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本土化:通向诺贝尔奖之路(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诺贝尔奖论文,之路论文,本土化论文,科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接本刊1996.7第6页)
科学研究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科学研究又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分,诺贝尔奖更多地授予那些在基础研究中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创造性成果。这些成果具有极大的机遇性,对于科学家的素质和科研条件往往要求特别高,而其成果转化为应用通常要若干年甚至几十年之后。因此,能参与诺贝尔奖竞争的课题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在操作上却有很多细节问题。
一方面,科学研究需要有经济上的资助,另一方面经济上的迅速发展有赖于科研成果,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科学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但是,经济的运行注定是要以谋取利润为目标的,因此它不可能大量支持没有短期效果的科学研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主要还在技术的消化,大量的经济建设还不具备雄厚的实力,也缺乏前沿的高技术。面对这样的基础,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一部分的科研工作,必须受经济条件的约束。基础研究需要搞,但正如赵红州教授提倡的,只能是大科学小搞,小科学大搞。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
日本虽然有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在美国工作,而实际上以技术立国的日本人在基础研究上未必就比我国有多少优势。只是到了经济实力与美国接近后才真正加大了基础研究的投入。为什么?因为不从事基础研究,他们的技术要想更进一步就比较困难,而且美国对最新科学的垄断可能威胁着日本的经济发展。由此看来,科技投入尽管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基本上是要受经济规律支配的。
我国的科研投入确实很少,这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但是即使政策向科技倾斜,科研经费的状况也好不了多少。而科研人员为了养活自己,必定要向社会企业界寻求经费,因此选题也就无法摆脱经济效益的阴影。就是说,在目前的经济水平上,我国科研只能走以开发应用研究为主的道路。诺贝尔奖固然重要,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更重要。脱离现实而想获几个诺贝尔奖,对我们这样的大国,当然有可能,但是对中国科学的水平有多大的作用,就很难说了。有了经济的发展,有了技术的普遍渗透,国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在经济发展了的基础上强化基础研究,不仅水到渠成,而且能保持科学前沿的整体处于高水平状态。
当然,基础研究的水平不是一两年就能提高的,需要长期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所以我并不是提倡放弃基础研究。但是根据国力,基础研究只能局限在少数有传统优势的领域小范围开展。一个国家不会投入很多经费去研究不着边际的纯前沿理论,发展中国家更不行。集中几个学科还可以。瑞典、瑞士、丹麦、荷兰等小国家分别有29、14、11和10人获得诺贝尔奖,一方面他们有悠久的科学传统,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只集中在几个学科有突出成绩。此外,他们有很多成果是在国际合作研究中甚至长期在国外的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基础研究在国外做是完全可以的,而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技术则必须有本土化基础。
科学前沿·学派·学术中心
毫无疑问,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事的研究必须是世界的前沿科学。基础研究不是诺贝尔奖的根本标准,而前沿性才是它的重要特征。有开创性意义的理论创新、技术发现和研究方法都可能是获奖的条件。从研究规模来看,我国的科研人数多,涉及的学科相当广泛,其中不乏从事前沿学科研究的。但是这种研究有三方面缺陷:经费分散,与国内外重复的多,技术深度不够。超导和碳60的研究起点都不错,国家也重视,但是可以说,大多数研究都处在相同的档次上,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应用方面缺乏技术条件,而且不像国外有很多热心的有经济实力的公司支持。不能说我们的科研人员不卖力,也不能说他们素质低,国家的实情比什么都更有说服力。这就是科研的本土化问题。
除了科研条件差之外,还缺乏科学家群落,更具体一点,就是学派。我这里的学派包含重量级的科学大师和一大批在他的氛围下工作的重要科学家。科学是探讨真理的,科学学派并不一定要有共同的观点,但有共同的求真精神和统一的凝聚力。事实上,很多知名的学派内部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论,甚至是具有完全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组成。如果一个学派的所有人都遵循着一个导师的理论,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创见可言?如果不是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的接触和理论嫁接,又怎么能够开创新的学科?学派的价值在于它的号召力,在于它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学风方面的传统,在于它能使科研设备集中并形成某一学科的研究中心。这个中心不是一块挂在门外的牌子,而是国际科学家心目中向往的圣地。
从前沿学科的研究到科学大师的产生,进而形成有影响的学派,这中间都离不开本土化的思想。不是所有的前沿学科国家都有能力开展。一个国家首先选择资助的必定是这个国家有传统的或有意义的前沿学科,而有影响的科学学派与国家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又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学派的凝聚力应该包括它的设备条件、管理水平和科研人员的待遇。科学家没有不想出成果的。但是出成果也需要激励机制。为什么科学家要争发现的优先权?因为同行和社会对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的承认,既是科学家的成就的主要体现方式,又是分发奖励的主要依据。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或者说是经济收入和心理收入。收入差的研究机构其经费也不可能充裕,而这些都是由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对于发展中国家,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追求前沿学科的超前发展是不可能的。这不完全取决于人的努力,而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不排除个别学科的重点支持或重大突破,就整个科研结构而言,本土化是必由之路。科学中心的形成,无论从人才背景还是实验条件来说都带有明显的本土特征。
诺贝尔奖与中国科学
中国的科学家是普遍关心诺贝尔奖的,不仅因为它是所有科学研究人员所梦寐以求的荣誉,而且也确实包含着爱国主义的情结。诺贝尔奖与中国的关系,不外乎:1.中国为什么与它无缘?2.中国何时能获得诺贝尔奖?3.诺贝尔奖对于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4.怎样使中国跻身诺贝尔奖行列?
“为什么”有很多人探讨过,“何时”的问题很难说,科学成就是难以预言的。但是今后十年内一定有希望,不过不要期望太高,很可能是在国外从事研究的科学家,至少是经常跑国外的科学家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一个诺贝尔奖对中国科学的意义恐怕并没有很多人宣传的那么大。我们都希望能获奖,不过不是用某种特殊的手段去造一、两个诺贝尔奖,而是顺其自然产生。前者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维,以人为造势为能事,后者则常常被攻击为漠不关心。造势必不能长久。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也许会有一两个中国人,可是中国的科学未必有什么长进。美国几乎垄断了诺贝尔奖,岂是呼吁之声中获得的?是顺应历史发展的结果。无论人才、教育、经济、政治、管理哪一方面,都有整体的协调的进步,怎么会不出诺贝尔奖?美国的得奖者,很多是外国的人才流入的,得奖的其他国家科学家也有很多是在美国做出的成果。美国有自己的科学传统,亦即二三十年代起形成的科学中心的地位,有全世界最富裕的经济条件,这两者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缺一不可。没有科学传统固然吸引不了科学人才,没有经济待遇同样吸引不了一流的科学家。强行造几个实验室可以,但不可能满足中国庞大的科研队伍的需要;拿出一笔经费资助一些重要的课题和学术带头人,给他们高的待遇或条件(向美国看齐也可以),但是对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维持生计才是燃眉之事。这是一个巨大的诺贝尔奖人才库。我从不相信人为地弄出来的所谓科学接班人能有把握获诺贝尔奖。相反,那些踏踏实实埋头自己所钟爱的课题,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科学家,才有可能把自己的科研事业推向顶峰!混沌学的开创者们都是“地下工作者”,这种事例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屡见不鲜。
我们的政策有向造势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不只是中国科学的悲哀,也是传统文化的悲哀。历史的悲剧往往像幽灵一样难以摆脱。我很担心我们会造出一个诺贝尔奖来,于是国人欢呼,领导陶醉,而忘记了中国不发达的科技水平。诺贝尔奖我们等得起,科技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却刻不容缓。造出来的那几个科学尖子能否撑得起中国科学的大厦令人怀疑!但我从更多的求生存的科学家群中却看到了希望。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与中国的经济结合,投身到科学本土化的事业中。选题结合地方与国情,经费来自地方和企业,在不断的竞争中容不得他们做伪科学。因为不过硬的成果或技术将导致生产的失败,将端掉他们自己的饭碗。无论如何,一个经过如此残酷的生存竞争磨练出来的科学家队伍或科学研机构是有能力从应用科学走向前沿科学的。
本土化之路,是中国科学的希望,也是中国的诺贝尔奖之路。我们企盼世界科学中心能够转移到中国来。科研本土化就是让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就是把科学文化融合到中国文化之中。沿着科研本土化的方向,中国迟早会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到那时,中国的诺贝尔奖会像今日的美国科学界一样繁荣。想走捷径,求速成,不是造就中国的诺贝尔奖,而是毁坏中国的科学。(全文完)
(收稿日期 199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