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在未来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之中,对于BIM技术的应用势必会成为主流趋势,在具体进行操作的过程之中,应用BIM技术体现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之中,最终在最大限度之上为整个房建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有效的推动建筑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BIM技术在房建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房建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导言:在现代建筑行业市场环境的发展需求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加大对管理方法及技术手段的应用力度,通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及信息技术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城市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与技术手段的进步,使得我国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不能够满足工程在空间范围与时间上的需求,提升造价管理的效率与精确性成为了建筑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
1BIM概述
在房建工程具体施工的过程之中,因为施工中涉及的专业范围相对较广,所以也就直接性的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相对繁杂,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之中,利用构建BIM模型可以有效的将工程项目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调整,进而在最大限度之上充分的实现建筑工程信息可以达到共享的目的。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的针对三维空间管线来模拟进行碰撞检查,最终就可达到管道合理布置的情况,这显著的减小了施工图会审过程之中出现的人为失误的情况;第二,合理优化配置各项资源,达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在引用BIM技术之后可以达到工程项目动态化监控的模式,有效的预防出现超支的现象;第三,可以使得工程造价数据形成一个共享的模式,在先前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各项数据信息基本上都相对分散,在利用了BIM技术之后可以将其全部的和工程相关的数据可以统一的储存到数据库之中,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充分的保障数据输出的精准性和实时性。
2当下房建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造价管理的整体性与时效性不强
常规的造价管理工作中,将造价管理按照工程实施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预算以及工程竣工结算四个环节,分阶段地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的四个阶段的独立性较强,使得造价管理的整体性无法保障,各个环节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只有在工程实施到竣工验收阶段才能够将不同阶段的信息进行整合,当工程造价方面出现问题时,追责与索赔难度较大。另外,工程造价管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市场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传统造价管理模式中,无法动态灵活地对市场相关价格因素进行考量,工程造价的时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2.2信息共享及分析工作有待提升
传统造价管理中,不同阶段与因素的工程信息相对独立,信息交流与共享较差,不仅会增加造价管理的时间,还会使造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受到影响。工程造价管理需要涉及到不同部门的数据信息,而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分别从不同的部门进行信采集,在此基础上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分析与整合。目前,建设工程不同实施部门与单位之间,并未建立科学的信息交流机制,其在数据分析与储存等方面使用的工具与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造价管理人员在从不同部门进行数据收集后,还要对造价数据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造价管理的成本,并且对造价信息基础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造价管理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
2.3跨区域工程造价管理难度大
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中,使用的是定额计价的工程量清单管理方式,对特定地区的工程价格进行计算和管理。在这种工程造价计算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地域性和针对性较强,当项目产生区域迁移时,原始的工程造价信息无法再次利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区域造价管理机构的管理与实践能力有所差别,其数据信息只能够满足当地建筑工程的建设发展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限制使得造价管理工作的工作量显著上升,不仅会增加工程建设管理的时间,还使得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加大,不利于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房建工程造价管理中的BIM技术具体应用
3.1施工方案的选择
在某一具体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按照不同的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施工,最终需要的施工工期会有所不同,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建筑资源和人力资源也大不相同,与之相对应的,整个房屋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自然不同。对于工程造价管理,选择工程质量达标,施工成本支出最少的施工设计方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征,在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施工之前,通过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将各种施工方案的施工效果展示出来,并以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相关历史工程项目造价信息作为依据,进而分析不同施工方案的利弊,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完善,令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快速有效地选择出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案。
3.2更全面的工程造价管理
利用BIM技术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弊端。在项目工程施工开始之前的工程预算阶段,不再是以定额作为工程预算的基础,而是在多维度的基础上进行房屋建筑项目的预算工作,在预算工作进行过程中,将施工场地周围的地理环境,具体施工中的各种问题等所有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因素加以全面考虑,最为突出的在于在BIM模型中将以往的施工经验也纳入到工程造价的考虑因素之内,通过多维度的计算之后,得出最为合理的工程预算数额,有效提高对房屋建筑项目成本支出的预测准确性。
3.3工程项目数据信息的积累分享
房屋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不仅仅是由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支出所决定,同时因为外界各种因素的变化,房建工程的造价数目也会有所波动。利用BIM技术构建的数据模型,可将历次房建工程项目的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存储,这些存储下来的工程项目造价信息在日后的房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中将会起到重大的借鉴作用,使后续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得以更加精准有效的完成。
4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4.1目前熟悉BIM技术人才在造价行业里基本上是空白,企业自身进行BIM培训的成本高,在BIM技术、建模标准和计价模式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公司管理层对工程造价应用BIM技术没有太大的动力。
4.2目前的BIM软件对硬件要求高,BIM软件价格昂贵。Revit硬件运行环境:1)CUPI7或以上;2)内存16G以上;3)独立显卡4600以上;4)系统启动盘采用固态硬盘;5)HDMI接口、配双显示屏。常规BIM软件对内存消耗极大,加载在BIM软件上的插件运行时候对电脑配置要求极高,否则运行极不流畅,工作效率大大下降。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大软硬件投入,而对于竞争日益激烈,利润不大的造价咨询企业来说,应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原动力大打折扣。
4.3目前国家对BIM技术应用只体现在文件支持上,未出台应用BIM技术在咨询服务收费上的支持政策,只是由咨询公司探索性应用,无法推动BIM技术全面地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应用。
4.4目前的清单与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与BIM技术的应用规则冲突,是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的应用上最大的障碍。传统的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是为减少人工计算工作量为基础的,从计算机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人工计算方法与BIM技术所附带的实物工程量算法有较大的区别,成为新技术应用的最大障碍。如:楼板0.3m2以内孔洞的扣减规定,阳台、雨蓬等的划分;异形柱与砼墙的划分标准。
结束语
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巨大,同时也面临很大的挑战,要使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发挥价值,必须去除不利因素,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曹祥军.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算量软件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9):25-26.
[2]林柏村.建筑工程造价中图形算量软件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0(7):492-493.
[3]伍建军,周丹丹,饶伟,胡俊杰,吴侃.基于BIM技术的造价软件对比分析[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4).
论文作者:龙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造价论文; 技术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信息论文; 建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