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建筑总图设计也就是建筑总平面布置,是在保证生产、满足工艺和运输的前提下,结合场地的自然条件,根据卫生、安全、使用、生产等方面要求,合理确定拟建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路线、综合管线、绿化设施、美化设施等平面位置,使各类设施成为统一的整体,并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使人流、车流和设备、设施合理地组合,以获得安全美观、经济适用的建筑艺术整体。
关键词:建筑总图设计;方法;要点
1总图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的作用
①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审查工作时,建筑总图是一项重要的审查内容。因而,建筑总图设计人员一定要熟悉常用的一些建筑规范,同时还要对园林设计、文物保护以及市政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消防工程等内容有所了解,进而可以防止一些原则性问题的出现。
②在进行建筑工程总图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不仅考虑了工程的前瞻性问题,同时也对设计细节实现的可能性进行了考虑与研究。这样一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就可以顺利进行。
2建筑总图设计的方法
建筑总图的相关设计人员大多不会参与到具体方案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一些收集而来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同时参照相应的整理结果对初始方案做出一定的调整、验证以及深化。设计人员获取到原始资料之后,一定要重视原始资料的利用,同时还要和建筑工程涉及到的不同专业的人员展开沟通,并且要充分的掌握建筑总图设计的意图。总图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工程的地形地貌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如果建筑工程所处的地形较为复杂,那么设计人员要对地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改造,确保建筑工程与周围的环境统一协调。
在建筑总图设计工作中,其需要考虑到的内容和因素比较繁杂,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相关信息要素,都需要在建筑总图设计中有所体现,促使其相关工作较为流畅合理,尤其是在一些地形相对而言较为复杂的区域,建筑总图设计的难度更是比较大,应该进行全方位协调处理,促使其能够自身较为规范有序,并且能够和周围环境具备理想的协调性,较为和谐统一,最终形成较为理想的建筑总图设计效果。当然,对于建筑总图设计模式的运用,其不仅仅要关注到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全面性,促使其整体设计效果较为统一有序,还需要落实到一些细节进行把关,保障细节设计同样较为规范,能够对于后续施工形成可靠指导,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出现明显偏差矛盾。
3建筑总图设计要点
3.1建筑场地设计要点
场地设计是建筑总图设计中重要环节。建筑环境设计优劣与场地设计有着直接关系,还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设计工作。在进行场地设计时主要包含有如下环节:首先就是对建筑面积、范围等进行确定,还需要考虑室内外地坪的标高,只有这些数据确定了之后后续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展开;其次,当确定了上述数据之后,根据室内外地坪标高确定出建筑场地土石运输工作量和开挖量;第三,当地坪标高确定了之后,根据具体情况将水管、煤气管道、电缆等位置标记出来;第四,当这些均确定了之后,对建筑场地外部环境可进行总体布局,这里还包含有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两大部分。其中在进行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场地布局、功能分区、交通设计等环节等。设计的重点是对交通组织方式进行布局设计,主要包含有:车辆停车位置、进出通道等位置的详细布局。当然环境绿化建筑小品也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3.2场地交通及出入口设计要点
一般情况下,出入口数量应不少于2个,其间距不小于10m。对于进出车辆位置应当将其设置在非主干道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建筑场地所在位置较为特殊,距离主干道比较近或者正处于主干道上,通常将主入口设置到主干道上,而将次入口设计到次干道上,按照交通分区原则设计的交通分区基本能满足此项要求,实际操作中如未满足交通分区要求或者交通分区单位的机动车出入口个数不是建议值(2个),那么应该参考上页计算方法对出入口交通流量进行核算;这里还应当注意的是,对于大型车辆应当将其设置到次干道上,特别是防止设置在和主干道有交叉的位置,以降低对整个交通带来地影响。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为,街区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道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若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对消防车道也有着明确要求:其一,设置的消防车通行宽度不小于3.5m;其二,消防通道净高度不小于4m以上。设置这两点均是为了方便消防车辆能够顺利出入建筑场所,如受周边环境限制,考虑对大流量城市干道开口,需进行一下核算:应该根据高峰时段周边城市道路的车流量,运用交通工程学的计算方法算出出入口所允许的最大允许流量。如果这一流量值超过250辆/h,就应该尽量避免在这条道路上开口。
3.3道路设计要点
由于道路要将建筑物与停车场、车道以及人行道等场所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因而在进行建筑道路设计工作时,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并且设计过程中还要因地制宜、具体场景具体分析,确保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在进行道路设计过程中,要重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①要处理好建筑场地道路和城市道路之间的关系。场地道路要与城市道路网进行合理的衔接,同时还要最大程度的降低与城市主干道路之间的交汇路口。在进行具体的建筑场地道路设计工作时,要确保地面坡度不超过0.2%,机动车道的纵坡不能低于0.2%,但是也不能超过8%,同时还要保证坡长不能超过200m;另外,还要确保非机动车道的纵坡不能低于0.2%,但也不能超过3%,坡长最好控制在50m以内;对于步行道来说,其纵坡不能低于0.2%,但是也不能超过8%,坡长方面要控制在50m之内。场地道路与城市道路相交的地方,要进行角度和坡度的针对性设计。②要确保居住区道路的设计效果。在进行居住区道路的设计工作时,要对居民的出行方式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对居住区的日照条件以及通风状况进行考虑。同时,设计过程中还要对居住区地下铺设的管道以及垃圾车、救护车、消防车等车辆的救急救险要求进行考虑。一般来说,可以将居民区内道路分为四级:宅间小路、组团路以及小区路、居住区道路。对于不同等级的到了要参考不同的设计参数,同时还要对道路交通的基本功能进行分析,提升道路设计的效果与质量。
3.4有序布局建筑物
建筑总图设计的落实还需要体现在具体建筑物的布局方面,针对各个建筑物进行合理布局,进而才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实际运用价值。在建筑群体布局中,需要首先考虑到建筑物的朝向,结合当地光照条件以及通风状况进行详细分析,促使其建筑物的朝向能够实现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的高效运用;对于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也需要进行规范处理,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适当进行紧凑布局,提升土地资源应用水平;对于建筑物的高度也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在确保建筑物安全以及建筑群体间距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增大高度。
3.5管线设计要点
室外管线种类较多,主要包含给水管、雨水管以及污水管,同时还包含中水管、消火栓管以及废水管、燃气管等等。因而,在进行管线设计时,要对建筑的高度以及功能等进行分析,不同类型的管线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比如说绿化景观工程的供水可以使用中水。场地中的雨水可以通过场地坡度排向周边的道路后引入雨水管网系统。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工作时,要确保各个专业之间紧密配合,尤其要注意水暖电管线工程的设计,减少二次防水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4 结束语:对于建筑总图设计模式的运用,其确实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优势,这也就需要明确建筑总图设计目标和方法,围绕着各个关键要点进行详细全面把关,综合提升其整体设计水平,提升建筑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柯晓艳.浅析总图设计中节约用地的方法和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7):65.
论文作者:赵蕾1,张立波2,田源3,王玙4,耿霏5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总图论文; 建筑论文; 场地论文; 道路论文; 建筑物论文; 要对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