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的选择途径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构建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的选择途径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构筑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的选择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信息论文,服务平台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11月8日中共十六大报告阐明了21世纪前20年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关系全局的八项任务,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面对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更迫切的要求。企业信息化建设既包含信息产业的崛起,而更重要的则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造。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使知识和信息的即时传播成为可能,使得信息资源成为现代社会宝贵的财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已经明显感到由简单的数据处理到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是提高经营业绩、巩固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信息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倍增器和催化剂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顾客需求瞬息万变、技术创新加速、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都相当程度地影响了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即3C——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企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管理思想上的变革(Revolution),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上的重组(Reengineering)和管理手段上的更新(Reform),在思想上实现“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转变;在组织上实现由“金字塔”式的刚性管理结构向扁平化和柔性化管理结构转变;在手段上实现向管理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变。企业的发展,应当依托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建立面向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体系,融合柔性管理、国际战略、KM(知识管理)、ERP(企业资源规划)、EAM(企业资产管理)、BPR(业务流程再造)、SCM(供应链管理及敏捷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PMP(项目开发管理)、VE(虚拟企业)、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DM(产品数据管理)等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自己特有的核心能力,以系统管理的思维和全球发展战略的眼光来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企业信息化主要是指企业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作为基础平台,使企业的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事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等业务过程实现数字化和规范化,并且保证这些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的互通、互建和互用,从而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促进企业的管理与技术的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及时的智能化决策支持。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包括数据的信息化、流程的信息化和决策的信息化三个基本部分,而信息的集成和优化标志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程度。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然进行有序的弹性调整。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综合各方面优势,利用信息资源对企业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变革,这一日益凸显的作用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共识。

1.1 有利于企业管理的整体性转变

信息技术实现了跨越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为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使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经营管理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促进了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尤其是随着WEB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化制造技术(PDM/CAM/VM/CIMS)、信息化沟通平台(SCM)、信息化服务网络(CRM)、信息化管理(ERP)、信息化决策系统(DSS/MIS/GDSS/ES)等各种新兴管理思维及工具的应用,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广域和开放。人的行为与企业的流程组成了一个整体的人机交互系统,形成信息—决策—实施的高度集成协同,极大地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观念的更新,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1.2 有利于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支持的作用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其实就是企业竞争之间争夺环境资源的能力,归根结底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中所特有的、最有价值的和最具优势和扩展性的战略性资产。如何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问题。

企业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信息服务水平,企业的信息服务不仅仅是对市场的环境、对手以及企业自身信息的收集、选择、评价、分析、综合,也是企业战略和战术的智能化决策的过程,从而为企业核心能力构建提供基础支持和长远指引。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竞争范围。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它可以直接影响企业价值链任何一环的成本,改变和改善成本结构。信息化企业成本的下降,其实质是通过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扩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范围,即利用企业的信息服务支持实现管理成本共享,并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管理效应,改变竞争方式,给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虚拟企业这种“战略联盟”组织形式成为可能,节省可以控制的柔性成本对外部需求作出敏捷的组织变化,促进了资源的最佳配置,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竞争实力。

1.3 有利于企业形成创新机制

企业创新的实质就是通过对关键的知识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在市场上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是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的决定因素。优势企业的成功实践证明,创新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信息服务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构筑了信息服务的技术平台,可以更好地将信息资源转化为创新的动力。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的创新能力变得至关重要,只有以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积极稳妥地进行过程优化、产品升级和市场扩展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交互达成前所未有的跨地区、跨国界即时流动,明显提高了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思路的效率,增强了把握市场和了解市场的能力。

2 整合信息资源的途径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发挥信息资源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但是,以往建立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封闭式企业情报室,停留在科技情报查阅检索的被动服务方式,忽视了信息资源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无法满足企业加快发展的需要。即使保留了相关部门,机制调整的力度并未根本改变功能退化的现状。建立行业性、区域性信息服务机构是政府社会化服务的一部分。在企业集团内部组织战略、技术、产品研究与信息服务一体化的研发中心成为新趋势。在这方面高新技术企业予以足够的重视,有的设立了CIO(首席信息官),与CEO(首席执行官)在经营决策中并驾齐驱,展示了现代企业与时俱进的面貌。因此,对传统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改造以及信息管理职能的调整应当有新的思路。

2.1 加快信息化建设,创建信息服务技术平台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规模化、全面化、组织化、规范化、集成化、系统化的新特点,这不仅需要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而且需要对企业的管理进行一次全方位变革。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企业的潜在优势逐渐地部署和实施。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当注意4个方面问题:

(1)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管理思想的转变和提高起着推动和支持作用,而管理思想的转变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应调整的必然结果。由于企业原有的习惯思维和传统限制,使得新的管理思想普及需要一个长期优化的过程。

(2)积极面对信息化建设,迎接新管理模式的引进。保证企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企业员工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项目管理思想来开展信息化建设。围绕企业整体目标,协调各部门人员的工作,对企业信息建设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层应当带头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放在信息化建设的首位,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注重质量,扩大规模,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信息网络建设相协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各方面的投入,逐步加以完善。

(3)强化企业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基础管理工作促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可以提高企业信息服务的效率。基础管理主要从基础数据管理、业务流程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其中基础数据管理保证企业的各种信息以一致的规范保证各部门信息的共享;业务流程设计的优化保证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和价值流的协调和企业业务效率的提高,现在企业管理的重点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实施BPR(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来更新企业的流程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了企业业务处理过程中要遵循的策略、制度、政策和法规。

(4)明确可行的目标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在企业进行规划之前,必须意识到信息化要密切结合企业的实际来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制定明确可行的目标,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范畴。只有量体裁衣,制定出适于自己企业发展的计划,才能更好地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和优势,以最优的效果来进行信息化建设。

2.2 开展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化

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信息服务水平正在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这也是很多企业面临的课题。提高企业信息服务水平,关键是实现企业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包括不同部门之间、企业内部与外部间及企业同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和共享,消灭企业“信息孤岛”的障碍。企业在信息集成的工作中,可以因地制宜地运用企业内部与外部、实时与非实时以及异构环境中的信息共享和集成技术,实现并行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和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从而进行信息资源优化,提高信息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的信息服务要本着系统优化的原则、从信息共享到服务共享和实现个性化服务,发挥信息技术对企业价值创新的支持作用。

2.3 重视对未来竞争情报研究的人才储备和技术跟踪

信息管理人员作为信息技术的推广者,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信息管理部门既是知识的窗口,又是企业智力资源中心。重视知识更新和跟踪技术进步,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前提与基础。强化信息需求的实现能力和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发挥“知识工程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拓展信息管理人员的选择渠道,通过调整人才结构来吸收非信息管理、非情报专业人才,经过再培养后,从事竞争情报研究。或调整企业现有的人才结构,不断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队伍建设。

2.4 风险预测与控制是企业信息服务的新领域

商业风险是指企业发展中的一种事件或行动对企业实现其商业目标和成功实施其战略能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企业受到的潜在的消极后果或错失发展机遇的威胁。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相关风险扩展了1995年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阐明的阿瑟.安德森商业风险模型(环境风险、程序风险和决策信息风险),增加了系统完整性风险、存取风险、可获得性风险、合适性风险和基础设施风险。对信息技术的高度依赖性使得新类型、新层次风险的威胁增加,这就使得企业应当具备一套预先主动采取的系统方法来识别、研究、衡量和监测企业的商业风险(包含信息技术相关风险)。从对商业风险的预测与评估入手来识别潜在的信息技术相关风险,而对风险控制过程进行持续的衡量与监测,是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相关风险管理的关键部分。由此可见,对企业的商业风险的管理是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的重要支持。

2.5 深化信息资源的环境建设

信息技术使得企业可以收集到庞大的信息资源,把信息资源提炼为知识后再进一步将知识激活为智力并使其成为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源泉才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企业不但要为自身价值链的增殖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还必须注意信息管理的“软件”支持。“硬件”是指包括信息化环境和基础在内的企业基础性设施建设,它是企业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软件”是在企业的“硬件”物质平台上对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它是信息资源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任何企业只有将“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才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决策,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知识支持。

收稿日期:2003-01-22

标签:;  ;  ;  ;  ;  ;  ;  ;  ;  

构建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的选择途径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