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德育思想与现代价值反思_陶行知论文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与现代价值反思_陶行知论文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及现代价值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行知论文,思想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德育思想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他一方面批判继承了我国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吸收融化了西方现代德育的先进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不断进行回眸和前瞻,创立起一种既适应中国国情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内容丰富、原则和方法独特,不仅在我国现代教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德育的改革与创新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历代统治者均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孔子主张实行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但他更主张的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注:《论语·学而》。),孟子也说过“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注:《孟子·尽心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也十分强调德育的重要性。1919年,他在《新教育》一文中提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指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注:《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第471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913年5月,他在《为考试敬告全国学子》一书中写到:“德也者,所以使吾人身体揆于中道,智识不致偏移者也,身体揆于正道,而后乃能行其学识,以造人我之幸福;学识不致偏移,而后乃能指挥身体,以负天降之大任。道德不立,智勇乃乖。”“败德之人,不得志害身家,得志害天下”,“世顾有无德而能善其终者乎?吾辈学子可以深长思之矣”。(注:《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第21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德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从以上二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先生在强调德育思想的重要性时,把着眼点放在当时严峻的社会环境中,论述了道德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把道德的作用上升到“做人之根本”的高度。从当时的现状来分析,陶行知先生生活的年代,中国正处于生灵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机之时。国难当头,“中国的出路在何方”?这是当时许多爱国人士积极思考,并为之而奋斗献身的事业。陶行知先生从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出发,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国家万年之根本大计,而德育更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否则“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先生的德育重要性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时代是人类交往日趋频繁,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那么中国要在新世纪步入世界先进国家之列,必须尽快提高全民的基本素质。而基本素质的提高应当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其中加强德育对于当前提高全民素质意义尤为重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持续较快增长,社会物质生活得到了空前提高。然而,这种物质财富的增长,却由于精神生活的相对滞后而日益处于失衡状态,长期以往,势必造成整个社会的畸形和价值意义的崩溃。可见,德育的功能不足或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的构筑,当以德育为其主导,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必然抉择。

二、德育的内涵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德育的目标。陶行知先生关于德育的目标论述是很明确的。他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注:《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第482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他还说:“真即善,真即美,真善美合一。让我们歌颂真善美的祖国,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的创造。”(注:《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第599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可见,求真、求善、求美是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真谛。在陶行知看来,“真善美”是一个人最理想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他在道德教育中有着深刻的涵义。所谓“真”,一是指教育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另一是指教育对象“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谓“善”是指“智仁勇”,即我国古代提倡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道德精神。所谓“美”,是指“真人”的内在要求,即建筑这样的人格长城:自尊、自立、自强。在真善美三者之中,“真”是核心,由真而善,由真而美。因此,陶行知主张德育工作要教育学生在学问上、政治上刻意追求真理,使他们的个性更趋完善;在教育内容上,以真理育人;在教育态度上,以真诚育人;在教育主体上,以真人育人。与此同时,要使学生在灵魂深出“建筑人格长城”,达到个人完满发展的重要目标。

由上可见,陶行知所阐述的“真善美”与现代教育关于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相一致的。它不但关注个体的发展,并且着力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符合现代人生观的要求。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作为社会实体来说,要求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作为一个价值存在者来说,又要求真、善、美的和谐人格。人的社会价值离不开社会的存在和社会的需要。教育的过程就是提高人的价值的过程。一个全面发展的新人,就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一个完整的人,而完整的人,不仅指身体、精神、情感、情绪和感觉诸方面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是指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了和谐的一致。要塑造这种具有整体人格的现代人,就是采取求真、求善、求美有机的内外环境整合的教育方式。因此,现代教育要求德育工作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真善美的人。

2.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是陶行知先生整个德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并以“爱满天下”作为前提而展开。(1)爱国主义思想。陶行知指出:“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一个人的本分,顾亭林先生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觉得凡是脚站中国土地,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注:《陶行知全集》第五卷[M]第67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在陶行知看来,国家和个人是不可分的,个人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我们生在此时,有一定的使命。这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这是我们对于千万年来祖宗先烈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亿万年后子子孙孙的责任。”(注:《陶行知全集》第五卷[M]第56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爱民的德育思想。他说:“大德不能小于‘天下为公’。人民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是人民的亲人,是必须亲近,打成一片,并肩作战。”(注:《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第511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注:《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第586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我们要跟老百姓学习,学习人民的语言、人民的情感、人民的美德。”(注:《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第633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3)“立大志做大事”的艰苦奋斗精神。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陶行知先生均是“追求真理做真人”的榜样。为了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他始终提倡人类的勇敢精神。他认为“勇敢的活才是美的活,勇敢的死才是美的死。”(注:《陶行知全集》第五卷[M]第326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人生是患难与欢乐所织成,追求真理的人是要以与患难搏斗为乐。”(注:《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第520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陶行知先生丰富的德育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支柱。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它始终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进入新世纪,面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团结和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要继承陶行知先生的爱民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地主动地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一切行动的最高标准,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全面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要务。再次,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和严酷的社会斗争中形成的一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俭朴勤奋的不屈不挠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就来源于这种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传承。当前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多人抛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尤其在广大学生中,这种倾向比较明显,青年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所以在当代中国仍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实施德育的措施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过程中独具慧眼,坚持“教学合一”,总结出了独具特色的德育方法,不但丰富了生活教育理论,更为提升现代道德和精神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德育方法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1.德育必须注重知情意合一。陶行知认为,“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注:《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第367-368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在行与知的关系上,先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行动产生理论,理论指导行动。因此,学而知之、思而知之固然重要,但更应重视行而知之。陶行知抓住了由行到知的转化,从而完成了知行统一的德育过程。(2)情感是促使知识转化为追求真理的信念的催化剂,情感来源于认识,没有正确认识的情感,只能是缺乏理智的情感冲动。陶行知所说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对于工农大众的真情。(3)“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奉行”,实质就是信念与行动的统一。陶行知要求学生树立理想社会的信念,追求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的理想,在行动上则应服从社会与大众的自我牺牲精神。(4)在追求真理的行动中,培养人的意志。陶行知提倡的意志教育,不是培养只为达到个人目的的意志,而是培养适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

2.德育必须注重社会实践。这是陶行知针对民国时期“教育与训育”分家的情况而提出的德育方法。他认为,品德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特点,传授道德知识为第一步,而更为重要的是把道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德育与智育对立,是品德教育最大的不幸。应当运用“教学做”原理,围绕着“事怎样做”这个中心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修养品德。他还认为,在品德修养过程中,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最大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参与现代人生切要的生活”,教师在学生进入社会行动之前,就应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真伪、公私、义利的能力,让他们在一举一动前能下最明白的判断。这些均是品德养成的要素。陶行知还强调,知识品行合一的德育方法,寓理于事,品德教育需要这种潜移默化的方法。

3.德育必须注重师生互学的方法。这是陶行知为确立新型的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而对教育者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德育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涵义:(1)要求师生共同生活,甘苦共尝,心灵沟通,以便了解学生周围的环境以及学生的思想和需要,从而拟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方案。(2)教育者放下“教师爷”的架子,与学生共学共事,平等相待,教学相长,从而养成尊师爱生的民主风气。(3)教师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与学生共守规章制度,言传身教,砥砺品行,有助于师生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风尚。

4.主张寓德育于美育中。美育是指通过情感途径使主体受到感化,经过审美深入人心,从而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完善的品德。陶行知在培养“真善美的活人”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美育感化的功能。他把建设美丽的环境看作陶冶学生精神状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提倡师生在创建美的校园过程中,“过艺术的生活,受艺术的教育”,用美术的精神改造学校、改造社会。他又把艺术教育列为生活教育的一项课程,通过分门别类的艺术技能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他还重视诗教的艺术,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诗,感召人们为大众服务,为国家的兴旺发达献身。如“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注:《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第27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这自勉并勉人的诗句,反映了陶行知高尚的人生境界以及他矢志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使生活教育的内涵更加充实,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得到统一。

总而言之,陶行知从自己长期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现代德育理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他的德育思想与实践,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中国社会的特色,既博大精深,又具体可行,对我们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  ;  ;  ;  ;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与现代价值反思_陶行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