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中国科技事件 关注世界科技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论文,中国论文,进展论文,事件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由中科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中国科学报主办,联想集团协办的两院院士评选’96中国重大科技事件活动,1996年12月24日揭晓并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在新闻发布会上宣读了’96中国重大科技事件。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报、北京日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科协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华工商时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工人日报、中国新闻社、北京周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香港大公报等都作了报道。
新闻发布会后,我们还收到一些院士寄回的评选推荐信,他们是:武衡、朱高峰、方俊、王方定、邱大洪、刘广志、陈敬熊、庄松林、席承藩、黄文虎、马建章、杨立铭、钱令希、郁铭芳、张炳熹、梁应辰、余国琮、朱永■、周翔(排名不分先后)。
现将中科院常务副院长路甬祥、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刊登如下。
由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中国科学报社联合主办,联想集团协办的两院院士评选’96中国重大科技事件,今日隆重揭晓。刚才,朱光亚院长宣读了经过400多位院士评选出来的十项重大科技事件。这次评选结果,反映了两院院士对1996年发生的重大科技事件的判断与选择,反映了他们关注的重点。
当选的第一条新闻是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累计推广面积26亿亩,增产粮食2600亿公斤。这说明两院院士都非常关心农业,关心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来解决我国的农业增产、提高粮食作物的品种和质量问题。杂交水稻的成功不仅是科技界多年奋斗的结果,而且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李鹏总理曾给予很大的关注。小平同志早年就讲过,中国农业的出路,最终还是要靠科技,特别是要靠生物技术。所以,我觉得这是评选当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关注农业,关注科技兴农。
第二条是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在世界上首次合成、鉴别了新核素镅—235。这也说明院士不仅关心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能够推动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而且也关注基础研究领域的进展。因为大家都意识到只有不断地拓展新的知识,不断增加对自然界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改造自然。我想这点也是院士群体的战略眼光所在。
在这十条新闻当中,有两项涉及到科普方面的内容:建国以来第一次召开了科学普及工作会议;百位两院院士举行了100多场科技报告会,这说明院士群体非常关注科学的普及,关注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关注我们各级干部的科技素质的提高。
同时,十条新闻中也有关于环保方面的,也有关于高科技及其产业化方面的。这也正确反映了我们国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实际进展情况。
在这次评选的新闻中,有完善国家科技领导体制、完善科技立法方面的内容。这也说明科学家强烈地意识到,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虽然受强烈的市场导向与需求的驱动,但是,对于长远的、战略性、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还是要靠国家来规划和加强领导,同时加强投入。这是我们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一个具有决定性的方面。当然,市场机制肯定是在基础的层面、广泛的层面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开发转化的领域里更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来驱动。
今天发布的新闻当中,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新闻。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两院的主席团提出倡议,两院院士要做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这说明两院院士非常重视道德学风建设,也反映了两院院士在提倡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思想、弘扬科学方法方面所承担的义不容辞的义务。
总之,这次评选的重大科技事件非常有特点,也是比较全面的。我非常赞成刚才何祚庥院士的讲话,唯一的一个稍显不足的地方就是科研成果少了一点,只有3项。这的确也反映了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科技、经济体制转轨阶段,正处在一个科技面临21世纪实现新的腾飞的准备与过渡的阶段。我完全相信,1997年不仅政治上有两件大事:香港回归、党的15大召开,而且科技方面也会有更多的重大成果问世。
最后,我还提出一个建议:我们不仅要关心中国科技的重大事件,还应该关注世界科技的重大事件。明年两院和中国科学报在评选中国重大科技事件的同时,也能够评选世界重大科技新闻,以表示中国科技界对世界科技进展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