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经济建设70年的道路与成就
钱 津
摘 要: 分析总结中国经济建设70年的道路与成就,是了解中国经济发展脉络的基础和前提。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开始实施,在此期间,新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建设初见成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迎来了新高潮。此后,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经济建设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经济建设做足了准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的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4年,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终于进入了工业化腾飞阶段,即实现工业化之前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2006年,“十一五”规划时期的经济建设顺利开展,即使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也没有冲淡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态势。2011年,中国开始了“十二五”规划时期的经济建设,至2015年实现和完成了各项目标和任务。2016年,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中国开始了“十三五”规划时期的经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建设成就是辉煌的,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成就
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在新中国70 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正在积极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回顾新中国成立70 年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转变,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历经艰难曲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梳理、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实践历程,以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对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意义重大。
一、在困难中起步的新中国经济建设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充满自信地走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但在此时,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得到解放,其中包括广州、重庆、成都、贵阳、昆明等重要城市。此时的新中国要在战争继续的形势下立即开展经济建设工作。当时,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在城市地区稳定金融、稳定物价,恢复工业生产和商业流通;二是在农村地区继续进行土地改革,迅速恢复农业生产。这一时期,新中国的城市经济建设工作十分艰难,一方面要应对国民党特务随时而来的破坏行动;另一方面还要处理一些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的行为。而且,越是在大城市,经济建设越艰难。在农村,根据中国共产党1947年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使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运动开始在解放区实施,各地翻身农民的生产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为实现全国解放提供了粮食保障。在党内,大家对农村的土地改革没有不同意见;而在党外,则有人认为土地改革不仅不能解决中国农民的贫苦问题,甚至可能对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碍。不过,这种党外专家的意见是极少数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经济建设依然是在原有的小农生产结构下进行,只是没收了地主阶级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改变了贫苦农民受地主剥削的生产关系。1949年12月6日,新中国党政代表团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向苏联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是与苏联签订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寻求苏联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和支持。随后,中苏双方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这些文件的签署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强大助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建设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起步,经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考验,最终战胜了困难,逐步恢复了工农业生产,成功地迈开了前进的步伐。同时,与苏联签订的友好条约,使新中国在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
二、奠定新中国工业化基础的“一五”计划
1950 年,在战火硝烟中起步的新中国经济建设,又迎来了抗美援朝战争。当时,所有的城乡经济建设首先要为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服务。如此一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无疑会受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不过,在抗美援朝战争尚未完全结束之时,新中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3 年到1957 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俗称“一五”计划。“一五”计划是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开始,是新中国国力大幅度提升的时期。正是“一五”计划的实施,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美好前景和希望,看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可以说,“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基础。虽然,“一五”计划的完成离不开苏联给予的帮助,但是从根本上来讲,新中国的工业化起步建设还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完成的。
当时,全球正处于人类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的新技术革命时期,苏联的国家建设跟上了新技术革命的步伐,新中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跟上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步伐,只是通过苏联援建的156个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间接地感受到一些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这些项目并不是平均分布在祖国大地,而是主要建在北方——长江以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的建设项目相对较少。长春第一汽车厂和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的建设,使新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汽车工业生产基础和发展现代农业急需的拖拉机生产能力。同时,“一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建设还奠定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基础,为新中国独立制造飞机创造了最基本的工业生产条件。更重要的是,“一五”计划期间,一大批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一五”计划最重要的收获。这些跟随156 个项目建设的新中国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后来都成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骨干技术力量,而且是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所以,仅就这一点来说,“一五”计划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不可或缺的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
三、整装待发的新中国经济建设
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在城市,除了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进行经济建设外,主要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是要将国有企业改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但此时,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同农村一样实行承包制,只不过在农村是家庭承包制,在国有企业是企业承包制。截至1990年年底,全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承包面超过了90%,体现出鲜明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特征。此时实行的企业承包制改革并不能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国有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不是简单地用承包制能够解决的,有一些国有企业还一直处于经营亏损之中。
总行战略及业务条线部门要做好自贸港、自贸区以及各类型自由贸易园区政策研究。分行要因地制宜做好自贸港建设及辐射过程中的研究,用好各地政府改革营商环境中的政策,形成体系化推进方案。以深圳为例,深圳市政府2018年1号文件推出大力改革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商业银行可以在多个领域加强与该市协同。比如:借助该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推动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研究建立与该市科技创新基金合作,推动银行在科创金融服务模式上取得创新突破;针对该市推动商事登记与银行开户衔接工作开展之机,尽快拟订相关介入措施;用好该市人才政策,提升银行人才吸引力和薪酬竞争力等。
2007 年,党召开了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实施的新型工业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五年:“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四、改变新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三线建设
在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1966年,国家开始继续实施第三个五年计划,并在结束后又实施了“四五”计划。“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的实施虽然没有取得特别重大的建设成就,但是也有不同于其他经济建设时期的特点,即在这十年里,新中国进行了“大三线”和“小三线”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的40 多年,实际分为两个大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和市场化改革时期。改革开放的第一大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历时14年,从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1992年10月12日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制定一个好的计划经济体制,保持计划经济的原生态,强调计划经济也是商品经济,经济建设仍要按计划进行。而这一阶段,实际包括“五五”计划的最后两年、“六五”计划的五年、“七五”计划的五年和“八五”计划的前两年时间,在此期间,新中国依然是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经济建设。然而,由于改革开放的影响,传统的计划经济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即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六五”计划时期是1981年到1985年,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特别重要的是,由“六五”计划开始,五年计划中增添了有关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五年计划也由此相应地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而以前的五个五年计划都只是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六五”计划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自此强调国家的一切经济工作都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但在“六五”计划后期,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居民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基础货币发行量相对过多等实际问题,国民经济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过热情况,这也成为“七五”计划制定过程中不得不直接面对的问题。“七五”计划时期是从1986 年到1990 年,这是一个制定时间相对比较早的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七五”计划时期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 年到1988 年9 月,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接续“六五”计划后期经济建设依然过热的现象,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第二阶段是1988 年9 月到1990 年,国家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治理和整顿。“七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这一时期的体制改革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改革尝试就是价格改革。当时认为不解决物价严重的扭曲问题,中国经济就不可能转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88 年8 月15 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决定对绝大多数商品放开价格,走市场调节价格之路。1988年8月3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对物价改革作出新的部署,力求在推进改革的同时保持社会稳定。
“大三线”和“小三线”经济建设在当时统称为三线建设。三线就是指按经济相对发达的程度和是否处于国防前线地区而划分的三道地区线。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属于一线地区;在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几个省属于二线地区;三线地区是指在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线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以及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区的偏僻地区,其中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三省和西北的陕、甘、宁、青四省区俗称为“大三线”,而一、二线地区的山区腹地俗称为“小三线”。在当时,三线建设是为了加强战备,是改变中国工业生产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的重大战略调整,建设的重点区域是“大三线”,即中国西南、西北地区除西藏和新疆之外的7个省区。
1966 年至1975 年的三线建设时期,当时约有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一小半款项都投到了“大三线”地区;有400多万名产业工人、企业干部、专业知识分子、解放军工程建设官兵和民工,来到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用他们宝贵的青春,用他们的血汗乃至生命,在祖国的西部地区建起了1100多个重点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同期,地处一、二线的省份,由各省国防工业办公室领导,均组建了一批“小三线”地方军工企业,生产半自动步枪、手榴弹、迫击炮、重机枪、火箭弹、火箭筒、高射机枪等武器装备。目的是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反侵略战争中,使各省能够拥有相对独立的自卫反击能力。此外,三线建设在新中国的西部地区留下了许多重要的知名企业,包括:中国第二重型机器厂、贺兰山煤炭基地、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钢铁公司、重庆川维股份集团、攀枝花钢铁集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重庆川仪股份有限公司、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丹江口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玻璃厂、西北铝加工厂、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二汽集团、襄渝铁路、重庆大江工业集团、江汉油田、青藏铁路一期西宁至南山口、重庆珠江光电集团、葛洲坝水利工程、湘黔铁路、重庆望江船舶集团、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昆铁路、重庆816核工厂、长庆油田、焦枝铁路等。这些企业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都发挥了各自的重要作用。
五、承上启下的“五五”计划时期
1976 年是新中国第五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在中共中央制定的《1976—1985 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安排部署了“五五”计划的详细内容。“五五”计划对当时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了重要规划,为新中国20 世纪80 年代的国民经济发展远景制定了目标,明确了方向。
1976 年12 月26 日,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对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在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时,把军费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提出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更好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爱情在统一的目标面前犹如烈火烹油,何况两人同行的酒店折扣优厚。鉴于以上两点,他们的爱情疯得很彻底。工作的间隙,两个人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世界——西藏骑行,攀登珠穆朗玛峰,甚至还去了一趟南极。我正感慨原来搞户外的存款也不少的时候,就收到了他们从美国寄来的照片。果然是高空跳伞。照片中俯拍的尼亚加拉瀑布美极了,近景是两只交缠的手——七哥在给迟羽戴上戒指?闪婚?这也太快了吧!
“五五”计划时期,国家每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8.1%,不仅取得了农业每年增长速度达到5.1%的好成绩,而且工业每年增长速度达到9.2%。农业生产蒸蒸日上,工业生产喜报频传。粮食、棉花、钢、煤炭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再加上国家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及增加一部分干部和工人工资等措施的实施,人民的生活质量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在“五五”计划末期,即1979 年和1980年两年,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78 年12 月18 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经济建设工作的调整主要是: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粮食产量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国家鼓励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并使轻工业的发展超过重工业发展,且对重工业的内部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但是,由于长期比例失调所引发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五五”计划时期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经济效益仍需进一步提高。
六、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综合异常自动圈定利用GeoIPAS软件内专题图件下单元素异常图功能实现,相当于把综合异常指数(Z)值作为一组单元素测试值对待。
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在农村,主要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的分配机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突破了原有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推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在政府行政机构的领导下逐步解决了2亿多农村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农民开始有了一定的自由,可以耕种自留地和自己承包的土地,可以发展多种农副业生产,可以外出进城打工,还可以通过长途贩运做生意。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之后,即进入“十一五”规划时期和“十二五”规划时期,呈现出新型工业化特征:第一是以信息技术的引导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为支撑,带动全国新的工业化体系建设。第二是坚持发展朝阳产业,停止发展落后的夕阳产业;坚决不允许再搞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产业建设,尽一切努力减少工业经济造成的污染。第三是要求工业发展必须保证技术先进,要求各行各业的工业企业生产技术必须对工业产值有不同以往的更大贡献,国家的经济建设不再是依靠规模获取经济效益,而是一定要靠先进技术获取经济效益。第四是实现工业比重下降,这是与传统工业化最明显的不同。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贡献,是新中国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的重要特征。第五是带动城镇化发展。传统的工业化是伴随城市化实现的工业化,而新型工业化则要求伴随城镇化实现工业化。与以往不同,自此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将城市作为人们居住、休闲、教育、娱乐、医疗的地方,国家通过新型工业化实现工厂下乡,配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改变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格局。
1958 年5 月,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当时一定要推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争取在15 年内或更短的时间内,在各个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数量上赶上英国或超过英国。对此,“二五”计划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生产任务和计划指标,出现了不按客观规律发展的急于进取和盲目冒进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在“二五”计划期间,农业又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使得工业化刚刚起步,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新中国遭受到了沉重打击。但是,不可否认,“二五”计划中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是成功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位于黑龙江的松辽平原。1959年,大庆油田钻出第一口油井,1960年3月,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此后长期以来,大庆油田一直是中国的主要产油地。大庆油田的建成改变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对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时期,中央召开了两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11日,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此时,党已经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的政治任务,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各条战线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因此,党的十二大号召高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1987 年10 月25日,党召开了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最重要的是,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为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仅对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接下来的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经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七、充满活力的市场化道路建设初期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中国的改革开放就走上了市场化之路,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党的十四大报告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经济建设和改革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十三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五年。在国际国内的复杂艰难情况下,党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国经济从一九八四年到一九八八年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飞跃时期,展现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整个国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在前进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物价波动大了一点,重复建设比较严重。党决定用一段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以利于更好地推进改革和建设。”
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科学有效的预算编制,应用到中学财务工作的具体实践上,保证中学财务工作的顺利进展,是现阶段中学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合理的预算编制,是在满足教学质量、发展规划以及各部门管理的基本条件下,结合中学的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实现的。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的中学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比较落后,其中预算编制问题为主,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前期工作的准备不够充分,缺乏对预算项目的调研,不能及时掌控资金收支等。一个不够完善的预算编制,容易出现预算编制与实际的资金收支编制的不吻合,并导致中学财务工作中出现资金漏洞的问题[2]。
同时,党的十四大报告对于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建设给予了新的认识:“九十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原定为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现在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可以更快一些。根据初步测算,增长百分之八到九是可能的,我们应该向这个目标前进。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这样的发展速度,到本世纪末中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原定比一九八○年翻两番的要求。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显著增加。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布局比较合理。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一批骨干企业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最重要的是,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一定要走市场化道路,同时还指出:“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可是,苏东坡就是苏东坡,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他赞成大家的看法,认为米芾确实有点疯癫。这也等于说,我劝你把这个毛病改一改。好在是令人敬仰的苏东坡,米芾这样一个癫人,居然没有转身就走,甚至没有生气。否则,友谊的小船立马就翻了。
在党的十四大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不再是沿着计划经济体制之路走下去,而是走上了世界各个市场经济国家都走的市场化体制建设之路。但由于缺少经验,“八五”计划时期的经济建设一度出现过热态势,后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才使得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没有造成大的波动。但纵观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事实上,国有企业改革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国有金融企业也遇到过从未有的经营困难,企业承包制改革难以维持,股份制改革刚刚兴起,由于内困外压,原本是国家经济建设支柱的国有企业遭遇了近乎整体亏损的危机。因而,“九五”计划时期,中国刚刚走上市场经济之路的经济建设曾经一度出现市场疲软,发展乏力。但庆幸的是,在市场化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各地的民营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起来,涌现出一大批走在各行各业前列的知名企业,民营经济渐渐地成长为中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对此,国家一方面坚定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方面更大力度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八、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的中国经济
进入21 世纪,中国开始实施“十五”计划,这是最后一个五年计划,因为自“十一五”起改称为五年规划,不再叫五年计划。在“十五”计划的前两年,即2001 年和2002 年,中国经济还没有走出市场疲软的阴影。在“十五”计划中间的那一年,即2003年,中国各地遇到了SARS病毒的侵袭,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但是,在“十五”计划的后两年,即2004年和2005年,中国经济建设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
凡是未工业化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基本上都要经历一个工业化腾飞阶段。日本是在1964 年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的,这一阶段一直维持了30 年,在1994年全面实现了工业化,进入了世界发达国家行列。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是在1988 年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的,这一阶段一直维持了30 多年,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并进入了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工业化腾飞阶段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实现工业化之前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中国是在1953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起步工业化建设的,在2004年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经济也实现了高速度增长,2004 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10.1%;2007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14.2%;2008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依然高达9.6%;2008 年以后至今,中国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说,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那么,到2035年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中国将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第二项的雇主过错归责原则的规定,雇主的转承责任的承担具有合理性。本案例中,邹某某的损害由第三人刘某某造成,雇主在雇员的损害事实的发生上无过错,因此不应该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对于邹某某的妻子的诉讼请求,应予驳回。
1.2.2 性腺材料处理 对标本进行常规的生物学特征测量后进行解剖,长度测量精确到0.1 mm,体重测量精确到0.01 g,用镊子小心地将性腺从腹部两侧取出来,称重,精确到0.001 g,根据性腺发育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一些形态特征将性腺划分成不同的几个时期[11-13]。数出卵粒数之后,根据相关的数量公式计算出相对繁殖力(F)和绝对繁殖力(Fw)。F=1 g卵的卵粒数×整个卵巢重(g),FW=F/体重(g)。
不过,必须要明确,中国要实现的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2002年11月8日,即在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之前,党召开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根据这一精神,由此往后的工业化建设就只能是新型工业化的建设,而不再是走传统工业化建设的老路。
在“二五”计划出现问题的时候,党中央及时发现并纠正出现的问题。1963 年到1965 年,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为期三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实行的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调整”是指要调整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求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工业各部门之间、生产项目与基建项目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等方面的比例关系符合客观实际;“巩固”是指要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是指要充实轻工业以及小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一批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产品的生产;“提高”是指要提高工业产品质量,提高工业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工业各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工作中心是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工业的增长率,降低基建规模,使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趋于协调,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由于执行了正确的调整方针,吸取了“二五”计划的教训,经过顽强、认真地工作,到1965 年,原定的国民经济各项调整任务均已达到目标要求,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终于又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特别值得铭记的是,在这一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64 年10月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的军工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2011年,中国开启了“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新征程。2012 年,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报告对2008年至2012年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给予充分肯定,明确指出这一期间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九、“十三五”规划与2019年经济建设目标
2016 年至2020 年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也是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攻坚阶段。“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49351 元(折合7924美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居民消费率不断提高,城乡区域差距趋于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经济体制继续完善,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年经济建设目标有三点: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规划要求:“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要求:“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三是实现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规划要求:“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纳入标准:患者初次行结肠癌手术;对本手术药物没有过敏现象或者不属于过敏体质的患者;患者术前确诊为结肠癌病症;患者手术前没有进行过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为固定医疗组医师;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十三五”规划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实施的。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2017 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大会报告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由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也就是说,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在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之前进入的新时代,这是在“十三五”规划建设时期之内进入的新时代,这是在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之后进入的新时代。而且,这也是中国经济建设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在这一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将在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上乘风破浪继续前进。
2019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四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大庆之年,2019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新增就业11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现在,2019年已经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中美经贸摩擦并没有对2019 年中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可以说,不出意外的话,2019 年经济建设的预期目标都能够圆满实现。这样,中国就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能够保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结语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来,中国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是辉煌的,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已经被彻底改变,各项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虽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已经向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大步迈进,并将基本实现建成新型工业化国家的目标。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作为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华为公司,其实力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讲的:“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新中国经济建设道路。这条道路是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起步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尚未结束时开始工业化建设的,是经历了“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艰难曲折的,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到新型工业化腾飞阶段的,现在的中国正乘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春风昂首阔步地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大步前进。这是一条立足于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寻求苏联援助与自力更生进行经济建设并不矛盾,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与自力更生进行经济建设也不冲突,外来的援助是前进的条件,自力更生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础。新中国成立70 年来走过的经济建设道路,更鲜明的特征是始终处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70年来中国各行各业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所以,概括地讲,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建设道路就是一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
第三个“1”是指以100万吨工业级、食品级磷酸为基础,做100万吨精细化工产品,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和医疗产品、电子材料等,把磷产业链向价值高端延伸。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3-18.
[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8-12/18/c_1123872025.htm.
The 70 Years'Roads and Achievements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Qian Jin
Abstract: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roads and achievements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the past 70 years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of understand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In 1953,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five-year plan was implemented.During this period,the industrialization infrastructure of new China began to achieve initial results.In 1978,the Chinese eleven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ird Plenary Session was held.Taking advantage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a ushered in a new climax.Since then,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the period of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reform has made full preparations for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the period of market economic system reform.In 2002,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 that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must take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road.In 2004,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a finally entered the industrialization take-off stage,that is,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stage before the realiz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In 2006,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11th five-year plan period proceeded smoothly.Eve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did not dilute the momentum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In 2011,China began its economic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and by 2015,China had completed all the targets and tasks.In 2016,on the basis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China started its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the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witnessed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for 70 Years;Economic Construction;The Reform and Opening-up;Achievement
中图分类号: F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766(2019)05-0001-09
收稿日期: 2019-07-16
作者简介: 钱津,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 100836)。
(责任编辑:齐 双)
标签:新中国成立70年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改革开放论文; 成就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