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政策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建设论文,经济体制改革论文,理论论文,和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333(2003)05-0089-04
江泽民同志所作的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内容博大精深且富有新意。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报告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8个方面的任务。在报告提出的任务和完成任务所要采取的8个方面措施中,不仅肯定和坚持了13年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和政策,而且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政策。充分体现了“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1](30)的要求。
一、首次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是必然的,这个转变过程就是工业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从1952年我国提出实现工业化的任务起,经过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然而,我们的工业化任务并没有完成,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争取在21世纪的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物质技术基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发达国家都是走的这条路子。但是,传统的粗放式的工业化模式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也过量地消耗了有限的资源和破坏了环境生态。同时,由于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也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十六大报告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突出的基本国情,根据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已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时代的现实,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第一次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2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够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二是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解决我国人均资源少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利于环境和生态保护,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四是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增加就业率;五是能够使我国高起点地加速推进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策,充分说明我们党能够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二、首次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乡建设统筹考虑的思想
由于各种原因,以往我国在研究和解决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时,思路往往局限在“三农”的框框内,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民论农民,因而不能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十六大报告在汲取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和我国过去在“三农”政策方面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小康建设必须城乡统筹考虑的思想。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23)这个新思想的确立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城市带动农村、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结构性问题就是城镇化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只有36%,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要低10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比要低20个百分点。全国近13亿人口,62%以上在农村,农村人均仅有二亩耕地。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且劳动生产率很低,因而,户均收入和人均收入水平也很低。200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66元,且地区之间、农户之间还不平衡,东南沿海的一些地区达到3500元以上,而西部一些地区还在1500元左右。尤其是农村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和6000多万刚刚解决温饱的人口。因此,解决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统筹考虑城乡经济发展问题。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不断地减少农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人均耕地占有量,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才能更好地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乃至国民经济结构,才能不断地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从而按照十六大报告规定的时间表实现农业乃至农村的现代化,在农村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也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小康社会的建设,才能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小康。
三、首次提出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权利的思想
我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对官僚资本的没收和过渡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方式,积累了庞大的国有资产,加上改革前几十年的积累,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这些国有资产形成的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国有资产数量的增多和经济关系的复杂化,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在对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同时,也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远远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运营效率低下,盲目重复建设现象普遍,收入分配混乱,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二是政企职责不明,政资机构不分,一些政府部门仍然同时兼有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和社会管理者职责。三是出资人职责由多个部门分割行使,管人、管事与管资产相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国有资产作用的发挥,也严重地阻碍了全面小康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此,十六大报告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25)十六大确立的这个新体制将打破现存的中央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唯一代表的格局,彻底解决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和中央政府无力管好全部国有资产的问题。对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如何分工的问题,报告指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1](26)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行使出资人职责的体制,有利于明确界定二者各自管理国有资产的范围,有利于确定二者对所辖国有资产的管理、处置和收益的权限,有利于发挥省市两级政府的积极性,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搞活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四、首次提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建国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这个原则只承认劳动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尺度,否认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实践证明,这种单一分配标准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开始了对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分配制度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党的十三大提出:个人收入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2](16)党的中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制度”,“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3](19)十五大进一步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4](25)十六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28)十六大报告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论述的创新之处,就是第一次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确立为分配原则。这一创新思想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意味着各种生产要素的流通及其在生产经营中的投入,都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向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支付代价,或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带来相应的收益,从而形成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可以说,十六大报告的这一论述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只有确立这一分配原则,承认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参与分配的合理性,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
五、首次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思想
建国后,我们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分配上“吃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地打击了企业和个人的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从而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改革后,我们认识到必须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摒弃平均主义,奖勤罚懒,讲求效率,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讲公平,才能保护弱势群体,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那么效率和公平二者是什么关系呢?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此问题的回答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4](25)但由于十五大报告没有阐述“什么时候讲效率,什么时候讲公平”,因而在实践中当公平和效率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二者的关系。十六大报告在总结了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分配领域的不同阶段的任务的认真研究,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1](28)这一政策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确定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这两个分配阶段所要注重的侧重点,即初次分配领域以讲求效率为主,再分配领域以讲求公平为主。这一政策的意义表现为:一是解决了效率和公平的矛盾,使二者能够相容;二是使效率和公平能相互促进,通过在初次分配领域强调效率而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在再分配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
六、首次将就业问题纳入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
宏观调控是政府通过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行为。实践证明,实行市场经济就必须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各企业的分配,主要靠市场机制来调节。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它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的缺陷。而且,在某些特殊环节中,市场机制本身不能正常起到自动调节供求平衡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这里所说的调控包括调节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宏观调控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4](26)没有把就业问题纳入其中。尽管多年来我国通过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扩大了就业总量,拓宽了就业渠道,改善了就业结构,从1990年至2001年使从业人员规模由6.5亿扩大到7.3亿,但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总量性矛盾。根据有关资料,我国15—64岁人口2000年为8.5亿,2010年将达到9.7亿,2020年将达到9.97亿。预计在“十五”计划期间,全国新生劳动力供给将达到4650万。目前城镇尚有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4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二是结构性矛盾。随着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下降,释放出大批剩余劳动力;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企业关闭破产,大批职工失业;企业管理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大量冗员需要分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行业将受到冲击,将加剧结构性失业现象。根据我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1](30)尤其重要的是,在党的代表大会文件中,第一次把“增加就业”列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中,与“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并列,这充分说明了党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七、首次提出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在改革开放前似乎已经解决。但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些传统观念的突破,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应如何概括,理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于1992年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373)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述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1993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19)十五大报告又重申了这一政策。十六大报告在肯定了上述思想的基础上,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1](28)的思想。这个论述清楚地为我们规划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关于“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这是党的几次代表大会文件都一贯主张的,是毫无问题的。关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也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惟独“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一政策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政策是建立在如下思路基础之上的:一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是市场经济社会收入水平格局的普遍现象,是收入分配的规律。二是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只有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才能使更多的人进入小康行列,从而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是中等收入阶层的建立和扩大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衣食无忧”是中等收入阶层的典型特征。因此,一个国家的中等收入人口越多,社会也就越安定。十六大这一政策的贯彻实施必将把我们带入全民富裕的小康社会。
标签: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十六大报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