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朱 洁
论文摘要: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努力根据教育内容,创设真实的生活背景进行教学活动,正如他所说:“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用在英语教学上,就是要在生活中去学英语,通过电视、广播、磁带、光盘来读活书。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运用,是指导和改变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初中英语教学
中国论陶行先生著作上洋洋洒洒的五百多万个字,无不充满了爱生、爱职、爱国的师爱观。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那么,如何以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呢?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 构建语言环境,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统一
1、提升生活环境,让教育融入生活
生活即教育,如何在生活中融入教育,我仔细研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发现,陶先生非常重视实践,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不只是学知识,更是在学技能,可以说是生活的技能,学习更应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这对于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因为生活和学习是相通的,需慢慢体会这一过程,生活中无处不体现教育的理念,过程的培养更重要,正如他所说:“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因此,我们需要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田沃土。
2、引导关注生活,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创设情景;利用体态语创设情景;利用课外延伸创设情景。有真实情景的课堂教学,其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包括课堂和课外在内的全部学习过程,它们都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而生活则是学生进行语言实战和获取知识的广阔天地。因此,不定期开设“英语角”、“每日一句”、“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查字典比赛”等课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教室之外的更宽广的英语学习环境。
二、设置“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境
“教学做合一”是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里的教学论思想,也是他整个教育思想和理论最为重要和核心的内容。行知先生提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必须是教学做合一”。他说“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一理论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强调实践。所以,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应在做字上下大功夫大力气,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1.帮助学生体验“做”的过程
实践出真知,学生学习英语获得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之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活动,找出某一个对象所拥有的特点或者是它同别的对象之间的联系过程。帮助学生体验这种“做”的过程,学生方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地积累创新和尝试的感性经验,从而理解和掌握英语学习的精髓与方法,最终建立起自我学习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譬如,我们在教授学生jump、sing这样类似的单词时,老师不仅仅教授其单词含义,还应该伴有动作,让学生充分理解单词本身所具有的含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一边模仿或者自编动作,一边不断地重复单词,这样学生自然会快速的掌握所学习的单词,并且能够时刻牢记单词的含义,下次在做类似动作时自然会想到所学的单词。
2.帮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处理问题
孩子有爱玩的天性,好奇心推动他们任何事情都想去尝试、去自己体验,可是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其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所以无法离开实物的支撑,动手去“做”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大量的感性体验和认识,获得丰富的表象,进而构成他们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做”实际上是年纪小的孩子学习知识、处理问题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譬如,在教授What’s that?这一句型时,笔者先重新带领学生学习了一遍What’s this?这一句型。我让学生先指着自己面前的课本,一边重复着这个句型,之后笔者再让学生和我一起指着讲台上我的教材,一边和学生说着,What’s that?最后笔者让学生重复做几遍我刚才教他所做的动作,并且口中配合上What’s this?以及What’s that?的句型,让他们体会这两句话之间所存在的区别。这样让学生重复的做动作念句型,可以很好地体会和发现这两句话的不同。
三、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明确指出,只有当教学活动贴近现实生活,方可以最大程度的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作为教师,应当最大可能得将学生解放出来,带领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让学生思想和行动能够真正的可以紧密的同学习目标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出融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气氛。
1、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学习知识
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充分的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理解和吸收。譬如,有教师在教学生学习What’s that?以及名词bird,flower时,会带领学生们深入到大自然中去,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校园和田野中走一走,看一看鲜花和小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和大自然,再结合现实中的物体,教授他们bird和flower。也有教师带上一朵塑料花或者是盆栽鲜花,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让他们比较现实中的花朵同人工的区别,接着使用What’s that?这一举行来提问上面所学到的单词,不断地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使用这一句型。
2、利用生活化的情境运用知识
生活化的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学习、理解和吸收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可以进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譬如,当学生掌握了bird,flower两个单词以及What’s that?句型之后,在课间休息以及午休的时候,教师会和学生在一起做游戏或者是散步,这是可以随手指向路边的花朵或者书上的小鸟问学生:“What’s that?”学生这时候就会积极的互动,开动脑筋,兴奋的回答我:“It’s a bird/flower.”这个时候,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时最得心应手,也是最自然的,并不是在课堂上死记硬背,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是填鸭式的教育。综上所述,英语教学跨越了课内与课外,将陶先生的生活理念注入英语教学大课堂,使英语真正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毕生的专业技能,从中我们获得了内在升华,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更向社会这个大舞台走近了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为了响应英语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必须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必须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抓。同时,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中,要自觉地贯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用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鲍玉芳.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英语新世纪,2011(02).
[2]梅娜.英语教学回归生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3]朱海燕.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30).
论文作者:朱洁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1月总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英语论文; 这一论文; 句型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单词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11月总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