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观的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灵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有人利用古老而荒诞的灵魂观念煽起了拜鬼神的歪风。他们写书或发表文章,大肆宣传“灵魂脱壳”、“再生人”和与鬼魂对话等,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一些图钱财的不法分子趁机大搞迷信活动,有的地方还演出了人命归西的悲剧,破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了揭示灵魂的真相,下面对灵魂观念的演变作一番考察和论述。
一、原始的灵魂观念
原始的灵魂观念产生的首要标志是灵魂概念的形成。这一概念可以产生于原始社会蒙昧时期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是是从弓箭的制作和运用说明人类已具备了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这是灵魂概念产生的思维条件。同时,使用弓箭虽然脑力和体力共同发挥作用,但精力的作用更加重要。如果瞄准了,箭中猎物;如果瞄准出了偏差,射出的箭就不能射击中目标。当精力高度集中瞄准时,大脑皮层里的兴奋中心对其他信息是抑制的,在一定限度内听不到周围人的说话,看不到其他事物。这种现象,在场的原始人看来是一个谜。这是产生灵魂概念的生产基础。
直接诱发原始人创造灵魂概念的是梦。原始人如果在梦里走路、战斗或打猎等等,可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在睡在原来的地方,这对兽多人少时的原始人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奇怪莫知的问题,久而久之,便猜测入梦时一定有另外一个“我”,即和躯体外貌相同的“双重人”离开了躯体,梦中的事情一定是这个“双重人”的行为。这样,他们就把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躯体,一部分是可以脱离躯体的“双重人”。
蒙昧时期的高级阶段有了定居和村落的萌芽,这是灵魂概念产生的社会条件。山、河、树等实物是每个人都要接触的,而且同一个对象很多人可以同时感知,因此实物概念产生得要早些。梦等精神现象瞬息万变难以捕捉,很多人又不会同时做同一个梦,因此只有在定居之后,增加了彼此交谈的机会,原始人才可以将不同于躯体活动的精神现象定名为灵魂。恩格斯说:“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活动。”〔1〕
原始人发明灵魂概念的时候,并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而只是对他们所理解的精神现象的定名。由于各地原始人所处的环境和所遇到的欢乐与痛苦的事件不同,因此不同地区的原始人对灵魂的看法存在着很大差异。下面选摘几点:
①灵魂具有与躯体相同的器官。灵魂的每一部分居住在躯体相应的器官内。灵魂是生命的根,当灵魂全部离开躯体之后人便死了。
②灵魂类似风的东西,是轻微的吹动。它是经过口或鼻离开或进入躯体的。离开躯体的灵魂可以从一个树枝跳到另一个树枝。
③躯体的影子被认为是它的灵魂。赤道上的人在中午投不下影子,因此赤道上的原始人不敢在中午走出自己的矮屋,害怕失去灵魂而死去。
④人死后灵魂是不死的,死后灵魂必须附在某物上面,可以附在骨骼上面,也可以附在动物或植物上面。有的原始人认为自己的长辈的灵魂附在了某种动物身上,因此他们把这种动物看成是自己的祖先。
⑤死者的灵魂和活人一样生活着,可用品是由活人供给的。
⑥离开躯体的灵魂有各种本领,能给活人治病,帮助活人打仗,也能给人带来灾难。
很显然,原始人对灵魂的看法,一半是自身在生活中的感受,一半是想象。
二、形体灵魂
原始人以自己的躯体来理解灵魂,把灵魂看成具有与躯体相同的形体,故称为形体灵魂。尽管形体灵魂是原始人想象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但这种说法富有故事性,具有贴近生活的特点,因此能够在民间流传下来,并逐渐演变成一个系列。
灵魂本是人脑的一种机能,但被原始人异化为躯体的离异物之后,首要的形式是鬼。原始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死,便给人死后离开躯体的灵魂定名为鬼。世界各地的原始人对鬼的看法是各种各样的。其主要有:
①鬼的形象和人死时的形象相一致。也有的认为鬼的形象是可以变化的,时而美丽,时而丑陋。
②鬼的本领比活人大得多,能干活人所从事的一切工作,有些活人不能干的事情鬼也能干出来。如果人得罪了鬼,它会报复。由此产生了怕鬼的观念。
③鬼是分类的,有各种各样的鬼。原始人把本部落的人死后的鬼称为亲鬼,把敌对部落的人死后的鬼称为仇鬼。后来又演变出善鬼和恶鬼,是根据道德观念区分的。还有根据死因区分的,如饿死鬼、吊死鬼、酒鬼等。
仙、妖、魔、怪是继鬼之后出现的另一类形体灵魂。原始人发现了自己的灵魂之后,便推而广之,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有灵魂。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运动都是由灵魂支配的。这虽是荒唐的,但其产生又具有必然性。当人类认为某种事物或现象需要作出说明时,相应的认识必定产生,也许是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但任何一种认识都不能超出当时社会提供的认识条件。原始人用灵魂支配来解释电闪雷鸣、火山爆发、植物的生长和枯死等自然现象,受认识能力的限定,同时也是他们解释自然现象的最可行的方法。原始人把对人有益的自然物体或自然现象的灵魂称为仙;把对人有害的物为妖、魔、怪等。仙的形体似人,而且是最善良、最美丽的人。妖、魔、怪的形体虽然有时也象人,但那是伪装,它们的真面目是残害人的野兽。这些形体灵魂的出现,一方面表明原始人对自然界恩赐的感激和喜悦之情,另一方面表明原始人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之情。这两方面都促进了原始人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虽然还没有善与恶的伦理范畴,但产生了区分好与坏的思想和情感。
神是仙观念的升华。仙是指对人有益的具体事物的灵魂。一座山、一条河、一棵树、一个动物的灵魂都可以成仙。神则有类似的特征。如山神、水神、风神、雨神、土地神等,不再是个别事物的灵魂,而是支配同类事物的灵魂。神观念的出现,是原始人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结果,在对个别事物思维的基础上,上升到对同类事物的思维。原始人认为神也是有形体的,因为他们是以自身的灵魂来理解其他灵魂的,所以他们也将神的形体看成与人相同。这一观念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东方神穿东方的服装,西方神穿西方的服装,不是神不同,而是造神的人的习惯不同。根据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仙多用女人来表示,至今还有用仙女来赞扬姑娘的习惯,仙观念可能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神多用男人来表示,神观念可能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神和仙都是对人有益的,又都是受人敬爱的,因此神和仙没有绝对分离的界限,便合称神仙。
鬼神是鬼观念和神观念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形体灵魂。这种观念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最为明显。这时,各自独立分散的部落格局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需要有能统帅许多部落的英雄出现,也需要有能促进生产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明家出现。这些人物在这个历史时期确实出现了,他们在人们的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一旦他们死了,人们便将他们的灵魂升华为神,这就是鬼神。这是神话产生的时代,而神话颂扬的主要对象就是鬼神。夏和商时,人们把敬鬼神看作是头等大事。这个习惯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把长辈的亡灵看成是家神。
天神是人们在鬼神和自然神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更加完美、更加善良、更加伟大的最高形体灵魂。天本是自然界,可远古的人类不知道日月星为什么能够运转,风雨雷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人为什么会有生有死等等,便在想象中把天人格化,认为有一个至高无上和无所不能的天神在支配着一切。远古人创造了天神,说明他们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较前有了很大提高。在他们看来,找到了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终极原因。
上述形体灵魂的演变,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形体灵魂的家族。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人们又以自身的社会生活为模本,想象出一个形体灵魂的社会。由此产生了宗教和寺庙。原始的形体灵魂只不过是远古人对灵魂的一种认识,一种解释,一种知识,但这种知识以真理的形式流传下来,便在人们的头脑里形成了信仰。一种错误的知识被真理所取代是认识的发展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会受到社会的支持和鼓励,但一种错误的信仰被正确的认识所取代要复杂得多、艰巨得多。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三、理性灵魂
理性灵魂是关于灵魂的理性思维的成果,是研究灵魂的理论形式,为了与以信仰为特征的形体灵魂区别开来,特称为理性灵魂。
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之后,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理性灵魂形式是由他们创立的。理性灵魂是以哲学的形式出现了。在古代,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所有知识都汇集成一门学问即哲学。灵魂问题是古代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早期哲学对灵魂的研究有两个基本特点:
①哲学家对灵魂的研究受社会统治制度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②存在着两个基本对立的派别。
中国在几千年的阶级社会中,基本是家族政权,独裁专制是突出的特点。由此制约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维活动,必须屈从于最高统治者的需要。地上的国王需要天神美化和保护自己,知识分子便把虚幻的天神观念升华为天人相通的天命哲学。
天人相通观念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淮南子·本经训》中说,尧使羿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天命观念则产生于阶级社会。《淮南子·海内经》说:“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这里的“帝”就是天,说明地上皇帝按照天上皇帝的命令而行事。商朝是中国宗教迷信最盛行的时候,殷虚甲骨卜辞中有“帝降若(诺)”、“帝不降若(诺)”记载,这说明天命成了解释国王一切行为的根据。此外,还有“帝其令雨”、“帝其令风”的记载,说明当时人认为自然界也是按照“帝”的命令而运行变化。古文还记载了朝代的兴灭也用天命来解释。《诗经·玄鸟》和《诗经·昊天》分别说明了商朝和周朝兴起的原因都是天命。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思想家。他在前人天命观的基础上,总结了夏、商灭亡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思想,使天命观更加政治化了。孔子生活在奴隶制解体和封建制逐步形成的时期。他很少讲鬼,但却相信天命。他说“富贵在天”,君子有“三畏”,在“三畏”中首要的就是“畏天命”,不知天命的就不能成为君子。他仍坚持“天子”观念,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也坚持天命观。他说:“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万章》)。其意是说,天不说话,利用人间的事情来显示旨意。这说明孟子在天命观中加进了民情的内容。“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即只有得到百姓拥护的国王才能成为天子。在道德修养方面,他认为人性乃“仁、义”,而“仁、义”自天命出。他主张尽心知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
周公、孔子、孟子虽都讲天命,但都有重实的一面,即在天命观中加进社会生活的内容。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迎合中央集权后的国王的需要,必须给天命观增加新的内容。完成这一任务的是汉朝的董仲舒。他建立了以天命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和伦理观点,为了把汉王朝说成是永恒不变的神圣社会,提出了天人感应神学国的论,把“天”说成是最高的主宰。在天、神、国王的关系方面,他说“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春秋繁露·郊义》)。在天与人的关系方面,他说“为人者天也”。在天、地、人地关系方面,他说“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王道通三》)。其意是说天有目的地按排国王将天地人沟通起来,国王按天命行事。这就把君权神授的思想上升为理论。他还以天命和王道为出发点,全面论述了“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
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虽然也有人反对天命观,如荀子,但终因不符合国王的需要,没有起到支配作用。天命观和天神观念都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天命观的内容也不是天意,而是地上有名有姓的人杜撰出来的。
在希腊的奴隶社会,在统治者之间存在着两派的斗争,思想界很活跃,没有形成大一统的美化国王的天命观点,在围绕灵魂的特征方面进行了不同的理性论证。
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灵魂是精神实体,不死的灵魂在不同的生物体内轮回。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是一种永恒的自动的实体。当一个人的肉体死亡时,他的灵魂就进入到某一个生物体内,先由陆地生物变成海里生物,再由海里生物变成翼生物,然后再降到就要出生的人的肉体内,完成这一次轮回需要3000年。柏拉图在《斐得罗篇》说灵魂和诸神一起生活在天国,当灵魂跟随诸神周游天国或天界之外的地方时,有的灵魂会受伤,没有受伤的灵魂仍在天国,受伤的则要降到尘间投生为九种人,然后在尘间轮回,优秀者可再升入天堂。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观点只不过是把原始形体灵魂观念理论化,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唯物主义哲学家通过对自然界的直观感受,力图从物质的角度来说明灵魂的本质。泰勒斯认为灵魂是物体具有的能够运动的能力,且弥漫于整个宇宙之中。赫拉克利特认为灵魂是火。火是世界的本质,火按照一定的规律燃烧和熄灭。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是原子。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微粒,是构成万物的本原。原子是分类的,灵魂原子存在于人的各器官之内,当灵魂原子离开了躯体之后,人便死了。这些唯物主义哲学家反对灵魂是精神实体,力图在物质中寻找灵魂的真相,但由于他们不了解人体结构,仍没有揭示灵魂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是具有二元论倾向的哲学家。他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有质料和形式两个方面,二者都是生命的本质。他说形式就是灵魂。他写了论灵魂的专著,阐述了所有生命物体都有灵魂。当谈到人的感觉时,他提出了“灵魂=蜡块”的著名公式。这是说灵魂和蜡块一样是块白版,只有感觉对象作用时,才在灵魂的“蜡块”上留下烙印。他还认为人的理智是灵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魂有了理智才能进行理解和判断。这样,亚里士多德就达到了前人所未曾达到的高度,即将灵魂和认识活动结合起来。生于中亚细亚的伊本·西那(980—1037)和近代的笛卡儿在灵魂观上,都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伊本西那的贡献是触及了灵魂的社会性,笛卡儿的贡献是触及了生理。现代英国生理学家谢灵顿(1957—1952)对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学有重要贡献,但他相信人是灵魂与肉体的复合体(原始灵魂观念),认为人的精神领域是神经生理学所不能达到的,因此对灵魂持了不可知态度。
四、心理灵魂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尽管在近代才产生,传入中国也比较晚,但对心理的研究却在中国古代就发生了。由于古代尚未形成专门的心理学科,因此关于心理的论述多表现在思想家的论述和医生的经验中。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心理的论述是很多的,其中主要的有两点:一是人贵论,一是形神率。孙膑说:“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孙膑兵法·月战》)。原始的形体灵魂观把人视为神灵的奴仆,妖魔鬼怪残害的对象,孙膑提出了人为贵,是对传统形体灵魂观的挑战。战国时期的荀子和东汉时的王充都认为人贵在有智慧。形神论即阐述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的理论。在这方面荀况、桓谭和范缜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荀子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前提下,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观点,说明灵魂是由人的躯体产生的,没有躯体就没有灵魂。后汉的桓谭用烛与火的关系比喻躯体与灵魂。“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新论·形神》)。范缜的《神灭论》更具有重要的价值。范缜提出了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等观点,还探讨了精神活动的生理基础等。范缜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痛痒之知”、“是非之虑”两部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还没有揭示灵魂的本质,误把心脏作为思维的器官。他说“是非之虑,心器所主”。这种认识有广泛的代表性,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阶段。历史上有一些医学家认识到了脑是思维的器官。明代的李时珍说“脑为之神之府”。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说过,由于脑我们才能思维和理解。
古代心理知识尽管很丰富,但没有也不可能说明灵魂的真相。列宁说:“不分别说明各种心理过程,就不能谈论灵魂:在这里要想有所进步,就必须摈弃那些关于什么是灵魂一般理论和哲学议论,就必须有本事把对于这种或那种心理过程的事实的研究放在科学的基础上面。”〔2〕心理活动是人脑反映客观存在和运用已得知识的复杂思维过程。 人脑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当代脑科学已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脑结构与脑功能,对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作了有价值的探讨,对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作了科学的分析,为克服各种错误灵魂观念提供了科学依据。
现代科学证实了一个人脑的形成和发育过程是人类脑进化的缩影。实验表明,胎儿5个月时,胎脑对光的反应的脑电图同成人一样。 这就彻底否定了灵魂转世投胎说。宣传“再生人”的人说什么,人死后灵魂就离开了躯体,孤单游荡的灵魂遇到分娩的妇女时,就投生到即将出生的婴儿体内。科学揭示了人的整个大脑皮层就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加工系统,人体的每一个活动都通过神经系统与大脑皮层相联系。当大脑皮层的某一部位受伤时,相应的机能就受到影响甚至消失。这就否定了“灵魂脱壳”的陈腐而荒谬的观点。
人脑只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没有外部条件刺激也不能形成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就是人脑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当然,这种相互作用需要有人的躯体活动作为中介。不仅如此,人的心理活动还是人们运用已得知识进行思维的过程,模拟思维(电脑)证实了这一过程的实在性。这是人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原因。
那么究竟什么是灵魂呢?灵魂就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所取得的知识,是人脑运用已得知识所进行的思维活动。由于人脑结构和功能还有不少未知数,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的灵魂观还会不断增加新的内容。盼有一门科学的灵魂学的诞生。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9页。
〔2〕《列宁选集》第1卷第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