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风险导向审计初探
李 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摘 要: 内部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在内部审计发展转轨的新型发展阶段,应根据新特点采取新型的审计方法,从而识别并预测风险。广泛运用数学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计算机等技术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与局域网、单位内网实现资源共享,获取信息,即获取审计证据。文章同时分析了我国开展内部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风险类型;方法;问题;对策
中国的内部审计事业走进二十一世纪,已经进入了一个与国际内部审计发展接轨的新型转型阶段,也即从传统的账务审计,制度审计向风险审计阶段转变,上升到组织战略高度的地位,深入组织的核心管理圈。既然内部审计已上升到组织战略的高度,根据新特点,就要采取新型的审计方法,从而识别并预测风险。
1 经济风险类型概述
不同的行业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即使行业相同而不同的组织面临的风险也是不同的,区别风险区别对待,明确组织风险的主要类型,是风险导向审计设计的基础。这就是风险导向审计的第一阶段。否则,就有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1)金融风险: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国与国之间的金融业务互相渗透和交叉,金融风险交叉传染的相关性增强,国际热钱的跨境流动,使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金融监管受到严重的挑战。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经济过热使金融风险增大。汇率、利率的变动均能影响组织的经济活动,使组织的财富发生转变。(2)财税风险:传统业务的衰落使现行税务成本增加,新兴网络经济使税务部门尚且无法适应,相关的政策还来不及制定或制定的政策不适应实际,造成税务中的税收盲区,从而导致税款的流失。(3)产业风险:与产业的周期性相关,组织不发展,会有风险;涉足新行业,同样会有风险。尤其在转型和扩张过程中,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可以说是决定组织生死攸关的大事。国家的宏观调控如紧缩也会形成风险。
2 内部风险审计的方法
开展内部风险审计,目前可以运用数学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计算机技术方法。风险的不确定性包括随机性和模糊性。对于随机性采取概率论方法研究,对于模糊性则采取模糊数学方法研究。用概率论方法研究测评审计风险,其数学模型如下:
AR=IR×CR×DR
阿波罗尼斯,又称“阿波罗尼奥斯”,与阿基米德、欧几里德被称为亚历山大时期数学三巨匠.“阿波罗尼斯圆”是他的代表成果之一:平面上一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比满足且λ≠1)为常数,则P点的轨迹是圆[4].
(3)阿尔及利亚黏土坝。阿尔及利亚黏土坝建于1969年,用灰色高塑性膨胀黏土修筑长10 km、高15 m的土坝。坝顶出现了扩张的裂缝,并在上游边坡出现了一些滑坡,故使水库不能蓄水。
防汛抗旱关乎民生福祉。伴随经济发展、财富聚集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对安全的要求也更高,很多地方变得“淹不起,旱不起”。因此,我们要更加关注民生、顺应民意,本着对生命的敬畏,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渗入到防汛抗旱工作的每个环节,尤其在今年气候异常条件下,要立足最不利的局面,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已属当前热门,需要制度创新,目前我国在风险审计方面的法律规章尚未建设完善,中国内审协会关于内审的具体准则有第16条——《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过程中缺少审计操作规程。在目前的公司治理架构下,是不能有效防止最高管理层逾越控制的。这就要求国家建立一系列关于风险导向审计的法律法规,从大的制度和大的环境上建立风险导向审计测评体系。
其中:AR为审计风险,IR为固有风险,CR为控制风险,DR为检查风险。
3 我国开展风险审计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3.1 法律法规政策有待完备
运用以上内部控制测评风险模型,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实施评价和测试,并根据测评结果及其对审计风险的不同要求,控制风险的大小,从而达到审计目标。统计分析法是根据需要的信息,选择统计工具,制定表格,进行对比分析,是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审计方法。尤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与局域网、单位内网实现资源共享,获取信息,开展内部风险审计。
3.2 科学完整的审计模型有待建立
由于尚未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审计模型和规程,审计人员在测试实质性程序时,往往无法确立审计目标与认定的对应关系表,没有针对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认定层次,帮助按照既定的审计模型和规程来设计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在设计细节性测试时也无法考虑样本量及选样方法的有效性。
3.3 风险审计人才有待培养
由于风险是一种可能性,有概率的大小之分,企业就要编制多个风险审计计划,或多层次审计计划来适应年度审计形势的变化,所以审计也要有分工,有专人负责账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这些传统业务,在做好账务审计、制度审计的基础上,风险审计才有质量保证。但目前我国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往往人员稀少,一至二人负担了全年的审计业务,业务量大,不仅人才数量少,而且审计人员素质也有待提高。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审计人员应具备会计审计、组织行业状况、法律与监管环境、经营目标和战略及其相关经营风险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审计人员是否在审计过程中坚持勤勉尽责、保持敏捷的判断预测能力,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效果至关重要。所以必须全面提升和拓展审计人员的现有知识体系。领导层应鼓励审计人员参加专业继续教育,努力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3.4 领导对风险的认识有待提高
目前有的领导认为审计就是查账的,审计业务仍停留在账务错弊审计阶段。还有把审计作为摆设的,因为政府规定一定规模的企事业必须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加强与领导的沟通,取得领导层的支持,在审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把财务审计委托给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从而从传统审计中走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风险审计的工作上来,从而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参考文献:
[1]吴玉琴.企业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相关问题探析[J].知识经济,2018(24):96-97.
[2]陈志强.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缺陷[J].审计研究,1998(5):48-49.
中图分类号: F239.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3872(2019)17-0184-01
作者简介: 李莉,女,会计师,研究方向: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