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论文_李艳芳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论文_李艳芳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实验小学 262737

课堂是学生在校获取知识时间最长的地方。一个成功的学生,最为快乐最能得益的地方是在课堂;而一个不成功的学生,最苦恼最少获得进步最容易被忽视被埋没的地方,也恰恰是在课堂。因此,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进步,都有成就感,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势在必行。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对有兴趣的事情,总是心驰神往。要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必须要对语文具有浓厚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除了让学生“亲其师”以外,还要寓教于乐。经常改变课型,有的课以读为主,有的课以表演为主,有的课读写结合……课堂中随时引入故事、设置悬念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活处处有语文,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应该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比如朗读比赛、社会调查、辩论赛、猜灯谜、成语接龙等。这些活动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做为语文教师,不要放弃了这个有利的阵地。

二、精心备课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

同时教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师的知识面越宽,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他的每一个步骤都令人称道,他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当听课的教师问他备这节课花了多长时间时,他答复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我只用了大约15分钟时间。”

这个故事说明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拓宽知识面,认真琢磨教学艺术,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进行学法指导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教是为了不教”;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学”;教学改革家魏书生教改的核心经验也是教师应坚持指导学生自学。由此看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者,是主导,教师的任务是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受教育者,是主体,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质量都有赖于教师的教导,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记笔记,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复习功课,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了这些,课堂教学效率才可能稳步提高。

四、立足文本,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我们首先在时间上给予保证。要给学生充分的接触课文、诵读课文的时间,包括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堂上的自由诵读。

其次,我们还应该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诸如有计划地提供一些必需的阅读背景资料;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一篇课文,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五、留心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依照绝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要密切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情绪,要及时和学生沟通,尤其要注意到弱势群体,要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要给他们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语文教师要树立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氛围,要让语文课带上感情色彩,要让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有做到以上几个方面,珍惜每一堂课,善待每一位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才能成为现实。

论文作者:李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  ;  ;  ;  ;  ;  ;  ;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论文_李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