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和谐社会论文,第三届全国论文,论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11月8日至9日,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和中共重庆市委联合主办,中央理论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和重庆出版集团联合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在重庆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来自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以及全国各省市党校、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单位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涉及20多个省市、70多家科研教学机构。中央编译局局长韦建桦、重庆市委副书记邢元敏、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葛东升、重庆市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张国祚等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单位对此次会议进行了采访报道。
中央编译局局长韦建桦同志在开幕式上指出,本届论坛的宗旨是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认真研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科学理念、实践经验和内在规律,认真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内涵、实践基础和深远意义。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个《决定》是我们党执政以来第一个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六中全会的精神是举办本届论坛的指针,是与会同志相互切磋、坦诚交流、提高认识、深化研究、争取获得丰硕的研讨成果的可靠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论坛是一个学习、思考、领会和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课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为阐释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而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舞台。
韦建桦同志强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科学地阐明六中全会在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重大问题上的理论贡献;充分地论述在当代中国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保证;深入地研究促进社会和谐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机制;坚定地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在全社会培育一种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融为一体的和谐精神;积极地整合我国优秀文化资源和世界文明成果,逐步在社会各领域树立和弘扬具有深厚历史底蕴、鲜明时代特色和科学的辩证法精神的和谐理念。开展这些研究工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特别是参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两天的会议中,除了听取大会主题报告外,与会同志还进行了分组研讨。各个小组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的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如何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外学者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等主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整个会议气氛融洽,与会同志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在发言中,与会同志从不同角度论证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大家一致认为,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有些学者从唯物史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角度对和谐社会理论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设想的合理因素以唯物史观为武器,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使和谐社会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此外,唯物史观理论表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重视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必须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有些学者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角度进行论述,指出理想的和谐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用“和谐社会”这个概念,只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时提到了“提倡社会和谐”),表现为阶级关系的和谐、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分配关系的和谐、社会差别的和谐、道德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现实中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的定位应与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应是社会结构基本平衡、社会矛盾基本缓和、社会差别基本合理、社会秩序基本稳定、社会文化基本认同、社会保障基本健全、社会控制基本有效、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协调以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并和睦相处的社会。因此,为使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就应该注意几个着力点,即调节阶级关系,缩小阶级差别,为最终消灭阶级创造条件;调整权力结构,扩大人民民主,为最终实现国家消亡创造条件;缩小收入差距,增加社会公平;协调工农、城乡、脑体关系,为最终消灭三大差别创造条件;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此外,还有学者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对幸福生活的论证、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与发展、马克思“货币拜物教”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权力控制理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等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理论。
通过讨论,与会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理论”形成了如下四点共识: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与我们今天的实践具有历史联系,应该重视这种联系,准确把握这种联系。第二,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关于社会和谐的论述并不完全相同,要把握两者的区别。研究和谐社会建设,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并不等于要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也不等于要将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论述教条进行对比,而是要更好地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从过去和今天的比较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要真正把和谐社会建设好,就必须做好几个彻底转变,即党要从革命党彻底转为执政党,国家要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通常讲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马克思主义)转到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层面上来,社会要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阶级利益整合。第三,要从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以及有关历史研究中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建设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第四,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的、积极的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与会同志普遍认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和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表现。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第一次从党的建设的高度阐明了党与生产力、党与人民群众利益以及党与先进文化的关系。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落实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指导方针。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类社会最大的不和谐是阶级对立,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自觉意识。
在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方面,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是关键。有学者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实际起点是人,为人民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有学者强调,构建和谐社会要注意方法论问题,要把构建和谐社会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放到一定的主体关系中来认识,要处理好和谐社会的几个关系、即和谐与矛盾的关系、和谐与秩序原则的关系,和谐与自由民主的关系以及和谐与改革和革命的关系。还有学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要考虑制度问题,制度好,坏人可能变成好人,制度不好,好人可能变成坏人。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内涵
与会同志普遍认为,和谐社会理论的重大意义在于它直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源于中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的实践的理论产物,它对我国顺利渡过战略机遇期和高风险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鉴于此,有学者指出,和谐社会理论有助于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时代和世界发展互动关系的认识。有学者着重强调和谐社会理论的政治意义,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有学者强调,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系统的全面和谐,既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又包括社会系统内部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之间的和谐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还包括社会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以及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一种状态、一个美好蓝图,而不是社会形态;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有学者认为,和谐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首先,和谐是一种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自我”是确定是否和谐的出发点;再次,和谐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认同问题。
此外,也有学者提出,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应该区分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狭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区分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的概念,要发展与和谐有关的两种机制——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要从社会建设理论的角度阐述和谐社会理论,和谐社会理论离不开四位一体或五位一体的大社会体系,离不开包括公有制在内的基本制度,也离不开市场经济。
有学者提出,理解和谐社会要注意两个问题,即和谐社会的矛盾具有非对抗性,和谐社会是一种持续发展状态,和谐社会建设要与我们的体制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最后,还有学者提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要警惕抬高中国传统的以及西方的和谐社会理论、贬低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的倾向。
四、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验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验表明,社会和谐对社会进步具有促进作用,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的目标追求,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的可靠保证。但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我们需清楚地认识一些重大问题,即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要处理好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探寻本国改革建设的规律;要处理好发达国家与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既要敢于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又要善于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要处理好我国过去实践与现实实践之间的关系,既要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又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来自军队的学者则指出,人民军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人民军队既是和谐社会的捍卫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在回答“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有学者提出,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由对立、斗争的思维方式转向协调、平衡、共处的思维方式。有学者认为,社会的主体问题是需注意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被过分强调,人们就会孤立地理解主体,忽视了主体的社会性。也有学者认为,社会公正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关注公正的内容和实质,而且要关注公正的过程,尤其是规则要公正。也有学者提出,政府转型是关键,应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这就要求政府做好角色定位和职能定位,要求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具体来讲,政府要高度重视现阶段条件下的利益集团问题,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要重视日益严重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规范政府行为,减少政府对市场竞争领域的不合理干预;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构建新的国家治理机制。
还有学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在于和谐文化建设,我们要从四个方面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一是要弄清和谐的文化含义。和谐不仅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种意识。二是要弄清和谐文化与和谐政治、和谐经济的关系。和谐文化有助于促进经济和谐与政治和谐。三是要弄清和谐文化对和谐社会的直接影响,自觉树立和形成和谐的社会发展理念、和谐的社会发展政策、和谐的社会管理思路。四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注意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明确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之间关系的重大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提出应该关注农村的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区建设等问题。
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对策
建设和谐社会面临以下主要挑战:
1.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并且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学者认为,首先要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问题的研究,主流意识形态、党的方针政策应该更贴近实际,更有操作性,更有超前量;其次,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立场、一种思路、一种让人思考的方法,而不是一种教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就要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等早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主要是一种批判的理论、革命的理论,论述社会建设的内容不多,但是他们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言论,以及从社会出发进行分析的方法论,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所有制问题和分配问题。首先,以何种经济为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私有制经历了由个体私有、集团私有向国家私有制的演进,国家私有制已经体现了私有制逐渐解体、向公有制转变的态势,包含着一些准社会主义的因素。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动摇。其次,收入差距拉大是社会不和谐的根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要加强和改善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有效缓解收入差距,为构建和谐社会搭建坚实的物质平台。政府要实行综合调控,把对分配起点、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的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把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监督手段的调控结合起来;把对收入差距、财富差距、生活水平差距的调控结合起来;把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与市场、第三种力量的调节结合起来。
3.社会风险问题。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多重转型期,不仅存在各个领域的转型,而且存在制度的转型、社会的转型。全球化的影响更是社会转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的风险不仅多样而且混杂,总体说来呈现为六个基本特征:一是多样性。风险的来源日益多样化,风险的种类不断增加。二是激化风险和加重风险的诱发因素大量增加。三是在流动性领域最强的地方,风险最易产生。四是制度风险,社会经济的转轨产生了一些制度的“真空”地带。在这些领域,传统的治理结构或者没有涉足,或者难以适应,或者新建立的治理方式无法有效运转。五是不平等性。六是风险的存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很大影响。面对风险,我国要发挥整个社会主体各个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一种相互分担责任、共同解决风险的良好机制,要具有国际眼光,看到风险的世界性和全球性,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政府应对风险的能力,建立一种社会的信任关系,用最低的成本解决所有的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重视生态问题,树立生态世界观;要重视利益问题、新闻自由问题以及政治不和谐问题,等等。
在11月9日举行的论坛闭幕式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同志做了大会总结。他强调指出,本届论坛具有四个方面的鲜明特点。首先,主题突出,议题多样。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贯穿论坛始终的主线,议题涉及了和谐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政治到经济,人文到生态,制度到政策,历史到现实,国内到国外,理论到实践,内政到外交,甚至涉及了军队与国防。其次,导向明确,气氛和谐。本届论坛始终贯彻中央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与会代表都能本着友好宽容的态度,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在和谐的气氛中讨论和谐社会的建设。第三,参与广泛,讨论热烈。参加本届论坛的代表既有中央领导部门和中央直属机关的领导和专家,也有中共重庆市委等地方党政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既有来自高等院校的,也有来自社科院系统、党校系统和部队系统的。与会代表从自己的学科背景出发,争相发表观点,气氛十分热烈。第四,成果丰富,新人辈出。本届论坛共收到代表提交的论文169篇,除正式论文外,许多代表还在会议期间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参加本届论坛的青年代表比例较高,为鼓励更多的年轻学者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本届论坛特别设立了青年优秀论文奖,从40多篇征文中,经过评审专家的评审,遴选出10篇获奖论文给予奖励。
总之,本次论坛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推动国内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研究,对于推进中央正在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影响。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完成了预期的任务,达到了会议的目的。
(本文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处整理)
标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恩格斯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社会风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