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有效地设计和构建弱电智能系统,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需要把握好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阶段,从阶段分工、申请材料、线路连接和其他因素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弱电智能系统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应用
前言
弱电智能化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系统,并且各个子系统都分别发挥着重要的效用。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建筑设施自身的使用功能和性能,提高建筑设施的质量水准,其系统的设计以及应用和建筑设施的整体性能展现息息相关。所以,我国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深入的探究弱电智能化系统,针对其系统设计技术等进行更为严格的分析,熟悉相关标准规范,了解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概念,找出影响该系统设计以及应用等的各类不良因素,明确系统的应用目标,关注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质量建设。
1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论述
弱电智能化系统所涵盖的系统种类比较多,且各类系统所涉及到的层面也比较广。其中综合布线系统是整个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承载各种智能化系统的通信,包括大量的基础管网建设工作。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各种信息系统的互联,实现数据的处理,提供高效的网络通讯服务,强化建筑设施的服务功能和整体的服务质量。语音通信系统实现建筑内电话系统的接入和语音传输,以及与运营商市话系统的互联。综合安防系统是目前我国弱电智能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子系统的重要效用是其它子系统所无法取代的,综合安防系统中最主要的是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建筑的各种区域等,并实现长期的视频记录,为安防部门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增强安全防护的管理力度,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安全防范系统中还包括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等子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主要是实现建筑内水暖电设施的自动化控制,利用遍布建筑的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及时的了解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实现自动化的控制,通过楼宇自控系统的应用来高效的调动各类资源,运用好各类能源,从根源上降低能源的损耗,提升建筑设施的运行效率以及使用寿命,为相关的企业争得更大的经济收益。机房工程是建设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安防监控的中心设施,为各种信息设备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和统一管理。建筑智能化的其他常见系统还包括: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一卡通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
2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要点
具体到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在各个环节中设计要点的把握和控制是确保其最终能实现预期效果的重要条件,这种设计要点主要应该把握好以下几项内容:
2.1设计前准备工作
对于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前的准备工作来看,任务的要点主要就是明确设计的方向和目标任务,促使后续的设计和工程实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具体设计前准备工作中,设计人员必须要重点做好相应资料、图纸的全面搜集和整理,充分了解建筑的功能设计,在这种前期准备过程中,智能化设计需求的明确是核心的要点所在,需要掌握智能建筑本身以及使用人员的各个方面需求,进而也就能够围绕着这些需求进行分析构建,提升其设计有效性。
2.2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阶段主要是为了明确相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整体方案,主要在于各种子系统的规划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在各种具体需求的满足上需要进行重点分析,避免在整体设计方面出现较大的问题缺陷。该环节设计工作的落实虽然对于一些设计细节不进行具体着手探究,但总体设计对于整个设计流程的决定性是比较突出的,也直接关系到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最终运行合理性。
2.3详细设计
为实现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效果,还需要针对具体的细节进行全方位的有效设计。此阶段最主要是图纸设计工作,包括各个智能化子系统的系统图和平面图,以及各种设备、材料的工程量统计。具体到相应细节设计处理中,必须要重点围绕着相应的标准和设计规范进行不断探索,确保相应弱电智能化系统能够在设计完成进行施工时,实现理想的可操作性效果,避免给后续施工带来较大不利威胁和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审查完善设计方案
对于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有效设计,还需要从最终设计方案的审查入手进行严格把关,这种设计方案的有效审查完善主要就是为了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尤其是能够满足于后续施工建设的基本要求,并且规避各类缺陷问题的产生。
2.5BIM技术的应用
目前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已逐渐开展应用,对于在设计施工中采用BIM的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也应从总体设计开始即全过程应用BIM技术,尤其在管网设计中,充分利用BIM技术的优势,实现与其他各专业的配合。
3弱电智能化系统应用要点
具体到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处理过程中,同样需要把握好一些可能会影响其运行效果的因素,确保应用的可靠性和连贯性,其中比较核心的要点有以下几项:
3.1 做好施工进度安排与协调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智能化施工是进入时间较晚、施工时间较短的部分,施工往往集中在建筑投入使用前后的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由于其他专业陆续收尾,如果不能有效安排智能化施工进度,容易与其他专业收尾工作冲突,因此智能化系统施工必须充分了解其他专业进度,与各施工方充分协调,同时对自身的施工进度和各阶段人员投入做好规划。
3.2做好管线隐蔽工程工作
建筑内的桥架、管线是智能化施工中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必须实现隐蔽工程的部分。需要从施工方面进行严格把关控制,确保在装修工程之前完成桥架管线的施工,在装修后应该体现出较为理想的隐蔽性效果,不影响装修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3.3做好线路标识与整理工作
弱电智能化的施工是分阶段的,从桥架管路的铺设、线路穿放、设备安装,到系统调试,可能有不同的施工队伍、不同的设备厂商参与,因此线路的标识工作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需要建立严格的标识制度,确保线路连接、设备安装和调试能够顺利进行,易于查找故障。
3.4做好网络规划
在智能化系统的实践中,往往出现各个子系统各自独立、难以整合实现整体集成的情况,这普遍是由于网络系统没有做好整体规划,各系统分别设计、各自连接造成的。因此从设计阶段就应从统一的角度考虑建设智能化网络,实现各系统的集成。另一方面,在设计和实施中,也要从安全性角度做好网络的安全隔离,尤其是建筑智能化设备网络与互联网、办公网络的隔离和安全互联。
3.5做好防雷击技术
对于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来看,雷击可以说是威胁性较大的一个方面,做好防雷击技术处理也就显得极为必要,防雷设计和施工必须充分遵守技术规范,能够针对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全方位保护。
3.6做好材料设备审查
在弱电智能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类材料以及相关设备的安装运用也是比较核心的一个影响因素所在,因此,在应用之前必须要做好详细全面的审查控制,尽可能避免应用各类存在质量缺陷的材料或者是设备,保障相应弱电智能化系统能够理想运行,并且在耐久性方面也能够表现出较强作用价值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建筑工程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弱电智能化系统对于整个建筑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系统的专业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建筑弱电智能系统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智能系统做出深入的研究,使系统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人民群众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俞红威.浅谈建筑智能化的开发与前景[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8).
[2]盛青松.浅析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保证的相关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7(36).
[3]何永辉.弱电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展览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15):148~149.
[4]蔡亮.智能化系统中弱电工程施工设计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1):72.
论文作者:彭海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系统论文; 弱电论文; 建筑论文; 子系统论文; 要点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