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纯化镇中学 256600
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往往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认为他们已经很好了,无需多去指导、监督,所以课上提问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有进步倾向的同学,只有出现疑难的问题时我们才让优等生回答。久而久之,问题出现了,即我教的学生优秀率都偏低,这时我才发现工作的失误。
反思之余发现:在教学中如果不从事班主任工作,平时就缺少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在课堂上也很少有时间谈题外话,怎样增进与学生交流呢?
教学实践证明,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适当增加作业评语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交流方式,并且有时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不吝啬手中的笔来激励学生进步
在一次偶然的批改作业中,发现一个优等生的作业非常好,觉得只写一个“优”字实在不能表达我的满意程度,于是我写道:“你总是最棒的!”第二天上课时,发现这个同学的眼睛比以前亮了许多,回答问题声音也洪亮了不少,积极性显然比以前高了。从此我发现了作业评语还有如此之魅力,于是在学生的作业中书写评语就成为了一种常态。
贾家村一名同学,因火灾失去双亲,从小跟奶奶长大,特点就是胆小、自卑,我了解情况后在她作业里写了一张字条,字条里写道:“老师很喜欢你的作业,但是更喜欢你,因为你很漂亮,如果能够笑一笑的话会更漂亮,你的学习成绩会因为你的笑还会提高的!”
当第二天我来到该同学所在班级上课时,一进教室,便发现她有些害羞地冲我微笑,顿时我倍感欣慰,久违了,这个很少在她脸上见到的微笑!接下来的这段日子,据我观察,在我的课堂上她很用心、很努力,时常微笑着听课并且还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在想,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许就是教师不经意间的一纸作业评语就能改变某个学生的一生,所以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自己手中的笔,不要吝啬自己的感情,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会灿烂的!客观真心的作业评语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对于学生是一种激励,增进了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此看来作业评语魅力确实不小!
二、用作业评语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潜能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敏感、焦虑、易嫉妒、好胜心强,希望得到别人尤其是来自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苏霍姆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初中三年改变一生。”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职责除了能教会学生学科知识外,再就是重点帮助青春期的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变关键期、危险期为提升期、飞跃期。因此,当工作中发现学生听课时心不在焉或者做作业时疲于应付再就是学习成绩下滑时,深知直面询问不一定给处于敏感期的学生带来理想效果,这时我们可以在批改作业中用适当的评语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有一个好学生不知怎么了,连续几次作业不够理想,我没当面质问他,只是在他的作业本上夹了一张字条,写道:“我不知道你近来遇到了什么事而影响了你的学习,但我知道,你应经长大了,是个男子汉了,能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了,我也知道,你下次的作业一定会和原来一样好!”果然,在以后的学习中他逐渐恢复到了从前的样子。
另外,我从不责骂作业质量特别差的学生,即使他们的作业出现错误,我总是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话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相信自己一定行!”“你进步多了,老师相信你会继续努力的,对吗?”这些饱含真挚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困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也发现了自己点滴的进步,容易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
三、用形式多样的作业评语来弥补课堂评语的不足
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鼓励固然重要,能及时激励学生在课堂中的出色表现,但是课堂用语的鼓励会随课堂教学的结束而转眼即逝,而作业评语却能长久保存,我们应该有过类似的记忆,想当年某个老师一笔鼓励的批语可能成了我们一生的回忆。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也不可能逐一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或评价,而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使用的评语是有实际内容且有一定的针对性的,即对某个学生及其作业的具体情况所进行的分析或评价,所以很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或效仿,就在这个具体的教育条件下,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的问题。
一纸作业评语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或许就是推动其进步的助力,或许就是感化孩子改变学习态度的良药,或许就是一丝春雨润物无声,或许就是冬日里的暖阳融化曾经冰冷过的心灵,或许就是炎热夏季里的凉风吹走心头的雾霾,相信只要在属于教育者的土地上潜心耕耘,就会寻找到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良方。虽然批作业时撰写评语费力一些,但收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收获了其他方式不能获得的效果。只是每一种方法都不能长时间地运用,应该根据实际,运用多种多样的作业批改方法,充分发挥作业评语的魅力来激励学生进步并促进教育教学。
论文作者:李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作业论文; 评语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发现论文; 同学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