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斌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引发全球生物安全顾虑。多数民众对生物技术、转基因食品和生物安全并不了解,对转基因食品的盲目怀疑,甚至产生恐慌,而地球资源的不断减少,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环境的日益恶化,能源的不断匮乏,人类利用转基因技术在内的新技术解决这些问题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巨大利益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新焦点。作者介绍了生物安全的含义及内容,并分析讨论转基因作物为人类带来的利益和潜在风险,通过本文让人们理性的看待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作物的安全。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and large-scale cultiv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causing global biological safety concerns.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of biotechnology,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nd bio security doesn't know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blind suspicion,or even lead to panic,and earth resources will continue to reduce,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the increasing scarcity of the energy,human use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the new technolog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uman development,transgenic technology has brought tremendous benefits become the new focus of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meaning and content of biological safety,and discuss the benefi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for human beings and potential risks,through this article to let the human rational look at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Key words: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biological safety;risk analysis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对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作物改良就是利用不同的方法,使栽培作物产生适应于人类需求的有利变异,并对其进行选择和保留,培养更适合于人类需要的新型栽培作物。而转基因育种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品种改良过程中创造变异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打破了传统育种有性杂交的物种间的生殖障碍。自1994年世界首例转基因西红柿获得批准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球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累计达1.7亿hm2,与1996年比增长了100倍。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持续效益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但是,转基因技术在带来农业种植革命的同时,也引发了全球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生物安全质疑。任何一项新的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带给人类必定有利也有弊,我们应当采取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去分析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及其生物安全性问题。
1.生物安全的含义和内容
1.1生物安全的含义
广义的生物安全泛指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引起的新的物种迁入,并由此对当地其他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和改变,造成环境的剧烈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和威胁,形成对人类健康、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有害的影响。如外来生物入侵带来的安全问题和隐患[1]。狭义的生物安全有不同的解释,但是特指转基因生物安全。按照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的解释,生物安全是指在生物技术的应用以及转基因植物和其他生物尤其是微生物的环境释放过程中可能对植物遗传资源、动物和植物、人类健康以及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2]。换句话说,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在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一系列过程中所可能涉及对人类健康、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应该采取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评价、检测和管理,以达到避免或尽量降低这些安全隐患的目的[3]。
1.2生物安全的内容
生物安全的内容主要包括食品、环境、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法律法规等。由转基因作物生产和加工而形成的食品是否安全是生物安全最关注的。目前进入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均为第二代转基因作物,已经将筛选标记基因(抗性基因)删除,而且所有进入商业化种植的农作物,均要做长期、系统的食品和饲料安全性评价确保其安全。环境生物安全,转基因作物中的转基因释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转基因通过天然杂交对生态的影响、转基因的漂移对非转基因作物品种和作物的野生近缘种的生态影响、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以及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均在商品化种植前进行严格的科学评价。转基因技术是人类生产的一次技术革命,但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经济和伦理问题,毕竟转基因技术目前还是被少数国家所掌握。全球的转基因生物的研究、种植、利用、运输、贸易和管理等都是在法律法规下进行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为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现已有188个国家(包括欧盟)批准加入该《公约》。联合国《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共有119个国家和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已批准加入或核准《议定书》,于2003年9月11日生效。2010年通过了《有关责任赔偿与补救的名古屋-吉隆坡议定书》。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公众教育和认识较为缺失。转基因生物的风险分析是对转基因生物管理的一个完备体系。但是,由于不具备转基因生物的一般知识而造成公众对信息的盲信、媒体对不实信息的报道、不法人员利用网络肆意传播伪科学信息,公众面对大量信息导致不知所措和不必的恐慌。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是以科学研究的结果和数据为依据的,大力加强相关科学领域的研究,积累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研究有效的生物安全评价方法[4]。目前,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验要求比用传统方法培育生产的食品更加严格,截至2013年,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以“实质等同性原则”为依据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实质等同原则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1993年提出的针对食品安全评估的“实质等同”原则,指出如果某个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与现有的食品或食品成分大体相同,那么它们是同等安全的。
2.科学的开展转基因生物的风险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转基因生物均要实施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在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促进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产业化,利用转基因技术为资源制约、人口增长、环境恶化条件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转基因生物的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风险评估由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4个部分组成。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系统地评价已知的或潜在的与农业转基因有关的、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危害[5]。对农业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应遵循科学透明原则、预防原则、个案分析原则、渐进原则、熟悉原则和实质等同性原则。风险管理是针对风险评估所确认的危害和安全隐患。采取对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或控制在可接受范围的程度。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在批准投入市场后,还需继续进行安全监管,一是对风险评估得出的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的风险、发生的可能、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等进行验证;二是监测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长期效应。风险交流是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和风险评估科学信息以及风险管理科学信息的信息交流。其目的主要在于增加风险评估的科学基础,协调和保护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同时增强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了解和支持。
3.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不断完善
自1980年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立法,最大程度维护本国利益,制定了一系列法规、程序和规范,对转基因生物从研发、应用到上市后监管和进出口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指导原则和规范。在《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中,分别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安全管理的原则和程序进行了规定[6]。我国的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管理上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在制度上强调适合国情、符合国际惯例和维护国家利益。2001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发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第8号令)、《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第9号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第10号令)。我国已有37个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检测机构经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农业部审查认可,研究制定了82项转基因生物安全技术标准,开展了转基因生物长期生态监测[7]。
4.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确保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无论是转基因食品还是非转基因食品,都含有基因的组成成分——脱氧核苷酸。这种有机酸以长链形式随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在消化系统的作用下降解成小分子,而不会以基因的形态进入人体组织,更不会影响人类自身的基因组成[8]。只要是生物都含有基因的成分,通过转基因技术转移的基因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更不会进入到人类基因组,所以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4.1转基因生物与杂交育种形成的生物并没有本质区别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著名农学家袁隆平的研究团队也正在进行转基因水稻的相关研究,他还表示转基因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个人认为转基因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转基因食品是人类最终的食品。转基因育种与传统育种一脉相承,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紧密结合,相得益彰[9]。将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杂交育种结合起来,可以培育多抗、优质、高产、高效的新作物品种,大大缩短改良周期,提高改良效率,并降低农药、化肥的投入。常规育种是在同种或近缘种生物间转移和汇聚优异基因,而转基因育种实现了基因的有目的性的转移,是常规育种的延续和提升,它扩大了基因来源,减少了转移基因数量,提高了育种效率[10]。在科学评价、严格监管的前提下,转基因作物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利益,转基因技术是解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短缺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2转基因生物严格的安全管理提供人类更好的食品
全世界的转基因生物研发、种植、利用、转移、运输、贸易和管理等都是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的。生物安全的国际法规是附属于《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11]。我国先后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5个配套规章,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均进行了全过程的严格监管。凡是进入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都是有安全证书的,凡是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转基因食品是有史以来评价最透彻,管理罪严格的食品[12]。转基因技术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种类、更多营养、更高质量的食品。
4.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更主要的是生态环境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
转基因作物与其近缘野生种间的基因漂移是目前生物学界最为关注的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即基因漂移或基因逃逸。所谓基因漂移,指的是一种生物的目标基因向附近野生近缘种的自发转移,导致附近野生近缘种发生内在的基因变化,具有目标基因的一些优势特征,形成新的物种,以致整个生态环境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问题是当转基因作物发生基因漂移时,会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如产生超级生物、危害生物多样性、诱发新病毒、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由于新的物种的产生,可能导致生态的破坏,打破原来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生态的重新组合。同时,由于目前转基因技术还主要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的手中,而发展中国家是最需要这样的技术解决粮食短缺和能源匮乏的问题,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使用别人提供的转基因种子,就只能受制于别人,最终可能导致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对于一些学者认为“插入基因可能会从食物转移至肠道细菌或内脏”、“含有Bt基因的转基因玉米的Bt毒素转移至肠道细菌,有可能将肠道变为杀虫剂工厂”、“转基因玉米造成猪、牛的不育”、“转基因大豆造成实验鼠肝脏损害”、“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转移至肠道细菌和破坏人类基因组”、“转基因食物导致耐抗生素疾病”、“转基因作物的病毒基因转移至肠道微生物可能分泌毒素”以及转基因食品导致人体过敏反应等等说法都是缺乏科学证据的,目前没有哪一个有完整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些问题本身就是伪科学的报道,一些所谓的实验本身设计和数据采集就不科学。因此,我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并不是食品本身对人的安全,而主要是对生态的安全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总之,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运用是科技发展和进步的表现,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将会带给人类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是农业生产中的颠覆性革命。各国在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推广和运用上均必须遵守相关的转基因生物安全国际法规,之所以导致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争论不休,主要是人们认识的不统一、经济利益争端、文化背景的不同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等。只要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加强对转基因技术的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普及,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转基因技术必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终选择。
参考文献:
[1]旭日干,范云六,戴景瑞等.转基因30年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p11
[2]薛达元.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五次会议论文集[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年5月.p15
[3]薛达元.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五次会议论文集[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年5月.p15
[4]薛达元.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五次会议论文集[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年5月.p18
[5]旭日干,范云六,戴景瑞等.转基因30年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p12
[6]旭日干,范云六,戴景瑞等.转基因30年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p17
[7]旭日干,范云六,戴景瑞等.转基因30年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p23
[8]黄昆仑,杨晓光.揭开转基因的面纱[M].北京:中国农业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第2版2013年11月.p24
[9]黄昆仑,杨晓光.揭开转基因的面纱[M].北京:中国农业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第2版2013年11月.p30
[10]王志刚,彭纯玉.中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AO农业展望,2012(10):51-56.
[11]薛达元.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五次会议论文集[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年5月.p17
[12]黄昆仑,杨晓光.揭开转基因的面纱[M].北京:中国农业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第2版2013年11月.p23
论文作者:赵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转基因论文; 生物论文; 作物论文; 食品论文; 基因论文; 技术论文; 人类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