的基础类课程进行地方化改造,使职业农民的培养更突出为地方发展服务,逐步形成一批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品牌。 (三)以农村职业教育创新为支点,推动多方资源协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学校是基础,围绕职业农民培养来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是关键;以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为支点,撬动其他资源参与培养职业农民是重点;职业农民相关政策与制度完善是重要保障。正如有研究者所揭示的,教育嵌入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之中并受其深刻制约[16],因此,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必将受到外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阶层、城乡、地区等复杂因素深层次制约,通过“协同”的方式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改革。 1.“农、科、教”协同。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农科教结合”是重要的探索,推动各方协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科教结合”传统资源的当下意义值得充分发掘并创新发展。“农科教结合”主要是整合农业、科技和教育资源与力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17]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是基础,农业与科技是引导,通过搭建三者结合的有效载体,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实现农科教协同,合作培养,将职业农民培训落到实处。同时,也可以积极引导农村基础教育渗透农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为培养职业农民储备生力军。 2.人才培养与特色产业扶持协同。美国培养职业农民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倾斜支持农民发展特色产业。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目标是服务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也应该是依托相关产业展开。农村职业学校开设相关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课程应充分考虑区域内相关特色产业与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方向、课程以及聘请教师。学校应充分利用特色产业的专家资源,将产业发展需求与趋势及时融入职业农民培养的课程与学习资料。政府出台特色产业扶持发展规划与具体支持措施,支持职业农民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实现职业农民培养与特色产业发展互动,互相支持,协同提升。 3.公共财政支持与市场推动协同。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性质来说,它既具有公共性,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是农民的一种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因此,一方面,要确保政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培养、培训、认证、进修的系列制度,逐步形成基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认证体系。政府公共财政确保常规培养经费与专项经费,培养经费逐步增长。另一方面,在确保职业农民培养的公共性基础上,逐步引导职业农民培养走向市场化。通过建立竞争性机制,引导市场化资源进入培训,激发职业农民培养活力,提高培养绩效。引入培养券制度,建立多元化培养途径与投入体系,实现公共财政与市场化机制协同培养职业农民。标签:农民论文; 农业论文; 新型职业农民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论文; 农村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三农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改革创新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