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中国文化论文,意义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著名语言学家克拉姆契(Kramsch)指出:“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密不可分”。[1]由此可见,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英语已不可替代地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之而来的英语国家对非英语国家的语言、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扩张和侵蚀问题也显露出来。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及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便成为众多英语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既要加强西方英美先进文化的学习,也要注意加强中国优秀文化的渗透,这已越来越成为我国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中国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问题
早在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就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首次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这篇文章引起了外语界对中国文化教学的关注。从丛教授在文章中指出:许多英语水平较高的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际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母语文化。例如,有些人不知被我们尊为“圣人”的孔子的英文译名应为“Confucius”,而将其称为“Kongzi”,闹出笑话。许多英语教育学者针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些调查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确实在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的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英语教材还是在英语课堂中,强调西方英美文化的教学部分大量存在,并且开设了很多以英美文化为背景和核心的课程。与之相反,在加强对英语国家各层面文化注入和了解的同时,对于语言输入国的本土文化——中国文化却少有重视。伴随着学生对英美文化了解的增加和使用,以及英汉双语表达英美文化能力的提高,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2]
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学生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甚是明显,这不得不引起国内外语界教育学者的关注和重视。针对此现象,笔者于2012年12月对所在城市的某重点初中三年级的一个普通班级的4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要求学生用英语简单介绍中国十二生肖和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并简单描述中国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测试内容的正确表述参照了《中国语言文化背景汉英双解词典》(1998版)、《中国文化掠影》(2001版)等。学生的测试结果表现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对于中国文化对应的英语词汇表达十分有限。例如:
1.There are 12 animals.Every year has an animal,my animal is Rat.
2.They will go home to celebrate the Yuanxiao Festival.
从例1中可以看出,学生想介绍中国的十二生肖,每年由一个动物代表属相,自己的属相是鼠。但他不了解英文的相应表达形式,而只能凭自己的理解来表达。正确的表达形式应为:There are 12Animal Signs.Every year is assigned an animal name.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Rat.
而例2中学生对于元宵节的表达用的是汉语拼音,说明该学生对于元宵节的英文表达形式完全不知,元宵节应表达为“the Lantern Festival”。
第二,对一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了解甚少,用汉语介绍尚有困难,更谈不上用英文介绍了。例如:
At the Spring Day,the family members have a dinner and watch TV together and fire guns.The old people give children some money.
从此例可以看出,这位学生对于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的节日知之不多,不知道春节的英语表达应为“the Spring Festival”。而且,他对于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介绍不够充分,仅仅介绍了全家人在一起吃饭、看电视、放鞭炮,家长会给孩子红包等活动,而对春节的寓意、内容等缺乏描述,例如,家庭团圆、包饺子、贴福字、守岁、拜年、逛庙会等众多活动。而且,将“放鞭炮”翻译为“fire guns”也是错误的,应为“light crackers”。
造成学生出现上述错误的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一方面,学生“失语”的原因是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本土文化知识储备欠缺,不具备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知识的能力。如果这种“失语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便成为空谈。
二、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本土文化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英语学习的本质与目的
在我国,许多英语教育者曾要求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完全摆脱汉语的思维和习惯,而完全用英语的思维和习惯来思考问题和进行交流,结果证明,这种要求实际上是不科学的,也是违背规律的。语言学家Medgyes说过:“第二语言学习者无论如何努力,一般是永远无法习得和本族人一样的语言能力的”。[3]因此,承认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也就成了正确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前提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只有承认中国英语的存在,才能科学地分析汉语对英语的正面及负面影响,确定哪些是在英语教学中可以保留并发扬的,哪些是必须摈弃和克服的。在英语学习中,也必须承认中国英语的存在,英语学习者才会真正了解英语学习的本质在于交际和运用,而并非抛弃母语而被外语所同化。
学习语言的目的一是理解他人,二是如何用该语言来表达自己。[4]200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5]显而易见,语言既是本国人彼此之间交流的工具,也是全世界人民彼此交流的工具。非英语国家的人是在已经掌握本国语言的基础上进行英语学习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在用英语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会夹带着本国语言的习惯和特点,中国人当然也不例外。例如,说到“戒烟”,英语中常见的表达形式是“quit smoking”,而很多人也会想到“give up smoking”,“stop smoking”等,其实这些表达形式也已被接受和认可。因此,要培养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正确理解学习英语的目的,认识到英语学习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英语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语境中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属于正常的语言变体,很多时候这些语言变体是有益于沟通和交流的,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学习英语当然也要接受和学习这些语言变体。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及民族认同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曾强调“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6]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情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认同感。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凸显的今天,加强我国各级各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的必要保证。而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仅仅依靠思想政治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将其渗透到其他各个学科之中。[7]《新课标》中也提到: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5],应该说,英语教学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应有效地、充分地利用这块阵地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及民族认同感。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底蕴的文化古国,中国文化在全世界人类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忽视和遗忘的。即使在英语如此普及的今天,汉语对于英语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例如,英语中的“jiaozi”“kongfu”等词就是源于中国汉语。早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就曾在宴会的祝酒词中讲道:“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seize the day,seize the hour.”这其实是将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翻译成英文,这也足以见得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在全球一体化日益凸显的今天,我们的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受到西方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的影响甚至侵蚀。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便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关键之一。
语言是表明一个民族特征和归属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文化体系当中最基本的元素。英语教学是语言和文化的教学,这便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学习和接受西方文化并不意味着盲目被异国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所同化而疏远中国文化。学习西方文化的前提是充分了解中国文化,从而达到提升自身鉴赏文化的能力和品位的目的。
(三)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目标,也是中国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新课标》对高中英语课程性质进行了阐释,提到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5]在今天,英语作为世界第一通用语言的地位是不争的事实,但与此同时,“汉语热”现象也在世界悄然兴起。如今,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加,中国在海外陆续建立了三百多所孔子学院,以推广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球的经济、政治实力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都日益提高。因此,中国加大力度向全球推广和渗透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也是顺应时代的需要。
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化的时机是否已经来临?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如何传播中国文化,用汉语还是英语?答案是:英语加汉语。[8]由此可见,不仅应在国内各级各类的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而且在国外的汉语教学中同样应加入中国文化的教学部分。目前,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关于中国文化的教育还比较少。一方面,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推广自己的本土语言和文化;另一方面,在当今国际舞台上,中国越来越需要用自己的声音来宣传自己、证明自己,这也迫切需要让全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综上所述,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同样需要了解中国。
三、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中国文化教育
(一)提倡学习“中国英语”——国际英语与本土英语的有效结合
语言学家Crystal曾主张,为了保证英语在国际范围内的通用性,我们必须要确立一个标准。然而为了体现本土化特色,我们又必须承认具有本土特征的地方英语。我们的原则是,在一个和谐的语言世界中,语言的通用功能与体现地方特色的本土功能两者都需要。我们的理论模式和教育模式应该允许这两种功能的相互补充。[9]国内语言学家文秋芳、俞希也曾提出:“英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不一定要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事实上,只有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才能确保英语成为跨国、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媒介。”[10]其实,这些理论也一直存在于我们日常的英语学习和英语使用中。在大家所熟悉的被各级各类学生广为阅读的英文报纸《21世纪英文报》中,就经常会出现一些国际英语与本土英语相结合的例子。例如:
1.So just have a try at this shorthand.(382 期)
2.In China,she backpacked and hitchhiked the Silk Road.(383 期)
对于英语本族者来说,例1中的“have a try”是一种比较生硬和别扭的表达形式,然而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则十分易于理解,这便可称之为具有本土特色的国际英语了。再如上文例2中的“the Silk Road”,指的是中国的“丝绸之路”,这并不是英语中原有的词汇,但它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甚至英语本族者所理解和接受,是典型的中国本土英语。
实际上,提倡“中国英语”的前提是搞清两个概念的区别——即“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与“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区别。前者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原有母语的干扰和负影响,将汉语中的语法原则和交际习惯生搬硬套在英语的使用中,导致在英语的交际中出现了不符合规范和原则的畸形英语。这是不可取的,也是要坚决摈弃的。像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汉语中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被翻译成英语竟成了“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就是典型的滑稽的“中式英语”的例子。而“中国英语”则是受到国内众多学者肯定和推崇的概念。汪榕培提出“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11]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four modernizations(四个现代化)”等就已经被国内乃至国际的英语语言学界所接受和认可。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首先要承认英语国际化的一面,但更要承认英语本土化趋势也是势不可挡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语的国际化也加速了英语本土化的过程。一味地强调国际英语的“唯一标准”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国内的英语教学应该强调英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双层英语教学,应允许并鼓励在英语学习中使用带有中国文化的正确的英语表达形式,克服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对英语的正迁移。
(二)调整英语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范式等,增加中国文化部分
对于课程的定义,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在我国,早在南宋,朱熹曾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在英语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不同教育流派从不同角度给课程下定义,例如,课程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是上课所用的教材;课程是从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等。无论课程的定义是什么,课程都必须有其标准,而课程标准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等。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编辑要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与深度。[12]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课程及教材的设置与编写当然要符合和体现上述的定义及标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英语的课程及教学应体现本民族的文学、民俗和生活。英语教学应在范围和细节上进行充分的选择。[13]
在美国,很多大学甚至中小学都开设“美国文化”、“美国历史”等课程,且本国大部分学生都会修学这些课程,这说明美国十分重视自己本国文化的教育。与此相比,中国的很多的大学英语课程中较少地安排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中小学的英语课程中就更少涉及中国文化教育了,这便导致我们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一旦涉及中国文化翻译和运用的时候便束手无策了。因此,在各级各类的英语课程中适当增加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风俗等方面的文化课程很有必要。这有利于中国学生熟知、掌握中国文化,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也真正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教材的编纂者应根据英语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英语基础,将中国文化部分编写进英语教材中,在编写的过程中可注重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综合提高,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
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这便要求英语教师要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教学,更是语言加文化的教学,而且是两种文化甚至多种文化综合的教学。董霄云曾指出:“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西方文化,而且要引导他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两种文化相遇,只有区别没有优劣;尽量去理解、容忍、接纳对方,而不是排斥、敌视、污蔑对方”。[14]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采用对比分析的原则,培养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比和鉴赏能力。例如,在讲到中西方节日时,教师可以将中国的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和西方的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中国的七夕节(Chinese Valentine's Day)和西方的情人节(Valentine's Day)进行比较,得出异同。同时还可以将和七夕节相关的词汇“bridge of magpies”(鹊桥),“the milky way”(银河),“matchmaker”(月老)等一并向学生介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表现相异时,教师应及时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清楚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同特征和表现,充实自己的多元文化底蕴和内涵。
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多渠道多途径地了解中西方文化。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作品,还可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有关中国风俗习惯的英文电影,收听电台或电视台的英语新闻、慢速英语新闻广播等。这些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更简单、容易,可谓是“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英语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注意包容、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抛弃中国文化而被别国文化所同化,应该做到找准定位而又不失自我。
(三)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质,增强其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感
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是人类文明继往开来的传递者和传播者。教师的工作,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5]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一个好的教师,应拥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这里指的多方面的才能,当然包括良好的文化素质与修养。教师除了钻研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16]
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师来说,他们既是语言的教授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文化意识的强弱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英语教学和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想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准确地导入中国文化,英语教师不但应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意识和修养。首先,教师应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增强自身对于中外文化的掌握和理解,广泛涉猎新鲜的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科学的文化态度和文化修养,在英语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跨语言交际的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既要接受和包容外国文化,又要善于把握和发扬中国文化,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来对待多元文化。
综上所述,教师和学生应共同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坚守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的同时,善于吸收包容别国文化,顺应时代发展,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多种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人才。
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育,是符合语言学习本质和目的的做法,是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责任所在。目前,中国英语教学的紧迫任务和重要挑战之一就是使“国际英语”和“中国英语”和谐共处,使学习者能科学有效地把握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和文化,最终达到提升语言交际能力和传承本土文化的双重目的。
标签:英语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国际英语论文; 文化论文; 中国语言论文; 国际文化论文; 英语学习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 新课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