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李尉

宁波市鄞州区白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315041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设一般资料问卷和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PDSMS)及自我感受性负担量表(SPB),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1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PDSMS得分为(28.28±5.92)分;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治疗方式的患者PDSM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感受性负担呈负相关(r=-0.271,P<0.05)。结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待提高,尤其需要关注受教育程度低、低收入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同时还应关注患者的自我感受性负担水平。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

在当前糖尿病患者数量日趋增长,而基层卫生人员配置不足的供需矛盾现状下,要遏制糖尿病快速上升趋势,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出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亟需充分发挥患者自我管理作用。本研究参照《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实践:糖尿病》教材相关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1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6~12月对宁波市白鹤街道辖区内的201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60周岁;确诊时间≥1个月;具有完全认知和行为能力;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因并发症所致视力障碍、肾衰竭晚期等引起的身体活动受限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认知障碍的患者。平均年龄(70.8±5.4)岁;病程0.5~28年。

1.2资料收集方法

1)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及是否合并慢性病等。(2)自我效能:采用中国台湾王景璇设计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内容包含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6个维度26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各维度采用均分表示,满分5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高。(3)自我管理行为控制:采用图波特(Toobert)编制、经孙胜男等翻译和修订的《密西根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SDSCA)》,内容涉及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嘱服药及吸烟6个维度13个条目。询问患者在过去7d内从事自我管理活动的天数作为该条目的分数,以0~7分表示,分值越高代表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越好。(4)社会支持:参照高俊岭关于高血压患者群组干预模式效果评价中社会支持评价指标,包含5个指标,每个指标得分为1~6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越好。(5)健康素养:采用欧洲健康素养6个条目的短卷(HLS-EU-Q6),得分范围为1~4分,从完全不能到完全能够,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素养越高。(6)自评血糖控制情况:使用认知性血糖控制指标表示患者生理状况。通过“总的来说,您认为过去6个月您的血糖控制情况如何?”1个条目进行评价,分为差、一般、好、很好、非常好5个选项,得分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血糖控制情况越好。

1.3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 SPSS 18.0 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以(x珋±s)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行 t、χ2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PDSMS得分PDSMS总得分〔(28.28±5.92)分〕与Wallston等〔3〕研究中PDSMS总得分(M=29.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P=0.075)。见表1。

2.3PDSMS与自我感受性负担间的相关关系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PDSMS与自我感受性负担呈负相关(r=-0.271,P<0.05)。

2.4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PDSMS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进一步明确各因素对PDSMS影响的大小,以PDSMS为因变量,以文化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及中专,4=大学及以上)、人均月收入(1=<3000元,2=3000~5000元,3=>5000元)、治疗方式(1=非药物治疗,2=口服药物治疗,3=胰岛素治疗,4=口服药物+胰岛素治疗)、自我感受性负担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4个变量均进入回归模型(R=0.440,R2=0.193,F值=11.751,P>0.000)。见表3。

表3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PDSMS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

3讨论

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健康教育中,实质上为一种在开展诊疗干预过程中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增强角度出发,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措施,其可促进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本次研究在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后,该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水平均得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健康教育前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本研究发现,健康素养、社会支持、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控制等因素对自我效能有影响,对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干预项目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也有帮助。另外,人口学特征对自我效能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明确,使未来的自我管理项目能够针对不同群体实施相应的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玉亮,李丽平,高俊岭,傅华.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01):29-33.

[2]朱淑青,张利霞,赵姜楠,祁梦君,余钫.糖尿病前期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20):3827-3830.

[3]张惺惺.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效果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

[4]刘维维,彭庆莲,姜艳春.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8(08):11-13.

论文作者:李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李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