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应用不足与发展策略论文_方旭权

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应用不足与发展策略论文_方旭权

浙江华睿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是重要的环节,只有保证监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才可以有效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建设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要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解决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应用不足;发展策略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信息化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我国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推进监理信息化建设,有关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监理手段和监理技术,提升自身的监理信息化水平。本文主要分析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应用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发展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一、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意义

其一,实现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可以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而且可以将与投标相关的信息发布在网站上,以便于在投标的时候,可以利用互联网完成,这样能够提高信息的公开透明度,防止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其二,实现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可以保证监理工程师可以熟练掌握工程的施工进度,认识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整个工程施工工作可以正常进行;其三,实现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可以加强施工工作各方面的协调性,可以将有关信息立即反馈相关的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从而有效调整与优化施工管理方法;其四,利用监理信息化可以优化施工资源配置与施工网络,避免窝工和返工问题的出现,减小工程的施工周;其五,实现建筑监理信息化,可以采用网络招标方式,降低采购建筑材料的成本,以便于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监控成本。[1]加快工程决算时间面积,既可以在缩减工期的前提下节省工程成本,又可以简化施工工序;其六,实现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可以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网站,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文化建设。

二、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存在应用存在的不足

尽管监理企业在施工中,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但是信息系统的录入工作仍然由人工操作完成,标志建立信息化是不完善的,信息管理方式不能跟上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是相对落后的,人工传递与人工填写方式容易导致不规范的问题出现,直接影响建立企业数据搜集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只有从国外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反馈和勘测信息,避免人工操作,才可以真正实现建设施工监理信息化,此外,不规范的管理制度是造成监理信息化不能实现的重要原因,所以监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然发展趋势。

(一)管理水平低,应用范围小

建筑工程监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当前,我国监理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施工中要求的各项系统功能,建筑工程项目在不断扩大,施工工程越来越复杂。一套健全的监理系统,不仅要完善后期工程检测的各项功能,而且构建前期信息系统。[2]想要完成施工监理工作,必须要有高素质人才严格控制和处理所有的施工信息。而且信息化要求这些人才在工作中运用电脑网络技术。因此,缺少信息化监理人才是建筑监理信息化中最大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质量数据采集方面存在问题

如今,在工程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买方市场压力是非常激烈的,容易导致许多工程施工单位不能将各个阶段的工程质量信息数据实时的保存、传输、处理与共享,而且各个单位在 沟通时存在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数据采取、保管以及利用的工作效率,造成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时候,不能提供真实全面的数据。并且从当前情况来看,在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中,监理过程是相当不规范的,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

三、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一)注重监理信息化的发展,完善监理信息化制度

目前,施工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务必要高度重视自身管理信息化的各方面发展,准确认识监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建筑企业不能只是满足现有的发展状态,而是应该积极努力进取,不断改进创新网络技术,除此之外。必须要适当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及信息化观念,促进施工监理信息化的发展。[3]并且建筑行政管理部门只能够的不同级别主管部门,必须要主导承担信息化导航作用,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调查,建立统筹规划机构,进行宏观调控,贯彻落实信息化发展措施。

(二)准确认识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加强规范

首先,作为施工单位,必须要全面认识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不仅要准确认识其自身的系统性,改变原有思想方面的误解,而且意识到建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能只是一味的购软硬件和开发软件,而是要保证信息技术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改善当前的工作情况,同时,我国建筑企业在发展中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不能满足与现有的进步,与国内其它的建筑企业监理信息化进行对比,应该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进行对比,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成绩,

1.加强法制建设

想要加快发展建筑企业监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注重法制方面的建设,改变与管理体制不符合的内容,彻底打破地域以及部门方面的限制,并且严格按照有关的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体制,不断提升信息互换和共享的工作效率。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2.培养专业的人才

一般来说,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水平与监理工程师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监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监理工程师的专业素质。如果监理工程师自身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保证工作效率,而且促进监理信息化建设。反之,如果监理工程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无法熟练掌握监理工作所需的计算机软件,那么,其在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不能保证工程质量。[4]因此,作为监理单位,必须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监理工程师。首先,监理单位可以安排本单位的监理工程师去专业的培训结构进行了解,了解监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其次,监理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如果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上表现不错,应该及时进行肯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有助于增强自信心,调动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如果监理工程师因工作失误对监理单位及建筑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必须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单位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最后,作为监理单位,必须要加大推广宣传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要求监理工程师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最新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以便于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建设

实施有针对性的工作,一对一的工作。监理单位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严格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信息。[5]从组织协调的角度出发,安排懂网络技术、善于管理以及合理规划的人才组成一个综合部门,实现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在工作思路上,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由内到外、从上到下、整体推进”的原则,保证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送施工现场的信息,有助于工程的施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形势下的建筑施工监理单位,不只是要了解监理信息化的优点,还要认识到监理信息化的不足。对于这些不足,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解决。通过注重监理信息化的发展,完善监理信息化制度、加强法制建设、以及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建设等等措施,不断提升监理信息化程度,增强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伟泉.浅析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应用不足与发展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36):124-125.

[2]王洪雁.浅谈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应用不足与发展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6,7(11):142-143.

[3]潘建国.浅谈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应用不足与发展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6(10):71+74.

[4]周慧勇.谈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应用不足与发展策略[J].河南科技,2015(21):201.

[5]司徒欣.浅谈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应用不足与发展策略[J].门窗,2013(05):288-289.

论文作者:方旭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应用不足与发展策略论文_方旭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