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目的:探讨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诊断为陈旧性肛裂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对照组接受肛裂切除术。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4周疼痛评分、水肿分级及肛门失禁分级。(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疼痛评分、水肿分级及肛门失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4周疼痛评分、水肿分级及肛门失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7.5±6.5天、100%)、(23.7±7.4天、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肯定,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恢复快。
关键词:肛裂;下移术;陈旧性肛裂
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肛裂的发病率约为2~3%,其中10%的患者为陈旧性肛裂[1]。因此我们拟收集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诊断为陈旧性肛裂的患者,分别给予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和肛裂切除术,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诊断为陈旧性肛裂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对照组接受肛裂切除术。研究组平均年龄(47.3±9.7)岁,男性26人,女性24人;对照组平均年龄(48.5±10.1)岁,男性24人,女性26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
1.2 入选标准(1)年龄18~60周岁。(2)近期未接受过其他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
1.3 排除标准(1)纳入研究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传染病,活动性感染,未控制糖尿病、恶性肿瘤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常规消毒,麻醉,切开肛裂两侧皮层,提起底部皮肤,锐性分离,哨兵痔及肥大性肛乳头一并切除,内括约肌下端切断1 cm,结扎止血,填塞海绵,加压包扎。
1.4.2 研究组(1)消毒肛管肛门,作菱形麻醉,食、中指伸入肛门,背向撑开肛裂两侧肛管5 分钟,指感肛门松弛为佳。(2)血管钳限定创面,牵拉肛裂皮瓣,切除肛裂的三角形皮肤,确保引流通畅。从后向前切除皮片,注意分辨解剖结构。用手术刀垂直切开内括约肌纤维,至肛门松弛。(3)游离皮瓣,切断肛裂部位下部分内括约肌,暴露创面,用纱布使黏膜放松,使分离的部分足够深,并且用钳子将黏膜充分下移。缝合并固定下移的黏膜在暴露的内括约肌上,部位在齿线以下。
1.5 术后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严格控制大便,早、晚换药,清洁创面,红外线局部照射。
1.6 评价标准 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4周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4周水肿分级及肛门失禁分级。
1.6.1 疼痛评分 疼痛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
1.6.2 水肿分级 I级,无水肿;II级,水肿范围占肛缘1/4以下;III级,水肿占肛缘1/4~1/2;IV级,水肿范围超过肛缘1/2。
1.6.3 肛门失禁分级 I级,粪便无漏出;II级,粪便偶然漏出;III级,粪便经常污染内裤;IV级完全失禁。
1.6.4 治疗疗效 陈旧性肛裂治疗疗效分为:治愈、有效及无效。治愈:症状消失,裂口愈合;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裂口缩小;无效:症状无改善,裂口无变化。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描述,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4周疼痛评分、水肿分级及肛门失禁分级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疼痛评分、水肿分级及肛门失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4周疼痛评分、水肿分级及肛门失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7.5±6.5天、100%)、(23.7±7.4天、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陈旧性肛裂临床表现为肛管裂口溃疡,不易愈合,便时及便后肛门部疼痛剧烈。研究[2]指出手术是陈旧性肛裂的最佳治疗手段。临床上较多使用侧位内括约肌切开术,但患者术后排气和排液失禁率非常高。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适宜于肛压不高或有括约肌损伤史的慢性肛裂患者[2],美国有一份研究对201例陈旧性肛裂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与侧位内括约肌切开术疗效几乎无差异。
本次研究前对比了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疼痛评分、水肿分级及肛门失禁分级,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两组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我们对患者随访4周后发现研究组疼痛评分、水肿分级及肛门失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关于肛门术前的疼痛主要原因是各种刺激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局部缺血缺氧,加重疼痛。肛门术后的疼痛主要与手术创面、排便粪便的刺激有关[3]。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将直肠黏膜下移覆盖肛裂创面,减少患者排便时粪便对创面的刺激,因此大幅降低伤口的疼痛与水肿程度[4]。而且我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肛门创面愈合时间越早,越利于肛周肌肉弹性的恢复,减少瘢痕的增生,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肯定,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恢复快。
参考文献:
[1]石焕芝,任宝印.肛门直肠疾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1;20(3):10-12.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22.
[3]杨建芳,王彦君,常淑娴.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处理[M].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3;20(1):95.
[4]黄志强.微创外科与外科微创化-2l世纪外科的主旋律[J].中华外科杂志.2012;40(1):9-11.
论文作者:伍军波,万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肛裂论文; 肛门论文; 创面论文; 黏膜论文; 对照组论文; 水肿论文; 术后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