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能计量方面,需要寻求精准的计量方法,只有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度,才能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防止因电能计算错误而给消费者或电能供应商带来损害,这都可能影响双方的利益。需要寻求精准的计量方法,本文就以此为题,希望通过深入研究,能够充分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为相关人员带来便利。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影响因素;改进对策
1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重要意义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智能通信技术在电表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机械电表的众多缺点,使电量计量和电量收费融合在一起,并实现智能通断电,使企业对用户的用电管理效率大大提升。这种智能化电表的应用,使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极大的提高,企业能够对用户实现智能化管理,电费交足智能通电,电量亏空自动断电,电量计量时时通信至企业,企业无须到现场挨门挨户抄电表,资源投入大大减少。智能电能表对电量起到保护作用,有效地防止了电量的损失。但智能化技术在电能表中应用时间尚短,难免出现电能表故障,影响用户使用,给用户带来生活的不便。必须对其计量故障进行快速定位,故障分析和故障排除,实现智能电能表的持续安全运行,才能保证国家利用、企业效益、用户满意。
2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2.1环境因素的影响
智能电能表内部集成众多功能模块,属于精密性仪表,其使用环境的干湿度、空气质量、磁场变化以及网络稳定性等都影响着智能电能表的正常运行。由于智能电能表安装后不建议移动,因此,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计量检定并检验,校准合格者方可接入电力系统网络,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其计量精度,既对企业负责,也对用户负责。因此,在智能表安装位置选择时,一定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选择影响因素最低的位置安装。
2.2电能表误差
这是可能导致电能计量不准的一项重要原因,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电能表所可能产生的误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原因:第一,电能表的不正确使用导致,比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接线差错,出现断线情况的发生,这些不正确使用的情况都是可能导致电能表误差的原因,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加以高度注意;第二,电能表自身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产品质量缺陷,这也是导致出现误差的一项重大原因,由于一些生产商为追求高利润,生产了一些不符合产品标准的电能表,如果这些电能表运用到具体计量工作中,就必然导致计量不准;第三,电能表的负载特性导致的误差,在电能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过程中的功率变化,会导致计量误差,其中如果越低,则其中的误差会变得越大,这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进行掌握和控制。
2.3材料因素的影响
因材料导致的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主要原因是材料质量不符合使用标准,当电流通过电能表时,正负极间产生一个高电压,电能表计量显示出现不正常现象,从而导致最终的计量结果不真实。另外,温度在6℃内,电容正负极无电荷,此时电压连续下降,电能表中的表电压就会失准,使计量芯片出现故障,电能表工作灯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电能表计量失准。
3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影响因素的改进对策
3.1重视质量控制与安装环境
智能电能表在电力管理与用户用电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现故障对企业和用户而言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对于智能电能表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可以在事前将损失控制到最低。电力企业在选择智能电能表时,从生产企业资质、产品质量标准、电能表品牌、电能表灵敏度等方面来考虑。用户对电能表的性能了解的不深,对其质量判断不准确,需要电力企业统一提供参考品牌,帮助用户选择合适、计量准确的电能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电能表的质量过关,才能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出现计量失准的故障。此外,智能电能表安装时,要选择磁场影响小、湿度小、无阳光射、灰尘少、温度低的地方,减少环境因素对电能表计量准确度的影响,维护企业与用户的合法权益。
3.2积极引入新技术,做好对于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优化
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与技术密切相关,在电能表计量时需要积极的引入先进的技术来优化电能表计量方式与装置,通过技术的引进与应用提高电能表计量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减少中间环节对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影响,提升电能表计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建立健全电能表计量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可以通过对变电站计量进行遥测、配变计量监测和低压集抄等技术集成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从而实现对于电能表计量实时、动态的监控,确保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3.3采用低负荷电能表进行计量
在采用电能表进行电能计量时,可以选择较低负荷比的电能表,这样有利于降低误差的发生几率。对于负荷低的电能表,能够将用户消耗的电能和电能表工作中吸收对谐波全部计算在内,并将其叠加,以此来计算用户总的电能消耗。另外,还可以通过参照负荷电能表计量时的负荷功率,当负荷功率在 0 以上时,则表明电能表计量时存在计量过多的情况,计量数据不准确。当电能表负荷功率低于0 时,则表明计量的数值较低,会发生谐波。即在负荷功率高于或是低于 0 时,都会存在计量误差,只有负荷功率为 0 时,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才能得到保证。
3.4人员管理措施
完善标准规范制度,减少人为误差情况的发生。计量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时难免会产生误差,引起人为计量误差问题。因计量装置当中的转动滑轮是依靠螺丝来调节,所以一旦螺丝受到碰撞,那么转动滑轮力矩也会产生变化,对计量准确性产生影响。加强电能计量阶段的管理工作,规范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责任人,全面优化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效果,为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的提高提供可靠支持。
3.5设备装置方面的措施
首先,合理配置电能表和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和产品质量。电能表要选择质量合格、功能稳定且精准度较高、功能齐全的产品。采取合适的配对组合,能够明显减少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在实际配对组合过程中,需要使两种互感器的比差的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使两种互感器的角差的大小相等,符号相同;其次,改造老式的计量装置。需要根据现行的计量规范加以改造,独立出专用的计量二次回路,保证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功率因素和负荷因素满足标准要求。
结束语
由于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尽可能地减少误差的发生,有效地维护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要做好电能表定期检定工作,以此来保证电能表计量的精准度,更好地维护好电力市场的正常秩序。
参考文献:
[1]李蕊,韩柳,杨宝琳,王军.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通报,2017,33(09):113-117.
[2]贺星,申丽曼,陈浩.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原因分析[J].湖南电力,2017,37(03):83-85.
[3]潘磊落,李宁,庞凌嵩,邵丽.一起智能电能表反向有功电能量计量故障分析[J].农村电工,2017,25(02):49.
[4]刘青.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分析[J].电子制作,2017(04):22+28.
[5]王建成.引起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几种原因分析[J].通讯世界,2017(02):148-149.
论文作者:杨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电能表论文; 智能论文; 误差论文; 电能论文; 准确性论文; 用户论文; 负荷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