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质支付在沥青路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堪泌

广东潮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80

摘要:沥青路面的质量决定路面使用寿命,潮惠高速项目首次引入“按质支付”评份体系进行路面质量管理,本文重点介绍“按质支付”评分体系各细节如何应用于潮惠高速沥青路面质量管理。

关键词:按质支付;沥青路面;质量;指标

0 概述

广东省潮州至惠州高速公路项目(编号G15W3)是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G15的并行线——甬莞高速公路G15W3的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九纵五横两环”中“四横”的组成部分,是粤东地区与珠三角之间第二条高速公路通道。路线全长约247km,连接线9条共长约59.53km。沥青路面面层结构主要分三层,分别为沥青马蹄脂碎石上面层(SMA-13)、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GAC-20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GAC-25),工程于2013年4月开工,分两期建设,一期“县县通”路段于2015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二期于2016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

1 现状调查分析

长期以来,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一直存在各种工程质量问题,如通车不久就已发生了车辙、坑槽、推移等病害。众所周知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众多,如材料、机械设备与施工工艺、技术管理水平等因素,甚至气候与环境因素也很重要,同时还呈现施工周期长、环节多、工序复杂等特点。深入分析发现,出现这些问题存在共性的原因之一,就是建设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技术体系存在明显不足,如一线技术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感缺失,依靠规范技术与评价方法来全面和深入反应质量并用于调节费用支付显得支撑力度不够,承包商明显缺乏提升质量优良率的意识等。

2 按质支付考核指标

沥青面层“按质支付”评价包括一般路基路段沥青混凝土上、中、下面层以及采用沥青混凝土的桥面铺装层的施工质量进行考评,根据各项指标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评分,“按质支付”考评指标如下:

(1)原材料筛分合成级配:4.75mm筛孔通过率、2.36mm筛孔通过率、0.075mm筛孔通过率;

(2)粗集料:压碎值、含泥量、粘附性、针片状含量和磨光值(上面层);

(3)细集料:砂当量、棱角性和含泥量;

(4)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矿料间隙率和沥青饱和度;

(5)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油石比、4.75mm筛孔通过率、2.36mm筛孔通过率、0.075mm筛孔通过率、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和动稳定度;

(6)沥青面层施工质量:厚度、总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渗水系数、弯沉值、均匀性、外观鉴定、摩擦系数(上面层)、构造深度(上面层);其中均匀性采用无核密度仪和激光纹理仪进行检测;每次无核密度检测后均应进行取芯标定。

3 指标检测

(1)原材料

原材料筛分,施工单位每周至少抽检两次,监理单位每周至少抽检一次;粗集料和细集料各项指标的检测,施工单位每周至少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每两周至少抽检一次;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均须对原材料重新抽检并加强频率。

(2)沥青混合料

油石比、4.75mm筛孔通过率、2.36mm筛孔通过率、0.075mm筛孔通过率、空隙率及矿料间隙率等指标的检测,施工单位每天至少抽检两次,监理单位每天至少抽检一次;对动稳定度的检测,在相同级配和相同拌合条件下施工单位每五天至少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每十天至少抽检一次;当原材料、混合料级配或拌合条件等发生变化时,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均须对沥青混合料重新抽检并加强频率。

(3)沥青面层

各面层厚度、总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渗水系数、弯沉值、摩擦系数(上面层)及构造深度(上面层)的检测频率根据相关规范进行检测;中、下面层的均匀性采用无核密度仪进行检测;上面层的均匀性采用无核密度仪和激光纹理仪进行检测。

(4)试验段

沥青路面试验段施工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潮惠高速公路路面工程试验段实施细则》规定的检测频率进行抽检,可由施工情况对抽检频率进行调整。

4 评定等级

“按质支付”评价体系对沥青路面面层按评价单元分优、良、合格三个质量等级,综合得分在85(含)~100分评定为优、75(含)~85分评定为良,75分以下评定为合格。

5 结论

“按质支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路面质量特征的技术指标体系,包括对石料的资源特性和加工特性指标,混合料的体积指标(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含量),混合料生产稳定性(关键筛孔通过率),路面均匀性指标,质量验收指标(弯沉、厚度、压实度、宽度、平整度、抗滑等、基于规范方法和无损检测方法),结合实体工程确定指标标准及控制区间。可以为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提供数据支撑,对路面后期的养护和维修能够发挥指导性的作用。

“按质支付”评分体系把路面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单位的报酬直接联系在一起,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按质支付体系。实现了优质优付,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材料管理,人力管理,路面质量控制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各方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按质支付”评分体系应用潮惠高速项目中,有效调动各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高速公路路面质量控制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Z].2016.

[2] 广东潮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潮惠高速公路路面工程试验段实施细则[Z].2016.

[3] 广东潮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潮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按质支付”考评办法

[Z].2016.

[4]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5]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论文作者:李堪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按质支付在沥青路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堪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