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江苏徐州 22101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泮托拉唑钠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患者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25例为泮托拉唑钠组,采用泮托拉唑钠治疗;另外25例为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泮托拉唑钠组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根除率比较泮托拉唑钠组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泮托拉唑钠组短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泮托拉唑钠比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起效时间更快,同时其安全性也较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泮托拉唑钠;奥美拉唑;十二指肠溃疡;有效性;安全性
为了解泮托拉唑钠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患者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现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详情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25例为泮托拉唑钠组:男性13例占52.0%、女性12例占48.0%;年龄在15-43岁之间,平均年龄(36.4±7.2)岁;病程在3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2.7±0.8)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例占32.0%、降部溃疡5例占20.0%、水平部溃疡7例占28.0%、升部溃疡5例占20.0%。另外25例为奥美拉唑组:男性15例占60.0%、女性10例占40.0%;年龄在16-45岁之间,平均年龄(37.2±6.8)岁;病程在4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2.8±0.7)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例占28.0%、降部溃疡6例占24.0%、水平部溃疡6例占24.0%、升部溃疡6例占24.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给予常规治疗,如使用铋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PPI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泮托拉唑钠组采用泮托拉唑钠治疗:令患者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501),40mg/次,2次/d;对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令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5588),20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d[1]。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评定
治愈:临床状完全消失,溃疡愈合,H.pylori根除;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溃疡基本愈合,H.pylori根除;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溃疡部分愈合,H.pylori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溃疡无愈合,H.pylori无减少[2]。
1.5 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泮托拉唑钠组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根除率比较泮托拉唑钠组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乃临床常见病,该病好发于秋冬季和冬春季,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且发病原因较多[3]。H.pylori感染、H.pylori黏膜防御机制破坏、胃酸分泌异常等是引起该病的最常见原因[4]。目前,临床上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除外科手术外,还注重药物的合理应用。
本文所研究的泮托拉唑钠和奥美拉唑都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常用药物,但关于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仍有一定争议。这两种药物均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抑酸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特异性高[5]。但相较而言,泮托拉唑钠在弱酸及中性条件下,稳定性更好,所以药效作用的选择性更佳;以及其还与肝脏细胞的色素P450亲和力较低,不会与其他药物发生较大的相影响,故不良反应也较少[6]。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泮托拉唑钠组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根除率比较泮托拉唑钠组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泮托拉唑钠组短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得出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泮托拉唑钠比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起效时间更快,同时其安全性也较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常青,李莉群,邹燕敦,徐力堃.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04):644-646.
[2]陈乐平.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性及安全性初评[J]. 当代医学,2016,(19):122-123.
[3]崔秀红.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1):189-190.
[4]徐瑞庆. 十二指肠溃疡52例治疗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21):86-87.
[5]王岩. 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98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海峡药学,2015,(04):145-146.
[6]冯学柱,韩红娟.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1):56-57.
论文作者:周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溃疡论文; 奥美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疗效论文; 差异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