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论文_宋建英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论文_宋建英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 264517

小学数学具有思维性比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如果不能让学生的脑积极地“动”起来,就不能学好数学。那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于兴趣。只有激发兴趣才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让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创设宽松、和谐、愉悦、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新鲜、惊奇,让学生的心动起来,数学课堂活起来。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动手操作、看动画演示、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贴近生活实际、涉猎当前的热点焦点问题等,如《圆的认识》一课,课堂伊始,教师创设“寻找宝藏”这一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怀揣着疑问好奇,去探求宝藏,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了自己动手操作寻找宝藏所在之处,发现宝藏所在之处的共同特点,引出本节课课题,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这样精彩热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心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为下文的新授做好了铺垫。

二、培养细致观察习惯,让学生的眼睛动起来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数学学习必须重视数学观察力的培养,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要留意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的双眼“动”起来。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其次,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让学生有东西可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利于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如,在上到《圆的认识》时,教师将学生表示出的寻宝地点呈现在大家面前时,让学生发现宝藏所在之处的点汇聚成一个近似圆的图形,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完整展示了这些点密布会形成一个圆,让学生更清楚的看到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深化了对圆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的数学问题。

细致的观察习惯,能让学生抓住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找出课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便于分析问题。

三、质疑问难,让学生的脑动起来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是一种探究精神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将自己置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敢或不善于提问,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刻意去引导培养。在教授《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教师借助寻宝这一探究主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通过寻宝发现了什么?圆的半径为什么都相等?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是什么?如果车轮不是圆形,汽车行驶会是怎样的?”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引导孩子提出质疑解答疑问。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孩子,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的备好课,设计好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给每一个学生思考问题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梯度的问题;其次,教师应该少说少做,大胆放手,让学生多想多做,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学起来。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能让学生的脑积极地“动”起来,就不能学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疑才能使学生心理产生认识的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思维。可以说学生质疑问难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也只有当学生质疑的时候,创造才有可能实现。

四、合作探究,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数学教学中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演示、观察等方法获得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深化,让其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对数学发现过程的体验。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我们要改变学生过于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己获得新知的能力。因此,在扎实训练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手脑并用。

如在教师教授《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以课前的探宝为主线,寻根问底,让学生合作探究距离脚5米之处的宝藏所在地。学生跃跃欲试,寻找出他们发现的宝藏,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在探究对圆的半径及直径的认识环节,教师将学生均衡分成几个小组,要求组内人员分工合作,测量圆的半径的长度,以及直径的长度,通过小组学生的测量及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半径都相等、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结果。后期的折一折、议一议,无不让学生全身心参入到知识的探究验证互动中来,真正让学生的手脑眼动起来,让整个课堂活起来。

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因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

总之,要上好数学课,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心、眼、脑、手”等方面动起来,让学生能在“动”中获得知识,只要我们用心去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能快乐主动地去学习每节课,使每节课都带给学生新奇有趣的感受。让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让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体现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论文作者:宋建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论文_宋建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