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的教学方式,它利用教学软件,通过学生和计算机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把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来,使多媒体技术与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资源做到有效整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
一、多媒体与历史与社会教学手段的关系
媒体指信息传播的载体,如: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多媒体即多媒体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教师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通过多媒体作用于学生,并在这些媒体之间、媒体与学生之间建立逻辑连接,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从而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手段中其实已经包含了多媒体教学的雏形。例如,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一些课外读物,使历史与社会教学需要传达的信息通过文字的媒介作用于学生的视觉神经;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的语言艺术,使历史与社会教学需要传达的信息通过声音的媒介作用于学生的听觉神经;通过展示和运用直观教具增强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感知程度等等。这些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就是初级阶段的多媒体技术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上的应用。
然而,鉴于历史与社会学科自身的特性,不仅仅依靠在有限时间和范围内使用初级阶段的多媒体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需要。一个不争的实事求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现在学生从课堂外获取信息的能力已经部分甚至超过了教师。当他们怀着对探究历史与社会科学的憧憬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却被迫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听教师重复课文内容上的时候,他们心里产生的那种“历史与社会很有趣,而历史与社会课很无聊”的想法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为了能够切实完成现代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要求,能够在启迪思维的层次上开展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的和全面的应用势在必行。
二、多媒体与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整合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计算机不仅自身是一门学科,而且在更大的范围内正逐渐成为有效的教学媒体和教育管理的重要工具。多媒体历史与社会教学,是在教育活动中应用计算机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尝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深入推广,在中学,特别是大城市的中学里,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它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已经发挥出可喜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引起了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某些变革,并正在扩大这种变革。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应用多媒体教学开展的时间终归不长,因此还在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多媒体技术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发现问题的多种解法。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比较,最终得出一个最优化的结论。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计算机中有太多奇妙的东西,在这个领域中,信息以惊人的速度更新,能够极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计算机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充满幻想的空间里,学生可以尽情放飞想象的翅膀。利用计算机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2.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很多领域。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时,教师可以围绕课程主题,精心选取教学内容、理清历史与社会发展线索、设计丝丝入扣的课堂提问,对于一些比较难懂难记的史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历史与社会事件、基本概念、地图地貌,可以分专题到INTETNET的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的课件表现力强、内容高度浓缩、节奏快、效率高。能将大量 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凭的就是"一根粉笔一张嘴",是一种"单媒体"活动,而有关资料表明:通过听觉获取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取的知识能记忆25%,如果把听觉、视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就可高达65%!而多媒体教学恰恰是在视听效果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它以声光结合的手段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和心灵的震撼,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全身的神经细胞,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置疑--思考分析--解疑"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保持高度的兴奋,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例如《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个课件中,各种资料的出现设计为还是的形式、不同的动画,并伴有不同的声响效果,当德国出现时,我配以震耳欲聋的炮声,使学生对这个抢先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的急先锋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俄、法、英、日则同时出现,并配以急刹车的声音,以此来体现这四个国家继德国之后,一哄而上、纷纷在中国抢占地盘的情况;对于最形象的《时局图》,我在原图的基础上沿着熊、肠、虎、蛙、日、鹰一个物体的外圈各加画了一条封闭的曲线,其动画设计为闪烁,在声音效果上,前四个设计为激光,最后一个--鹰设计为的声音,以此来反映美国因故来迟而急不可耐的侵略心情。
参考文献:
1.张琴珠著:《课件制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2.朱桦主编:《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实验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计算机辅助历史与社会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论文作者:曾仁伦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社会论文; 历史论文; 多媒体论文; 多媒体教学论文; 学生论文; 计算机论文; 教师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