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特色社区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特色论文,城市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和完善文明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文明社区的建设管理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中心城区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实践,以求精、求实、求深的精神,形成组织管理群众化、社区模式多样化、资金筹集多元化、创建活动规范化等方面的良性循环,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群防群治,维护社区安全。同时,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方便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营造舒适的社区生活环境。使“日子越过越红火,人越活越精神”成为社区居民共同的感受,真正实现“社区我家,大家爱它”。”由此不断推进中心城区文明社区的建设。
发挥社区党建的龙头作用
街道工委、办事处应高度重视创建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发动组织驻地单位、居民积极参加共创文明社区、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力度;建立社区党建组织体系,开展建文明、树新风、做贡献活动,为社区居民多办实事,充分地有效地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龙头作用,使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形成合力;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规范居民自治组织体系。
营造良好的居民生活环境
不断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与精神文化需要,从为居民办实事问题入手。一方面努力创造居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把搞好为老年人、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青少年的服务作重点,根据社区不同人群的需求,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事业,解决社区居民的生活急需问题。把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当作一项“民心工程”,精心的改善和优化整体环境。大力拆除违法建设,坚持治理街头暴露垃圾,取缔无照经营,控制大气污染,绿化美化社区、家庭、街巷环境,建设社区精品街巷,宣传环保法规,提高居民环境意识,使优化美化环境成为社区成员参与文明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群众美化家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使社区环境质量、环境形象水平明显提高、为创建文明社区奠定基础;使城管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街道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社区文明环境建设得到保证。
建立安全社区,提高市民素质
加强综合治理,建立安全社区方面应以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市民文明学校、报告会、宣传栏、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对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法制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
结合实际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昆明、爱五华、爱社区的教育,以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活动,树立社区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社区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
充分发挥文明市民学校的作用,提高市民政治觉悟和文明素质。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融为一体,推进了地区社会公共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可以社区文体协会为依托,推动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居民广泛参加健身文化活动,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并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树立社区文明新风尚。用街巷文化、楼院文化带出生气,用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优化社区文化环境,形成社区文体活动红红火火的局面,推进文明社区建设。
解决居民就近看病,特别是老年人方便就医问题,普及保健知识,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是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大事。街道应立足不断发展完善社区医疗站点,形成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小病在社区就能就近治疗。重点解决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医疗保健需要,广泛地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保健知识宣传教育,促进社区居民逐步提高健康水平。坚持向居民进行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教育,提供咨询服务。社区医疗卫生要从医疗逐步延伸到防治、教育、保健、计生服务,不断适应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需要。
加强社区共建活动,推动文明社区建设广泛深入开展
发动驻地单位和广大居民共同开展社区建设,是推动文明社区创建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创建水平的关键。一方面努力为地区单位创造工作和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提供满意的服务;一方面加强横向联系和工作沟通,争取得到支持和帮助。以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为纽带,把地区机关、企业、学校、部队等单位和群众联系在一起,携手开展共建美好家园、同创文明社区的各项活动,使文明社区建设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从街道的实际出发,社区共建活动不仅要有居委会“一居一特”的创新实践,而且在连片社区共建上,还要不断推出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活动。
标签:社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