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建筑电气设计论文_李俊峰

身份证号码:1304061979****XXXX

摘要: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对于各种事物的要求也愈加多样化、严格化,建筑物无论是在环境方面还是在舒适性方面要求也更高。智能建筑以其高效、节能、舒适等优点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如今智能建筑电气已成为建筑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建筑主要将计算机互联网和自动化技术结合在一起,该设计包括CAN总线、控制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等。智能建筑电气不仅能够强化建筑的功能,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质量,但在智能建筑电子设计中要重点考虑的就是结构层次以及设计内容。智能建筑包括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对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要进行更严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与此同时使他们创造新的思维来开发自己、激励自己,发现新的问题以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策略

引言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完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建筑电气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将多样化智能技术应用到建筑电气设计环节,可以提升设计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1智能建筑基本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业发展的主流项目逐步建立了基于传统建筑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结果。世界上仍然没有统一的智能建筑定义。欧洲将其定义为创建一个为居住者提供最有效环境的建筑,并允许建筑物有效地管理资源,在硬件和设备方面的寿命为最低。我国建筑业普遍认同的定义为:采用智能楼宇建筑为平台,提供的自动化办公设备及通信设备为一体,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包括最佳效率相结合,形成安全集成方便的建筑环境。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包括信息自动处理,实时设备监控,办公自动化和自动垃圾处理,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技术类型。有与智能建筑相关的五个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建筑发展的五个阶段

2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模数化配电箱设计不合理

结合当前建筑施工项目的特点,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通过针对性模块化配电箱的使用才可以保证人们用电使用的安全性,对于现阶段的建筑电气设计项目而言,通常以PZ20以及PZ30技术为主,通过这两种技术的运用,可以满足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基本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智能电气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会将PZ30运用在住宅建筑之中,由于PZ30多用于工业建筑之中,无法满足居民的居住安全需求,同时也为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带来隐患。

2.2日常照明负荷较高

居民日常使用的照明系统,节能灯的采用较少,而且在控制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日常照明系统带来的负荷相对较高。因为居住区面积大,多样化功能布局,所以合理选择照明标准,控制照明功率密度,来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生活给水泵采用变频调速系统,根据用水量调整水泵的运行频率,节约用电,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新建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随着不断提高照明水平,传统的照明控制方法已不能满足高标准的照明要求,同时,许多建筑物白天处于明亮状态,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实现节能。

3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策略

3.1明确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标准

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价值,电气施工管理者应该将电气工程施工方案的整合作为重点,通过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方案的整合,明确施工标准,以满足电气设计的基本需求。通常状况下,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该明确以下几种设计标准:第一,明确智能建筑物电气设备的工程标准。智能建筑物电气设计中,需要对建筑电气进行综合布线,例如,规范照明强度、光源以及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线路等,提高智能建筑电气世界的功能性。第二,明确智能建筑电气的节能性需求。通过对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状况的分析,在建筑施工中应该结合工程的基本需求,进行电气节能设计方案的确定,以增强建筑节能的表现力,对于专业的电气设备人员而言,在电气施工设计的策划以及布置中,应该对智能建筑电气的设计状况进行分析,保证管线布置的合理性、设备维护的便利性,为建筑电气项目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持。

3.2配电系统设计

确定建筑内部用电负荷等级是设计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前提。在使用独立的较大电源进行两路供电时,要在供电过程中对环境以及建筑物进行选择,在楼层比较高的情况下,应该利用分区供电进行设计,如果设备是以电缆做电源的,那么就选择混合式系统,变压器分别安装在智能建筑屋的上、中、下层,为了保障安全还要设置开关。在建筑中消耗电能是比较多的,因此要合理地选择照明光源,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电气设计的通风问题,长时间使用制冷和供暖设备会导致电能损耗过大。所以在使用独立电源进行两路供电时,敷设的材料最好使用电缆,备用电源选用柴油发电机进行供电,各用电设施的负荷进行划分,这样电源消耗就会减小,从而增大功率。

3.3传输信道设计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为了保证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应该提高对传输信道系统的设计。通常应该做到:第一,强调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通过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方案的分析,明确复杂性的施工内容,通过工程施工方案的组织协调等,避免施工不合理现象的出现,保证智能建筑电气传输信道设计的有效性。第二,对于专业的电气设备人员,在电气策划以及布置中,应该对智能建筑电气的设计状况进行分析,保证管线布置的合理性、设备维护的便利性。第三,对于施工设计人员,应该将电气施工设备的使用作为重点,通过施工出场所强弱电线、运行路径的综合分析等,进行电网系统的科学布设,以实现综合布线设计的有效性,为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项目的整合提供参考。

3.4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电气照明系统是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如下三方面内容:其一,选用高效光源、节能附件,灯具选用绿色环保材料,降低电能损耗,且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目标值的规定;其二,提高自然光利用率;其三,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节约经济成本。

3.5全防护技术的运用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应该将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防护作为重点。首先,设计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系统的抗干扰保护措施,通过主动处理系统以及被动处理系统的运用等,提高电气设备抗干扰系统使用的稳定性,满足建筑电气施工项目的安全需求。其次,在接地保护装置设计中,为了保证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的安全性,为了排除信息的干扰,应该设置独立性的接地系统,将绝缘电阻控制在2MΩ以上,接地电阻小于4MΩ,而且,在接地系统距离确定中,应该将距离控制在大于20m的范围,以保证接地系统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智能建筑电气设备使用的整体价值。

结语

如今计算机互联网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化系统应运而生。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有分为强电和弱电,通过二者的结合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也符合了智能建筑电气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要求,才能为国民带来快捷便利的环境,从而达到智能化。

参考文献:

[1]梅春燕.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2018(344):152-153.

[2]刘德远,管培福.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74.

[3]张磊.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理念的融入与实现[J].节能,2019,38(01):12-13.

作者简介:

李俊峰,1979年4月15日出生,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本科学历。

论文作者:李俊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设计论文_李俊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